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7章 开国典礼 (第1/1页)
次日。 上午八点,城主府大厅里。 王琛见到了从蒲甘、钦邦各地赶来的地主们,在典礼开始前,他还有一些事情要处理,让地主们心甘情愿把土地交出来。 两地加起来大概有四五百地主。 大厅里坐着的都是大地主,外面还站着不少小地主,他们一脸忐忑地望着坐在太师椅上的王琛,都清楚一件事,眼前这个年轻人是蒲甘和钦邦新的主宰,现在他们关心的是,新当政的王琛会如何处理他们。 以往的改朝换代,往往是胜利者瓜分天下的时候,这些地主们属于旧势力残存,按照以往的惯例,新当政者会杀掉一批拉拢一批,谁都不想死,自然,这群地主们人人自危。 望着一张张富态的面孔,王琛终于开口了,“诸位能如约赶来开国典礼,我深感欣慰。” 李青和另外个翻译分别用蒲甘语和钦邦语把意思说了一遍。 众地主纷纷回应。 “不敢不敢。” “能受邀是我们的荣幸。” “是啊,大总统您千万别这么说。” 一帮人七嘴八舌说着,两个翻译把大概听到的和王琛说了一遍。 王琛很满意众人的态度,清了清嗓子,“这次叫诸位过来,除了参与开国典礼,另外还有一件事要商量。” 大家都知道正戏来了,谁都没说话,纷纷竖起耳朵仔细听着,毕竟这关系到以后他们的生存问题。 王琛笑眯眯道:“我呢,要大家把手里的田地都交出来。” 话音刚落,现场一片哗然。 “什么?” “要我们田地全都交出来?” “大总统,使不得,使不得啊,您这不是要咱们的命吗?” “这些田地都是家里世世代代积累下来,您一开口要咱们都交出来,以后我们吃什么?” “望您开恩呐。” 地主们急的团团转,在场很多人都是靠收佃租生活,要是田没了,那他们还玩个篮子? 王琛自然知道这个道理,只是土地这玩意掌握在自己手里比较好,不说别的,以后要是人口多了房地产会慢慢兴旺起来,到时拍卖土地使用权,全都是国家经济。 当然,这是以后。 就目前来说的话,阻碍人口大爆炸的也是地主阶层,老百姓手里没有田地,只能租地主的田地来种植粮食,收租比例非常高,三七算是地主比较良心了,就拿魏晋时期来说,田庄大户收税的平均比例在四到六成之间,最低的都是四六开,高的更是地主拿六,租户拿四。 收成好的时候还行,要收成不好的年代,简直民不聊生,想活着都是一种奢望。 试想一下,大人都吃不饱,还谈什么人口大爆炸? 易子而食的事情在封建时代可没少发生。 要想一个国家强大,人口数量是必需的,像现代社会缅甸人口五千多万,而如今蒲甘加钦邦才多少人? 总共加一起也不过才四五百万人。 要知道后来光曼德勒省就足足六百多万。 王琛想要发展人口,首先要做的就是消灭地主阶级,让老百姓们有饭吃,只是呢,这群地主阶级都属于有文化的人,他目前最缺的就是文化阶层来协助自己巩固统治,所以,这帮人是他消灭的对象同时又是拉拢对象,他很和善笑道:“田地呢,始终要掌握在国家手里,不过我也不会让大家白白把田地贡献出来,要是谁愿意主动把田地贡献出来,我就封他一个官当当,交的越多,当的官越大。” 听到有官当,不少人眼前一亮,只是他们并未立刻出声,因为不知道王琛到底会给他们什么样的官,是虚职还是实权? 王琛没有管地主们怎么想,也没有解释虚职还是实权,下一刻就收敛起笑容,语气凌厉道:“当然了,要是谁不愿意把田地交出来,不好意思,蒲甘钦邦两地庙小,容不下诸位!” 意思很明显了。 要么主动把田地交出来混个一官半职。 要么就别在蒲甘或者钦邦混了,早点收拾细软去别的地方吧。 反正一句话,这田地交也得交,不交也得交。 众地主苦笑一声,窃窃私语了一阵子。 终于,在场威望最高的一名老地主站了出来,他拱拱手用略带沙哑的嗓音道:“大总统,老朽愿意把田地都交出来,不知道您会赏我一个什么官当当?” “谢谢老丈理解。”王琛先宽慰了一句,随后问道:“不知道你有多少土地?” 老地主如实道:“上千亩良田。” 哟。 还真不少呢。 正常而言,古代只有拥有土地超过五十亩的才配称作地主,超过一百亩地算是不错,达到两三百亩已经是大地主,至于上千亩的,基本上都是富甲一方的大佬。 很明显,眼前这个老地主在他所属地应该属于比较有威望的那种。 早在地主们来之前,王琛已经让萧剑化策划过方案,交多少亩土地当什么官,他微笑道:“老丈若是将上千亩土地全都上交的话,我可以给你安排一个镇长当当。”他又解释了一句,“以前皇权不下县,镇长不属于朝廷正式官员,但是以后,下到村官上到朝臣,都领朝廷俸禄,属于正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