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_本书的第一个作品相关:说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书的第一个作品相关:说说 (第1/1页)

    好几天都想说点什么,但一直不知道说什么。

    这本书通过作者自己的记忆,通过左邻右舍五十岁以上人的集体回忆,作者算是忠实地还原了八零年以后北方农村的生活场景。

    如果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你看作者的书加上自己的些许想象,基本上就可以比较片面地了解八十年代北方的风土人情了。

    昨天有个兄弟抱怨作者写得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还有人抱怨说打仗的事儿。

    我想抱怨这个的人应该不是同龄人,他不了解当时那个社会是什么样子。

    咱们先说鸡毛蒜皮,主角的设定是八零年,十三岁,最重要一点他是农民。

    作者这本书所写的小农民不是以情色为主的那种小农民,并不是作者写不出那种作品,这主要是因为政策环境方面的原因。

    如果允许,作者可以写出绝对不逊色于那些有名情色农民的作品的作品。

    八零年,北方农村根本还没有开放,唯一的变化是不割资本主义尾巴了,已经允许农民可以变卖自己家的农产品。

    至于什么到股市里兴风作浪,到城市里开办工厂,到金融市场里呼风唤雨,那得等!那还是十多年以后的事情。

    在那种环境下,一个十三岁的农民他能做的只有鸡毛蒜皮,想干点惊天动地的事情,最少最少也还要七八年的时间。

    即便是主角现在干的鸡毛蒜皮在当时也是被人所不耻的。

    在北方,起码在八五年以前,做买卖被大多数人唾弃,被认为是不务正业,没有单位要的象征,那时做买卖基本都被划归到五马六混之类里。

    尤其在农村,直到八八年左右这种观念才开始改变。

    所以,鸡毛蒜皮在当时也不是容易干的。主角能干的也就是鸡毛蒜皮,只能在鸡毛蒜皮里积累自己的原始积金。

    鸡毛蒜皮说完了,下面说说打仗的事情。

    八零年因为大量的下乡青年返城,造成城里无法消化这么多的就业人口,因此国家首次出现待业青年这个名字。

    一但这个群体达到了一定的数量,必然会有乱七八糟的事情出现,必然会造成城市里的治安混乱。

    这种风气逐渐从城市里蔓延到农村,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不说别的,单说打仗,南方当时什么样我不清楚,没去过不下结论。

    北方人本身民风就比较彪悍,本身就能动手就不吵吵的事情多,再加上社会的影响,一直到八三年全国严打以前,社会上打架斗殴根本就不算什么事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