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五章 意料之中 (第1/1页)
三千五百军士全部退出漕运三千营,按说应该引发不小的波澜,吴宗睿也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不过十多天时间过去,一切都很平静,杨一鹏没有开口询问此事,在漕运总督府议事的时候,压根没有提及漕运兵丁的事宜。 这让吴宗睿更加的警惕,毕竟这不是小事情,要说杨一鹏没有丝毫的想法,傻瓜都不会相信,而杨一鹏的隐忍,也让吴宗睿感觉到风暴即将来临。 三月二十八日,漕运总督府知事龙建宏专程来通知吴宗睿,即刻到总督府衙门,朝廷派人前来传旨了。 离开府衙的时候,吴宗睿告诉曾永忠,迅速处理完手中所有事宜,做好离开淮安府城的准备。 来到漕运总督府衙门的时候,吴宗睿特意的在外面站立一会,仔细看了看立在衙门外面的那一对汉白玉的石狮。 进入大堂,赵世奇已经在大堂等候。 吴宗睿看了看赵世奇,微微的点头示意。 赵世奇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不过几分钟的时间,杨一鹏陪着宣旨的官员来到了大堂。 “吴大人,赵总兵,准备接旨吧。” 说话的时候,杨一鹏的脸上也没有任何的表情。 赵世奇的脸色发白,吴宗睿表现出来的是平静。 “。。。敕封赵世奇为榆林总兵。。。” 跪在地上的赵世奇,身体瘫软,差点就站不起来了。 陕西的榆林,与淮安府是无法比较的,偏远不说,还存在重重的危险,北面要预防蒙古鞑子和后金鞑子,南面要应对愈演愈烈的农民起义,那是真的可能上战场的,哪里能够与漕运总兵这个职位比较。 赵世奇压根没有此等的思想准备,按照他的预计,最坏就是回到京城去,进入五军都督府,做一个闲人,那样也不错了,反正捞足了银子,回到京城去潇洒也是可以的,却不想被派遣到榆林出任总兵。 谁都知道,陕西和山西等地的总兵,因为军士时常哗变,遭遇到朝廷的惩戒,一般人压根不想到那些地方去。 “。。。由杨一鹏兼任漕运总兵,节制漕运兵丁。。。” 杨一鹏和赵世奇都谢恩了。 看着脸色苍白、勉强稳住身形的赵世奇,吴宗睿没有高兴的感觉,不管赵世奇此人如何的无能,总是为杨一鹏做事多年,按说杨一鹏应该说几句好话,至少让赵世奇能够到好一些的地方去任职,可实际情况却是如此。 这说明了,杨一鹏不是愿意成全他人之人。 杨一鹏如此对待赵世奇,有赵世奇本人窝囊的原因,也有杨一鹏想着撇开关系的因素。 “南京督查院右佥都御史、淮安府知府吴宗睿接旨。。。” 吴宗睿看了看站在一边的杨一鹏和赵世奇,不情愿的跪下了。 “。。。敕封吴宗睿为督查院右佥都御史、山东青州府知府,即刻赴任。。。” “臣领旨谢恩。。。” 宣旨的官员完成了任务,脸上露出了笑容,向杨一鹏、吴宗睿和赵世奇三人抱拳问候,嘴里说了一些恭喜之类的话语。 很快,龙建宏领着宣旨的官员,前往寅宾馆去了,大堂里面就剩下手里拿着圣旨的三人。 杨一鹏的脸上带着笑容,开口说话了。 “吴大人,可惜了,本官还想着让你负责更多漕运的事宜,想不到朝廷将你派到山东的青州去了,你年轻有为,来到淮安府的时间虽然不是很长,却将所有的事情都打理的井井有条,本官还真的不想你离开啊。” “下官感谢杨大人的关心,下官在淮安府的时间不长,得到了大人诸多的照拂,在这里一并谢过了。” “吴大人,你客气了,明日本官在府中设宴,为你们饯行,还请吴大人和赵总兵一同来。” 赵世奇没有开口说话。 这大概是赵世奇最为强硬的反对方式之一,用不说话的方式来发泄对赵世奇的不满。 吴宗睿笑了笑,抱拳对着杨一鹏开口了。 “感谢大人的盛情,明日下官一定准时赴宴。” 脸上依旧带着笑容的杨一鹏,扭头看了看赵世奇。 赵世奇脸色愈发的苍白,对着杨一鹏抱拳了。 “属下准时赴宴。” 消息已经在府衙传开了。 曾永忠已经收拾好了所有的文书,吴宗睿离开淮安府衙,他也要跟随离开了,接下来他需要通知廖文儒等人,分批次将所有的军士带到青州去,这是吴宗睿早就做了安排的。 圣旨要求吴宗睿即刻是去上任,按照规矩,吴宗睿只能在淮安府城逗留三天的时间,三天之后必须离开淮安府城,前往青州赴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