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81章 真相只有一个! (第2/2页)
道这次的主审官是王琛,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兴风作浪,整个通州静海范围之内都对王琛展开了强烈质疑。 贩夫走卒。 豪门世家。 乃至通州州衙官员们。 都跟打了鸡血似得。 一名通州城颇有名望的老叟就公开炮轰了王琛当主审官,大致是这么说的:华家十三口被灭乃是震惊通州的大事,嫌烦冷氏据说乃是静海知州王琛的长工,难道审案不用避嫌?不用回避?王知州成为此案主审官,很有可能会徇私舞弊! 寻常说来,一个老叟说的话能掀起什么浪花?但偏偏,这名老叟是通州著名教书先生,从业三十余年,门人弟子填其室,很多读书人一瞅,嚯,老师都开炮了,肯定得鼎力相助啊。 于是炮轰声更响烈了。 “是啊,太徇私了。” “王知州审自家长工的案子?要没猫腻,我爸脑袋拧下来!” “朝廷这是在搞什么?为何会让王知州成为华家灭门案主审官?这不是胡闹么!” “王琛他是什么?当官之前一商人而已,他懂审案吗?审什么?还不是想包庇自家长工?” “这是蒙蔽世人啊!” “天理何在,王法何在!” “王琛有什么资格?他不配当这个主审官!” “没错,今晚咱们都去看看,要是发现他真的徇私目无王法,吾等联名上书去汴京告御状,我辈读书人,绝不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哪怕他贵为静海知州又如何?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yin,此乃我等读书人的风范!” …… 另一边。 汴京,皇宫里。 赵匡胤也在密切关注这件事,他刚刚收到八百里加急,得知了一些信息,然后他笑呵呵地把文书往桌子上一扔,“晋王,你也看看。” 赵光义挺机灵,拱拱手道:“不敢,不敢。” “让你看就看。” “好。” 赵光义拿起文书看了起来,半响后,他蹙眉道:“陈寺卿为何答应王大夫成为主审官?人犯冷氏不是王大夫的长工吗?照理说应该避嫌啊。” 赵匡胤笑吟吟道:“我早知如此,特地叮嘱陈寺卿,一旦人犯或者王大夫提及便允了。” 赵光义瞬间反应过来,一惊,道:“陛下,您的意思是……” 赵匡胤微微颔首。 是的,他就是要让王琛在老百姓口碑中变坏,失去公信力度,一旦这件案子王琛想要徇私舞弊,回头整个静海肯定没人服,到时再想全盘掌控静海?不可能! “王琛此人宛如潜龙在渊,还未苏醒,若是得势,恐怕我赵家天下会被窃取。”赵匡胤目光深邃地盯着赵光义,“我和你有金匮之盟,未来皇位还要你来接任,一定要记住,若是王琛鼓捣出电能,立刻杀!无!赦!” 赵光义唯唯诺诺道:“不敢不敢,陛下的皇位应当传给皇侄。”嘴里这么说,他心里却对赵匡胤的话有些不以为然,赵光义觉得王琛是个人才,平时也没什么野心,在京城的时候和权贵们没啥接触,之前要五十万贯钱的时候,还得罪了不少人,这样一个人,怎么可能谋反?怎么可能会窃取赵家江山?反正他是想好了,以后要是能当皇帝,一定要重用王琛。 赵光义是个好大喜功的人,他盼望超越开国帝王的哥哥赵匡胤,盼望成为千古一帝,和始皇帝齐名,甚至是超越,但是他也有自知之明,知道凭自身能力想要达成这个目标非常困难,王琛的出现,让赵光义看到了希望,电能、工业雏形、经济理论,等等等等,他都觉得,一旦能够实行成功,势必会让社会发生惊天动地的变化,大宋朝也会变得更加强大,横扫天下不是没可能。 到时,千古一帝秦始皇算什么? 赵光义心中火热,恨不得立刻取代赵匡胤成为皇帝,但是他这个人城府非常深,半点都没露出野望。 “呵呵,说笑了,我说过皇位会传给你,一定会传。”赵匡胤面目和善,言罢,他挥了挥手,“我有些倦了,你退下吧。” “是,陛下。”赵光义恭恭敬敬走了。 赵匡胤盯着赵光义的背影,笑容渐渐消失,眼眸子里慢慢浮现出狠厉的目光。 随即,赵匡胤摇摇头,又看向东南方向,冷笑一声,“不归朕所用,那朕就灭了你!” …… 通州城舆论一片倒! 王琛头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本来很多平头老百姓听到静海知州上任后第一次审案还挺期待的,结果听到那么多读书人各种痛斥,他们渐渐也质疑起来,是啊,这个新上任的静海知州该不会是坏官吧? 其实这就是赵匡胤想要的结果。 是的,哪怕这次王琛利用主审官的权利保下了冷艳,自身的名望也会在民间、读书人、豪门世家和众多官员眼里降到冰点,到时,没有人会服,到时,王琛就变成“孤家寡人”了。 不愧是开国皇帝,步步是陷阱,如果换成北宋任何一个人,这都是一个死结,因为华家灭门案,在没有任何证据的前提下,根本无法侦破! 但可惜,王琛不是北宋时代的人。 …… 天渐渐黑了。 气温越来越冷。 或许是太冷的缘故,连月亮都娇羞地躲藏了起来,天空中乌云密布,黑压压一片,似乎随时可能下雨。 在这么重要的夜晚,王琛第一次换上了静海知州的官府,今天是他第一次审案,也是和赵匡胤博弈的最重要环节,他非常重视。 “琦红,准备的怎么样了?”王琛束上腰带。 背后传来柳琦红清脆的声音,“万无一失。” “你们台词都背熟了吗?”王琛捧起管帽,转身看向其他三人。 王文秀立刻道:“滚瓜烂熟。” “嗯,那就行,到时随机应变。”王琛随手把对讲机的耳机塞进耳朵里,话筒线藏在管帽之内,用假发遮住,“你们随时听候命令按计划行事,一步都不能出错。” 王云仓信誓旦旦道:“要是出错了,您扣我例钱。” 王琛笑道:“你那几个例钱够我扣吗?” 陆正清谄媚道:“今晚一过,您将成为我们通州静海的青天大老爷,甚至还有可能成为城隍老爷呢。” “呵呵。”王琛笑了笑没说话。 确实,如果按照计划执行圆满,自己很有可能会在通州静海百姓心目中封神,虽说封神会被当权者猜忌,但是赵匡胤都这样对自己了,王琛已经无所顾忌。 充当公堂的厂房。 大概七点钟样子,天已经全黑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