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七章 性命(二) (第2/2页)
与妯娌们道:“帮我照看着些,我先回去,一会儿来接她。” 老祖宗伤了情绪,连看孩子们嬉闹的精神都没有了。过了一刻钟,吩咐她们送岚姐儿回去。便让众人都散了。 去卢氏院子里,只徐氏是顺路的,可她不愿意一个人去,拉着楚维琳道:“五弟妹一道去吧。” 楚维琳看向关氏。关氏知道徐氏不喜她,自不愿意去惹嫌,道:“我还是先回去了。五弟妹,霖哥儿先抱去我那儿。他们兄弟两个还要再闹上一阵呢。” 楚维琳见此,也就应了。 刚进了卢氏的院子,里头静悄悄的。 徐氏拦了个丫鬟,问道:“大嫂呢?可在屋里?” 那丫鬟道:“大爷和大奶奶都在屋里……” “大伯可醒酒了?”徐氏追问。 “送了醒酒汤进去了,只是屋里伺候的jiejie们都退出来了,奴婢也不晓得。”那丫鬟说着说着,脸上染了些红晕。 徐氏正要说什么,心里突然会意过来,有些尴尬地看向楚维琳。 楚维琳亦通透了,看来她们来的实在不巧,压着声与徐氏道:“岚姐儿送回来了,我们就先走吧。” 徐氏忙不迭点了点头,刚要嘱咐岚姐儿的奶娘几句,忽然听见正屋里头传来卢氏撕心裂肺的一声呼喊。 “红笺死了!死了!我不是红笺!” 如同一桶冰水浇透了全身,楚维琳挪不开步子,怔怔站在了原地。 徐氏愕然,她难以置信一般,用双手紧紧捂住了唇。 她到底,听到了什么? 卢氏喊的是,她不是红笺…… 徐氏不是懵懂的闺阁姑娘了,因而刚才丫鬟那么一说,她就明白过来了。 男人嘛,吃多了酒,要么一个人昏昏入睡,要么稀里糊涂地粘着人,常郁晓就是那样的。 徐氏很清楚卢氏和常郁晔单独在屋里做什么,所以卢氏在此刻喊出这么一句话来,才会叫她这般惊恐。 常郁晓醉酒时也叫错过名字,徐氏恨极了会踹他下床,但会从他嘴里冒出来的,也就是那几个通房妾室,断不可能有其他人的名字。 而常郁晔,却喊了红笺。 徐氏不敢细想下去,拽起了楚维琳的手,把她拖出了院子。 楚维琳踉踉跄跄跟在后面,走在后头的丫鬟婆子具是一脸惊恐,一行人直到走远了才停下来。 徐氏转过身看向楚维琳,她惊魂未定,颤着声道:“五弟妹,我们,我们就当没听见吧?” 楚维琳咬着下唇,她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红笺的肚子月份对不上,莫非是和常郁晔有关? 她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徐氏见楚维琳出神,又急急催了一句:“你可千万别糊涂了,这要是走漏了半点儿,大家都不要做人了!” 楚维琳明白徐氏的意思,常郁晔喊出了父亲的妾室的名字,要是闹大了,谁的脸上都没光。她握紧了徐氏的手,道:“我晓得。” 徐氏还想说什么,可话到了嘴边,怎么都不是个味道,干脆一跺脚,带着人先走了。 楚维琳沿着小路缓缓往宜雨轩走。 经过松龄院外头时,她停驻了脚步,往里头望了一眼。 若老祖宗知道卢氏刚才喊了什么,这事情要如何收场了? 宜雨轩里,溢哥儿和霖哥儿玩得兴高采烈。 楚伦歆让楚维琳到了自个儿屋里,悄悄道:“刚才葛mama进来禀的事儿,是昨儿个给红笺送药的沈mama投缳了。” 听到红笺这两个字,楚维琳不自觉地缩了缩脖子,见楚伦歆不解地看着她,楚维琳压着声儿,道:“刚才送岚姐儿回去,有些状况……” 随着楚维琳的述说,楚伦歆脸上红一阵青一阵,两人沉默了许久来收拾思路。 “红笺的月份不对,沈mama又投缳了……”楚伦歆顿了顿,僵着声,道,“怕是又些蹊跷了。” 楚维琳的指尖点着桌面,她敲得缓慢沉稳,如寺中和尚手中的木鱼,让她一点点静下心来。 念了几遍六字真言宁神,楚维琳刚要开口,脑海里便浮现了一个身影。 “空明师太……”楚维琳想起了那个老尼。 之前她们一直不明白,空明师太选中了红笺,到底是信口开河而是早有安排,被牵扯在其中的红笺到底是个局外人,还是她根本就是一颗棋子。 红笺在做了常恒翰的妾之后,一直本分老实,根本瞧不出什么作用,但到了现在,楚维琳想,她有些懂了。 红笺肚子里的孩子恐怕就是常郁晔的,无论是生下来还是小产,孩子的月份瞒不住,若追究起来,常恒翰和常郁晔父子定然失和,闹得大些,根本就是一出丑闻。 只是不晓得为什么,红笺死了,只要没有人细究,这事情就稀里糊涂地过去了。 但红笺并不是孤军奋战的,她的背后还有一个人,那个人怎么会错过这样的机会?卢氏喊的那句话,只怕没多久就会传到老祖宗耳朵里。 楚维琳叹了一口气,那个躲在暗处的人,不把常家搅个天翻地覆,是不肯罢休的了。 即便老祖宗强压下去,不肯追究到底,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又有煽风点火的人,早晚会传出些流言来,那些话,一样会叫常恒翰和常郁晔之间的关系变得极其微妙。 楚伦歆思忖了许久,抬眸问了楚维琳一句:“旁的事我们还不明白,可关于红笺的,我是真的想不透了。她自小进府,又一直跟着段嬷嬷,来到常府之后没吃过半点儿苦头,她怎么会掺合到这些事体里头去?若说她和赵氏有什么深仇大恨,我是不信的。” 楚维琳抿唇点了点头。 红笺父母双亡,若不是叫老祖宗遇见了,怕是已经死在外头了,对于常家,她应该是心怀感恩,而非恨意,大赵氏再独断独行,也不至于去为难老祖宗院子里的一个小丫鬟。 若不是恨,能叫一个人心甘情愿做棋子的,就是有恩了。 在红笺心中,最感激的不是老祖宗和段嬷嬷,又会是谁呢?(未完待续。。。)。.。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