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六章今日产今日清 (第1/1页)
南门区离东门区和中门区有些远,自己踩三轮车的话,要一个多小时,这样,早上送粉的话,就得起很早。 为了方便,也为了能快捷送粉,高哲又买了一辆货车,由李天龙去学驾驶证,而后由着李天龙专门送货。 李天龙是本地人,比高哲他们更熟悉路况。 因为牛rou丸的订单都忙不过来,所以,高哲他们暂时没有生产卤rou,不过,这也是近期的事情了。 中午小林先生来工厂由高哲陪同。 工人们吃过午饭之后去休息了,还没有开工,所以,小林先生和高哲他们看到的,只是一些机器。 “这些都是流水线作业的。”高哲解释道,“有些人负责cao控机器切rou,有些工人负责cao控机器调料,有些人负责cao控机器做成rou丸。” 小林先生顺着高哲的手指看过去。 果然,看到厂房分成几大个小区域。 每一个区域里都放着不同的机器。 旁边有生rou,有做成成品的rou丸。 高哲带领小林先生一个区域一个区域看过去。 参观完一楼,高哲又带着他往二楼走去。 二楼的布局也跟一楼差不多,但是因为生产的东西不同,所以机器也不同。 二楼主要是生产切菜、生榨粉还有米粉。 根据种类的不同,分为三个区域。 小林先生看到旁边那些像塑料抽屉一样的东西,挑眉。 “这些塑料小箱都是装米粉的。我们将生产的切粉和生榨粉都按二两、三两来分箱。装好箱子之后,直接运到店里。这样子很方便,到了店里之后,店里的人员就能直接下锅煮粉了,不用再自己分粉,速度也会快一些。”高哲解释道。 其实他更倾向于用木质的箱子来装粉,因为木质的箱子的透气性会更好一些。因为米粉要在里面呆上一整天。 但是木质的箱子装粉的话,一来是太重,二来是不好清洗,三来,会滴水,所以,考虑再三,便用了塑料箱子来装粉。 为了能增强透气性,他甚至让人设计的时候,在箱子的两端弄一些小孔。 “看着不错。这粉一天能卖多少?”小林先生问着。问完之后,他就意识到自己问了一个傻问题。 高哲平常只是过来看看而已,又不是米粉的主管,怎么可能知道米粉日销多少? “一般就一吨左右。大小幅度不过超过这个数。不过,林洋那边已经去省市开拓市场了。省市离盐田县只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又是老牌城市,要是能将那边的市场拿下,我们后期的产量也会大些。”高哲说着。 主要是盐田县的市场少了一些,人也少了些,要不然,他们会卖的更多。 他们现在这米粉主要是供应工厂,所以卖的多一些,若是供应店里的话,估计每天只卖得几千斤。 “我们的工厂才刚开始,有这个销售量也不错。”小林先生应着,而后又道:“我们可以跟学校,公司还有那些搞批发的合作,估计也能多卖一些。” “学校?”高哲问着。他们倒是没有往这方面想过。 “不错。学校,特别是初高中。学校的人多,早上不可能总是喝粥吧?来点rou粉也是不错的。”小林先生说着。 早餐吃粥,根本就熬不到中午。 不过,这粉就不一样,切粉很容易熟,放下去一烫就熟了,加点汤,再加一小勺rou末,保管很多人点。 “不错,可以这么做。”高哲赞道。 楼顶上晾晒着米粉,这倒是没有什么好看的。 参观完之后,小林先生见高哲他们忙着,也没有去打扰,便想回去。 晚上,鉴于工厂这几日的运作高哲做了一张图表等几人一回到家,高哲就对他说起了“日清日毕,日清日高”的工厂管理方法。 日清日毕是华国一家大企业的一位老总提出来的,他也听说过,昨天晚上看到高哲他们在看管理的书籍,便对几人说起来。 他们工厂,正好需要这样子的管理方法。 日清日毕,日清日高即每天的工作每天完成,每天的工作要清理并有所提高。 除了跟几人说之外,高哲还给他们弄了一张表格,让他们按照这个表格来实行。 郑海龙拿到表格的时候,简直欣喜欲狂。 这也太符合他们工厂的实际了。 他们现在不缺少人,也不缺少物资,却是缺少可以管理人才,缺少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