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九章 扑朔迷离5(三千字大章) (第1/1页)
耳朵边上不断的传来隐隐约约的渔船发动机的声音,直到逐渐的远去消失。 到了这个时候,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蔡国看了看大家疲惫的脸孔和周边漆黑的夜空 “各位,谢谢了,这几天确实辛苦大家了,今天好好的休息一下吧,啥都不说了,睡觉去。” 孟千秋和周同他们几人各自上车,回到了自己住的地方,休息了。 这些人走后,刚刚繁忙了十几分钟的码头,又在黑暗中迅速的冷清下来。 一切都恢复了原状,就和以前以后一模一样,没有人会发现这里会少了一艘渔船,少了几个人。 ...... 按照部署,杨坤是这次物品转移的指挥官。 在船只上了公海后,召集大家在船长室里,开了一个小会。 奥斯美和二副轮机长得到的指令是服从杨坤的指挥,把船上每一个岗位的工作分配到上船的8位中国人。 要说什么团队是最讲究协作精神,排在第一的首先要算船员! 自古以来,海上就是生命的禁区,是一代一代的先人们在和大海搏斗中逐渐总结经验有了还手的余地。 历史以来,船员只要是在船上,都是不需要有任何的自由的,必须放弃自由! 船上根本就容不得任何的自由散漫! 船长是最大的发号施令着,掌握着全船的生死,船员都知道,千万不要试图去挑衅船长的权威。 所以,但凡是当过正规的船员,都会迅速的调整心态,按照船长的要求老老实实的工作到最好! 杨坤开始了简单的讲话 “奥斯美负责船上设备的正常运转,张志强负责冷藏室的保护工作,航线由我掌控,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在最多三天时间,到达夏威夷外海,接受加油船的加油和机械师的检修。 所以,我要求,所有人员的通讯工具都必须交到船长室,统一保管。注意,是所有个人通讯工具。 第二,大家都知道,这次任务高度保密,任何人使用船上的通讯工具,都必须当着船长二副的面,不容许任何人私自利用船上的通讯工具。 第三,对于外界,我是第一话事人,奥斯美是第二话事人,以此类推,有高一级的话事人存在,低一级的人不容许说话,当然,船员内部交流不受影响。 下一步的工作,我们过了夏威夷后,再行宣布。散会!” 这艘渔船这一次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尽快的到达港岛,这个型号的渔船全世界有将近1000艘以上奔忙在世界各大洋上,因此,牛背湾一号根本就不显眼,就算想检查,一大堆型号一样的信号里怎么分辨的清楚那一条是牛背湾一号? 何况杨坤和奥斯美采取的是gps和海图结合的方式,大部分时间,渔船是处于电信静默状态。 旧金山的牛背湾渔场到夏威夷有3700公里的距离,正常行驶应该需要三天时间。 不过,7月这个时间的洋流和风向到西太平洋都是顺风,大概可以节约20%的动力和油料,这是一个好消息。 另外由于停止了所有的渔船类作业,也会减少油耗。 所以,一号捕捞船几乎是以理想状态前行。 ...... 在海上航行的一号渔船始终是个的牵挂,蔡国知道,自己在牛背湾的现状是使不上里的,过度的关注反而会让cao作团队紧张,索性就不去管他了。 将近五点出去睡了一个回笼觉,一直到下午3点从一觉醒来。 到了码头茶台时,倪家民又出现在了蔡国的眼前,不过一看到旁边的戴里克先生,一下就明白了。 今天是戴里克先生报道的第一天。 “对不起,我来晚了,坐下说,我们先泡茶。” 戴里克指着铁观音 “泡这个吧,我始终认为它有一股特殊的芳香,仿佛能够到达我的肺部,让我头脑清醒!” 倪家民补充到 “老板,别看戴里克先生是米国人,他开始喝茶的时间可能比你早呢。他在80年代在湾湾工作时就养成了喝铁观音的习惯。” 在蔡国现在的系统里,主动喝茶的人还真不多,不过,大家都有了一般情况下在办公室泡一杯绿茶的习惯,这些人慢慢的就会走上茶客这条路。 戴里克端起茶碗先闻了一下,对蔡国说 “这是湾湾的高山茶?”不是很肯定。 “这是原来这里的老板,蔡茂成先生送给我的洞顶乌龙,据说还可以,我们将就喝吧。”说着,还从衣兜里排出了几只雪茄。 “戴里克,那边的事情都完结了吗?我们这边你准备什么时间开始?” 蔡国分发着雪茄,随口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