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二章 出阁(一) (第2/2页)
。 流玉伺候楚维琳躺下,放下幔帐前,楚维琳看到了衣架上的大红嫁衣。 九月初时,常府就遣了mama过来仔细量了身形,好做嫁衣,也亏得是准备得早,便是婚事提前了半月,也没有赶工。 凤穿牡丹,大气精致,依着规矩,主体是常府完成的,最后凤尾的收尾几针要由新妇亲手绣上。 前几日送过来,楚维琳绣好,试了试大小,就一直挂在架子上。 也就是明天了…… 翻来覆去,整夜无眠,还真就是和楚伦煜讲到的江氏一样,睁着眼睛到了天亮。 楚维琳睡不好,清晖苑里也没有哪个是睡得踏实的。 陆mama一两刻钟就醒一次,宝槿和宝莲迷迷糊糊地互相问了好几次时辰,守夜的流玉时不时睁开眼睛盯着博古架上的西洋钟。 到了时间,哪个也不敢耽搁,催着楚维琳起来梳洗沐浴,略梳妆之后往主院去。 楚伦煜也起来的,一身吉服是他数年不曾穿过的亮色,陆mama帮着楚维琮收拾好,又送三人往祠堂去。 楚伦煜和楚维琮入祠堂,楚维琳站在堂外磕了三个头,又对着配院里江氏的牌位磕头。 前生虽也嫁过人,但前一回上轿前,却是能省则省,没有这么多的礼数,一来她精神不济,二来何氏和黄氏怕她发狠,干脆怎么简单快速怎么来。 双手合十,楚维琳和江氏絮絮讲了些话。 她是重生而来,前世枉死地牢,再睁眼时回到从前,说不定也是江氏在冥冥之中相引,兴许楚伦煜说得没有错,江氏等在了桥头,等着她能安稳走完一生再去相聚。 “母亲,您要等我。” 与江氏告了别,回到清晖苑时,天已经大亮了。 刚换上大红的嫁衣,楚维瑷和楚维琛前后进来,等楚维琬和楚维瑢回来,屋里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 娶媳妇讲究排场,嫁女儿也是同样。 三房里只有何氏和李氏两位伯娘,因而苏氏和苗氏两位嫂嫂也是早早就从长房过来帮忙。 何氏领着梳头的全福人进来,是章老太太的一位嫁在京中的侄女,唤甄三太太,逢年过节走动时见过几次,楚维琳对她并不熟悉。 甄三太太梳头梳得好,又是全福,人缘极好。 依着吉时,一下一下替楚维琳梳头。 “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二梳梳到头,无病又无忧;三梳梳到头,多子又多寿……” 甄三太太的声音温润饱满,一字一字落入楚维琳耳中,楚维琳望着镜中的容颜,看着甄三太太把她的头发一层一层盘起来。 梳了两年的姑娘头,今日之后又要成了妇人头了。 梳了头,绞了脸,仔细描眉上妆,样样准备好了,便安心等待着。 楚维琬在她身侧坐下,握住了楚维琳微微有些发凉的手,笑着低声道:“你慌什么?他定比你慌。” 转过头看着楚维琬眼底笑意,楚维琳嗔了一眼,可又觉得这话有几分道理。 常郁昀一心求娶,她虽是答应了,可他也晓得她对这门亲事从头到尾不是心生喜悦、翘首以盼的,若说惴惴不安,两个人只怕是半斤对八两,哪个也不比哪个强了。 这么一想,整个人倒是放松许多,楚维琳不由就笑了。 见她露出笑容,楚维琬亦放了些心。 外头隐约听见了鞭炮声,再过了会儿,有报信的丫鬟匆匆来了,笑眯了眼福身道:“花轿到了大门外了。” 送嫁的喜娘一听,笑着来唤楚维琳。 楚维琳由姐妹嫂嫂们相陪一道去了颐顺堂。 章老太太精神奕奕,可楚证赋还卧病。 楚维琳去了内室里,床上的楚证赋上上下下看了她许久,缓缓道:“去吧,你是个灵光的,别学维瑶那个软柿子脾气。” 这个话,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好在楚证赋也就是一说,没有想要楚维琳应下的意思。 磕了头又回到中屋时,外头的鞭炮声似乎更响了。 常家的催嫁喜娘笑意盈盈地来了,满嘴的吉祥话,逗得人人都笑了。 催嫁催三回,楚维琳这才郑重叩别了章老太太,盖上盖头前,她冲楚伦煜笑了。 楚维琮的身形并不拔高,在同龄人里只算中等,因而请了楚维璟来背楚维琳上轿。 楚伦煜送了他们出去,见楚维琳坐入了喜轿,不由眼眶一红。 鞭炮震天,楚伦煜仰着头望着湛蓝湛蓝的天。 瑾娘,维琳今日出阁了。(未完待续。。)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