我在古代有工厂_第254章 去开发钻石矿(求订阅!求月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4章 去开发钻石矿(求订阅!求月票!) (第3/3页)

王扒皮啊,难不成想要把国库的钱都卷走不成?

    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赵匡胤支持力度非常大,直接回答道:“要是有了成果,后续朕让三司方面继续给钱,要多少有多少!”

    沈义伦站不住了,急忙道:“陛下,连年征战,三司哪来这么多钱?五十万贯还要咬咬牙想办法凑出来。”

    王琛穷追猛打道:“沈相,照你这么说,要是我干出了成绩,没钱,是不是就停工?”

    沈义伦义正言辞道:“要是有钱,三司肯定会给,但是没钱,王大夫,对不住,我不能给你变出来。”

    “是啊,三司没钱也没辙。”赵匡胤跟着说了一句。

    沈义伦和薛居正松了一口气,还好,皇帝没有铁了心要塞钱给王琛,事情还说的下去。

    可是,接下来赵匡胤一句话让他们都怀疑自己耳朵坏了!

    “要不这样吧,王大夫,你自己想办法弄钱。”赵匡胤说到这里的时候,沈义伦和薛居正等人都要拍手叫好了,未曾想,老赵接下去道:“要弄钱肯定要给你最大的权利,以后静海不需要向淮南东路汇报任何事情,静海只需要向朕定时汇报就行,其他方面都由王大夫一言所定!”

    沃日,赵匡胤的意思岂不是静海属于“直辖市”了,不止是直辖市那么简单,完全等于把静海变成了一个小小的“王国”,王琛拥有最高执行权,做任何事情都不需要经过朝廷允许,只需要向赵匡胤汇报就行。

    错愕!

    震惊!

    无处不在!

    垂拱殿的所有官员都傻眼了!

    “陛下!”

    “您什么意思啊?”

    “难道想复古给王大夫封诸侯国?”

    他们都急了啊,你妹的王琛该不是是赵匡胤的私生子吧?直接把静海的所有权利都交出去了?到底想干什么啊?

    疯了!皇帝疯了!

    所有官员脑袋里都冒出这个念头,他们满脸难以置信地看着赵匡胤和王琛,始终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在这么一瞬间,他们甚至怀疑自己在做噩梦,特么的王琛给皇帝灌了什么迷魂药,就差没给封诸侯国?

    哪怕没有明封,实际上刚才说的就是啊!

    大家都是当官的,这些事情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王琛没理会众人怎么想,二话不说道:“谢陛下。”

    赵匡胤也不给众人说话的机会,“这件事就这么说定了,传朕命令,静海只需向朕负责就行,其他时候一切生杀大权全都交给王大夫!”

    事情尘埃落定。

    金口玉言,众人想反对都来不及了!

    王琛笑了笑,他知道赵匡胤为什么这么做,因为如果静海还是由淮南东路负责的话,电能在没研发出来之前,迟早会走漏风声,所以赵匡胤给了自己最高执行权,目的就是在电能完全鼓捣出来之前便于保密。

    甚至王琛心里隐隐约约有种预感,接下来,静海会成为大宋朝重地,外松内紧,表面上不禁止什么,但是暗地里会派遣很多官兵、特务等等维护安全。

    但不论怎么样,今天收获了五十万贯钱、大量工匠,还有最最重要的静海执掌权,王琛觉得一切辛苦都值得了。

    如今大权在握。

    接下来他可以大展拳脚。

    不止是鼓捣电能,反正静海的所有权都在自己手里,民生、农业、商业乃至社会体系,王琛觉得都可以开始改革起来。

    前期用工业带动农业,等到农业变成少部分人能养活大部分人的时候,那么,静海就将变成古代举世瞩目的世界工业中心!

    ————

    下午的时候。

    任命全都下来了。

    刚刚吃过午饭,还在院子里调戏自己妾室的王琛,被徐江喊了出去,说三司有人送来公文。

    大厅里。

    王琛再一次见到了沈义伦和皇帝身边的老太监。

    沈义伦脸色不是太好,不过见到王琛进来,还是放下茶杯,站起身道:“王大夫,陛下让我亲自把公文送来,你且看一下,和朝会时候有没有什么出入。”说着,他从袖子里掏出一叠公文递了过来。

    “好的,谢谢沈相。”王琛接过公文看了起来。

    第一封公文是批的钱财,上面写的清清楚楚,三司即日起会送五十万贯去静海府衙。

    第二封公文是会在全国各地召集一千五百名顶尖工匠送去静海。

    第三封公文比较玩味,上面说即日起静海只对皇帝一个人负责,一切经济、民生乃至税收等等,都将自给自足,不用向朝廷汇报,甚至军权全都在王琛手里。

    王琛记得静海原本是县,总共有一千戍兵,也就是说自己能掌兵一千人了?

    沈义伦问道:“王大夫,没出入吧?”

    “没。”王琛收起公文。

    “既如此,那老夫先行告辞了。”沈义伦朝着外面走去。

    王琛没有挽留,因为他看见老太监没走,知道有话对自己单独说。

    老太监也不着急,一直等到看到沈义伦出了大门才笑眯眯地对着王琛道:“王大夫,恭喜了。”

    王琛谦虚道:“为陛下办事,应该的。”

    “也对。”老太监一只手负在背后,眨眼道:“陛下让我和您说,会派四千禁军押送五十万贯钱去静海。”

    确实,五十万贯不是小数目,要是没有军队押送的话路上遇到劫匪怎么办?

    王琛没有多想,点点头道:“谢谢公公告知。”

    老太监嘿嘿道:“陛下还说,这四千禁军到了静海侯会留在那边。”

    啊?

    四千禁军留在静海?

    王琛差点没反应过来,有些懵道:“公公,这是什么意思?”

    老太监嘴角勾起,“静海只有一千戍兵,陛下不放心您的人身安全,所以多派遣点人保护你,而且吧,静海靠海,若是有海贼占婆人前来,你也有能力抵挡。”

    因为宋朝政策相对宽松,所以海盗现象没有元朝、明朝那么猖獗,尤其是倭寇,暂时性还没有出现。不过宋朝虽然没有倭寇,但是海盗还是有的,主要是占婆人,占婆位于现代社会越南中南部、信仰印度教的一个国家。

    东南亚扼守中国到南亚的中东海上航路,港湾众多,成为海盗的天然温床,东南亚古代不少小国,其“支柱产业”就是海盗业,比如三佛齐国、马六甲王国等等,经常干强迫性买卖,形同海盗,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占婆国。

    这些王琛知道,只是他不明白的是,静海的海属于内海,不论是三佛齐国、马六甲王国或者占婆国的海盗,要抢掠也是抢掠广南东路那边一带,和自己静海有什么关系?

    随即他就想明白了,这只是赵匡胤给自己增加兵权的一个借口。

    那么老赵为什么要给自己增加兵权?

    王琛仔细一想就明白了,很简单,一方面防止有人盗窃电能的机密,另一方面,算得上是监督自己吧,毕竟静海如今已经属于“诸侯国”。

    老赵怎么起家的?

    这货就是黄袍加身起家的啊!

    怎么可能放任整个静海所有大权都给王琛?

    所以啊,这四千禁军就是派前来监视王琛的。

    王琛有理由相信,一旦自己有点风吹草动造反的迹象,这四千禁军绝对雷厉风行把自己灭杀。

    嗨。

    这个老赵。

    哥们儿暂时性还没想着造反呢。

    就算是想,回到泰国多弄点枪支弹药过来,你这四千禁军不是送菜吗?

    虽然被监事,但是王琛心情却很好,因为自己掌兵足足五千了,并且,其中还有四千禁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