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十五章 白沟河 决战(二) (第1/1页)
“飞火流星箭”,简称火箭,这是工部火器司最新的杰作。是过去的推进式火器“霹雳炮”的改进款。其造法“矾纸为筒,内入令满实,另置火块油纸封之以防天雨。后鐟一孔装药线,用竹为干。铁矢簇如燕尾形,未装翎毛,大竹筒入箭二矢或三矢。望敌飞射,水陆战皆可用”。 以竹篾、裱纸等轻便材料为壳,纳火箭数枚,前后分两节,前为发射药、后为推进药。推进药将火箭射出,火箭尾部有旋翼,可飞行数百步至一里,顺风甚至达到数里之远。推进药燃尽后,前部的发射药随即喷出,或者b,或者喷火。用之水战能燔舟篷,用之陆战能毁巢xue,战无不胜。 工部那帮人为了争取经费,演说起来或许会有夸张之处,不过这“飞火流星箭”倒确实是一样堪用之物。其杀敌效力似乎一般,但用以夜间sao扰敌营是最合适不过的。 只需一匹挽马就能拉着一架火箭车自如的行动,拉到任何一个角落,往地上一放就能发射,并且步骤极为简单,只要两人cao纵。 这种先进的集束式多级火箭一经使用便大显神威。 夜里,咻咻的破空声接连不断,一枚枚拽着长长尾焰的“飞火流星箭”从元军营地周边一里以外,甚至两三里以外向着目标发射。这类原始的固体燃料推进器谈不上什么准头,射程也似乎很随意,最终能飞到哪儿全凭心情。不过对于元军大营这样庞大的目标而言,准头完全是次要的,其运行轨迹和距离的随意性反而让敌人防不胜防,整个营地都不得不紧张戒备着。 相比于元军轻骑又费劲又危险并且低效的袭扰方式,中兴军至多只需十余名骑兵护着一架火箭车,在任何一个角度发动袭扰,既隐蔽又便捷,并且效果极好。 就连原本宿于后营的忽必烈也遭到了几枚不长眼的火箭惊扰,其中一枚箭头在后营马厩发生了小小的b,使得众多战马炸了营,几乎将帐篷掀翻。皇帝只得连夜起驾,撤往中营,护卫御驾的薛怯冲出营地追击袭扰者,但早已见不到半个人影,只在营外数百步外找到一架空车。 sao扰就是这么讨厌,追也不是,不追也不是。一方面,如果放任火箭的侵袭,那么这些小玩意儿还真可能造成不小的扰乱,营中士卒在持续的sao扰的下必然无法好好休息。另一方面,如果派兵严密巡查,追剿这些sao扰者,那么也必然要有相当数量的兵力要总在夜晚的巡查行动中,同样严重影响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 无论如何,在这样的夜间袭扰都是中兴军占了更大的便宜。 天色拂晓,白沟河干涸的河床上嘚嘚的马蹄踏过,数以千计的蒙古轻骑渡河前来掠阵,大概是为了找回一些面子,作为夜间惊惶不能安睡的一种报复。 但这样规模的攻势根本无法形成足够的力度,中兴军的大营固若金汤,难以撼动。而且远在两三里外就要面临踩炮的威胁,让这些部落兵为主的轻骑只敢浅尝辄止便远远的遁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