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一章 斡旋 (第1/1页)
“刘宁,你带着我的书信,回到安远县去,交给廖文儒,告诉廖文儒,按照我信函上面的要求做,不得有丝毫的耽误,兹事重大,不要让其他任何人知晓,包括吴氏家族的任何人。” “好的,少爷,老爷若是开口询问,我该怎么说。” “你就说是我说的,任何消息都不能泄露。” “我明白了,少爷,我什么时候出发。” “明日一大早就出发,你骑着我的乌珠穆沁马,速度要快一些。” “不了,我还是骑着蒙古马,速度其实差不多的。” 刘宁离开了房间,吴宗睿陷入到沉思之中,他的确走了一步险棋。 将武装力量隐藏在信义帮是最佳举措,不可能引起任何的关注,何况负责漕运的帮派,本来就有自身的武装力量,否则无法护卫漕运的安全,当然这些武装力量,不可能得到朝廷的承认,漕运总督府也是睁一眼闭一眼。 将廖文儒等人安插进入信义帮,一方面是为了彻底掌控信义帮,另外一方面也是让信义帮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成为吴宗睿真正能够依托的力量。 通过漕运来赚钱,赚到的钱财养活和壮大武装力量,这无疑是目前最好的办法。 所以,吴宗睿才会冒着巨大的危险,表态支持怡红院,支持信义帮。 装着一百两黄金的锦袋,放在了桌上,秦志锐临走的时候,拼死留下了锦袋,思索之后,吴宗睿接受了,如果他不要这百两黄金,恐怕秦志锐睡不着觉。 为怡红院翻案的事宜,吴宗睿认真思索过了,他有把握,否则也不会如此的莽撞。 九月初二,休沐的时间。 刘宁已经离开南京,前往安远县而去,吴宗睿也必须要加快速度,用最短的时间断案,维护怡红院,这样秦淮河的其他势力,就不敢轻易排挤怡红楼,信义帮也借助怡红楼,扳回了一局,当然了,吴宗睿还掌握有其他的信息,他同样要出击,让信义帮回到漕运中去。 刘宁回到安远县,加上廖文儒准备的时间和赶路的时间,一来一回至少一个月以上,到了那个时候,大局已定,问题应该不大了。 茶楼的门口,秦志锐和秦大龙都在等候。 吴宗睿下马之后,两人连忙迎上来了。 “梦缘姑娘的尸首存放在何处,安全吗。” “大人,梦缘姑娘的尸首存放在城内某处,那里是信义帮购买的府邸,绝对安全。” “很好,一会我会询问鸨母相关事宜,你们谁会写字。” “大人,我会。” “哦,秦帮主,不简单,看不出来,你是文武双全啊。” “不敢不敢,都是大人的赏识,我还有一件事情,恳求大人成全。” “什么事情。” “信义帮在南京城内有四处府邸,其中一处府邸距离应天府衙很近,三进的院落,一直都是闲置,没有派上用场,我已经带来了地契和房契,交给大人。。。” 吴宗睿仔细看了看秦志锐,二话不说,接过了地契和房契。 。。。 卯时,吴宗睿进入官署。 卯时一刻,吴宗睿来到厢房,这一次,他注意观察,看见赵从荣等人走向了厢房,才从官署里面出来,没有必要总是与赵从荣对着干,刚柔并济才是王道。 商议事情的程序依旧,詹士龙没有多说,赵从荣同样没有多说,其他人更不会开口说话。 安排部署结束,吴宗睿留下来了,詹士龙倒是没有什么顾忌的。 “吴大人,上元县呈奏的案子,情况如何了。” “启禀大人,下官正准备专事奏报,此案完全不是卷宗上面所说的情形,上元县衙有重大的失职。。。” “你说什么,怎么回事啊。” “这是下官对于案件情形的综述,请大人过目。” 詹士龙结果文书,低头看起来,看的非常仔细。 终于,詹士龙放下了文书,看着吴宗睿,好一会才开口。 “吴大人,你莫不是准备为怡红院出头吗。” 詹士龙的态度,在吴宗睿的预料之中,要说身为应天府府尹的詹士龙,顾虑的地方更多,如果不能够让詹士龙下定决心,那一切都是白搭。 “非也,下官是为大人出头。” “此话怎讲。” “有三个原因,其一,上元县呈奏案卷,本就不简单,上元县的案件卷宗,下官看过足足三遍以上,可谓是天衣无缝,既然如此简单明了的案件,为何要呈奏到府衙,这本来就说不通,下官大胆揣测,上元县衙有官吏知晓真相,故而县衙不敢随意的决断,呈奏到府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