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三章 以身相许?药不要停! (第2/5页)
堂叔就来了南县赴任。 偏偏,他刚来,就找到了徐宝镜。 成长经历和性格使然,秦云峥从来只相信自己的实力,缘分这种东西虚无缥缈,他一直很鄙夷的。 所以说咯,有实力的人,总是能心想事成。 啊?养了半年伤? 这是在解释半年前不告而别后,一直没有再出现的原因么。 伤员必须是要体谅的,除了不爱说话,宝镜觉得自己救的美男似乎并不难相处——她就算有太阴镜,也看不破冰山外表下,快要水漫太平洋的无敌自恋啊,摔! …… “徐宝镜,你有想过,初中在哪个学校读吗?” 和秦冰块逛完街第二天,就是领成绩单的时间。南县一小不知道在哪里学来的做派,校门口贴了老大一张红榜,“徐宝镜”三个字写得牛头大,内容是喜贺徐宝镜同学在全市的小学毕业考试中取得第一名的优秀成绩。 徐宝镜的全市第一没掺合水分。 小学的卷子,能拿双百分的,或许南县一小没几人能办到,可南县又不是只有一家小学。放到整个市里,不知道有多少小学生在同时竞争,宝镜是伪天才,全市的小学生中却不乏真神童,双百分,真的不是太难。 宝镜能脱颖而出,是因为数学试卷的附加题。 那题,不知道是哪个老师心血来潮填上去,教委还真给通过,不仅仅是超纲,而且超过太多了。三角函数,宝镜没记错,那是初三才会学的知识,那符号,纯正的小学生连认出来的都少,别说做题了。 当然,市里不是没有自学的神童把附加题解出来,神童也不一定样样出色,此类学生不免有些偏科,语文多少要丢点分。数学语文两张试卷,总分是210,一分没丢的,整个市还真的只有徐宝镜。 王老师拿到成绩单也挺震撼,他手里居然教出了个学霸,校长说徐宝镜给南县一小很涨脸,班上的任课老师都得调工资。 荣誉和利益挂钩,王老师自然也很喜欢宝镜。 宝镜想了想,还是对王老师说了实话,“我家人准备要送我去省城读初中,哪所学校,还没选好。” 王老师“哦”了一声,有些失望,南县一小也有直升的对应初中的。不过她很快又替宝镜高兴起来,“去省城好,省城的教学质量就是比南县高,你在南县读,的确会有被耽搁的风险。老师还等着你中考拿个全省第一,高考拿到全国第一呢!” 宝镜汗颜,时隔多年,她对中考和高考的试卷都忘得差不多了,要靠自己的实力拿第一?全省,乃至全国,那得有多少考生竞争,宝镜有把握一直保持着好成绩,将来考个top前三的高校,可她没把握能做到王老师的期望。 面对老师的厚望,她只能说:“谢谢老师,我会努力的。” 张鹏捏着成绩单挺高兴,他觉得自己考得是真不错,有报考省城初中的希望。 他当然想和宝镜继续做同学,两人现在不仅是发小,还是生意伙伴,同在一个学校读书,办什么事情都方便。 “你准备在哪里读?” 张鹏的声音不小,宝镜发现班上不少人在偷听,其中就有阴魂不散的小白花何珊珊。 她嘴角微扬,“还没想好呢。” 是啊,她还没想好,可大家都知道,按照徐宝镜的成绩,真的是有她挑学校,没有学校挑她的。 何珊珊挺生气,觉得宝镜就是小心眼不想说。宝镜不想说,她还偏偏就想知道,有什么了不起,她虽然考得不好,但家里人已经保证过,肯定要把她送到省城读书——年初,何家忽然有个早年逃亡港城的亲戚找回了老家,亲戚家在港城也是经商的,虽在港城可能资产不起眼,放到人均工资只有几十元的南县,那就是很耀眼只能仰望的存在了。 亲戚家做主的是位年长女士,按辈分何珊珊得叫她姨婆。姨婆人老了,就想落叶归根,对仅剩的老家亲戚挺照拂,何珊珊在长辈面前嘴巴很甜,那位姨婆被她哄得很开心,已经保证过会送她到省城读书。 何珊珊暗想:徐宝镜啊徐宝镜,我想和你做朋友,你还不识抬举。省城算什么,说不定还能让姨婆送我去港城上学呢,到时候我是港城人,你就是内地小县城工人家的女儿。听说徐宝镜她妈还丢了供销社的工作,何珊珊觉得解气极了,以后徐宝镜家的条件,真是拍马也追不上何家。 徐宝镜去哪里读初中,自己也得去。何珊珊就想在宝镜面前炫耀下如今的好日子,她可不知道,就算两人同在一所学校,宝镜可打算只考试不上学的,那平时能遇到吗? “春燕,咱们初中还做同学好不好?” 何珊珊拉着林春燕的手腕撒娇,林春燕重重点头。何珊珊哄人很有一套,林春燕觉得除了爱占小便宜,好朋友何珊珊也没啥缺点。林春燕大大咧咧的,占就占呗,珊珊家里条件不好,想必也不是故意的。 宝镜眼神微垂,从她不理会何珊珊后,林春燕似乎就取代了自己曾经扮演的角色。 和何珊珊做死党? 她会一点点占你的小便宜,一次次试探你的底线,好东西她都想要。美丽的发夹,漂亮的皮鞋,甚至喜欢你的男孩儿,宝镜觉得,林春燕的未来和前世的自己一样,很堪忧。 能提醒么,没办法提醒,叫不醒装睡的人,也拯救不了被虚情假意糊住的脑子。 宝镜忽然觉得索然无味,“走吧,张鹏。” 宝镜没等太久,在当天下午就定下了初中。 她也算一鸣惊人了,别以为80年的学校不懂抢生源,现在考上大学是要到处贴喜报的,学校之间相互挖优秀学生可疯狂了。宝镜是上午才领到成绩单,可成绩单是哪里统计出来的?是省城统一阅卷的老师们,消息早就走漏了,好几家初中都想把“徐宝镜”这个联考第一抢到手,她人到处跑,家总不能到处搬嘛,都在徐家门外等着呢。 最终,省城七中从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宝镜的要求,七中答应的最爽快,还有奖学金和免学费的优惠政策。 奖学金不多,一学期只有100块钱,七中的招生老师直接拍板将三年六学期的都付了,现在徐家的条件,像是能交不起学费吗?可李淑琴那个激动呀,她根本不打算花掉600块的奖学金。钱有时是个大问题,有时它又不算个事儿,最重要的还是荣誉。 “既然学校都同意了,我文化不高,也不能替你做这个主,你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吧。” 李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