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章 齐飞羊城,宝镜回信 (第1/5页)
第八十章 “去羊城?” 徐海昌摸了摸脸上的黑灰,因为踏实肯干,宝镜爸爸解释他进厂两年后,徐海昌已经由临时聘用人员转正成了厂里的正式职工。【】同样是烧锅炉,同样是高强度的工作,徐海昌却觉得生活的前景十分光明。 徐海昌认为自己成了工人,未来肯定是有保障的。这种想法不能说不对,他起码从土地里刨食收成靠天的农民,进步到了有一份旱涝保收的定额工资。转正后,他更能和其他人一样享受医疗报销,享受着过年过节的米面油福利,退休后也会每月领取退休工资。 当然,再过些年,国企经营困难,那浩浩荡荡下岗风潮席卷全国,徐海昌又不是重生的宝镜,他的眼界根本看不到那么远。 但现在已经得到的,徐海昌很满足。 听堂哥说,要带自己一家人去羊城,徐海昌下意识就是拒绝。 “那可不行,一定老花钱了,海东哥,我们家可不能占便宜了。” 徐宝珠满脸都是失望,握住宝镜的手。宝镜给她许诺了,要带她去羊城玩,堂姐说那里是沿海大城市,比南县漂亮,人也比南县多。现在爸爸说不能再占堂姐家的便宜,徐宝珠也有点羞涩。宝镜对她很好,徐宝珠人长了两岁,上了两年小学也变得有些明白事理了。 她爸爸说得对,宝镜jiejie对她家好,可也不能厚着脸皮任意挥霍这种好。 “挥霍”这个词,徐宝珠是从语文老师嘴里听来的,应该没用错吧此时? 宝镜哪里能搞懂小姑娘在相啥,只看出堂妹满脸失落倒是真。但宝珠就是这点乖巧,就算是失落,她也不会仗着年纪小用哭喊来达到目的,比同龄的李明雨懂事太多,也太叫人心疼! 任徐海东怎么说,宝镜堂叔就是摇头。 李淑琴急了,干脆越过徐海昌,直接去拉弟媳王月琼的手: “我现在就以老板的身份讲几句,月琼你这两年帮我多少忙,我们一家人都记在心里。海昌不去也罢,月琼你带着宝珠去,小镜说这是啥,哦,对对对,这叫员工旅游奖励!” 王月琼想使劲把手抽出来,什么员工旅游奖励,真是闻所未闻。 宝镜笑道,“婶子,我妈没说假话。人家港城呀,外国公司都这样搞,每年给优秀员工放假,还送他们去旅游,有的都往国外送呢,员工假期休息好了,才能继续给公司创造更多的利益。” 王月琼两口子将信将疑。 不怪李淑琴和徐海东说话没重量,而是宝镜一开口,就显得分外可信。 堂叔夫妻俩都认为宝镜就是以前戏本儿里说得“文曲星转世”,搁过去,那是要做状元的人。女状元说话,越没有文化的人,就越不敢质疑。 李淑琴很无奈,每月给王月琼发工资的人是她,年终给她额外红包的人也是自己,堂弟两口子偏偏就信任侄女,李淑琴能有啥办法?得得得,说通了,同意去羊城就行。 “去吧,海东哥,给我们一家三口买硬座车票就行,或者我们两口子买站票,给宝珠一张坐票。” 徐海昌指甲缝里都是煤灰,他可能不善言辞,但对于女儿的确是宠爱的,总想把最好的都给宝珠。 宝镜握着堂妹的手微微用力,上辈子海昌叔将她也当做女儿时,对她同样也很好! 徐海东默不吭声,他又不傻,现在和堂弟讲是坐飞机去,海昌能把脖子都摇断拒绝。 “小镜儿,给你月琼婶婶把把脉?你们别看她才学了两年多,医术可灵着,除夕那天晚上给徐朗扎了一针就把感冒治好了。” 正事说完了,李淑琴又开始兴致勃勃晒女儿。 王月琼对宝镜很信任,果真要找宝镜把脉。 其实不用把脉,望闻问切,“望”在最前面,是最先发现病症的手段,就算不动用太阴镜,以宝镜此时的眼力和认知,她也能得出结论:月琼婶不是病,而是先天不足之证。 红楼梦里,林黛玉就是这症。听起来很有文艺女青年的格调?可它是真难治。 后天的病痛好治,要想把人在母体内尚未胚胎时的不足补齐,宝镜认为比治疗癌症还麻烦。起码,仅靠着她现在掌握的九针,并不能根治。 宝镜先没把脉,李淑琴将牛皮吹得有点大,叫她不太好意思。 “婶子,您是先天不足从胎里带出来的毛病,我现在还没把握,您再等我半年!” 王月琼微惊,“嫂子说的没错,小镜的确是有真本事的,我生下来时差的没养活,的确是胎里就有的毛病。” 她又叫宝镜不必介意,可以先把把脉练手。 宝镜把过脉,心中更有了清晰认识。 先天不足之症,堂婶是在母体里受到胎毒所侵,心脉发育不全,按理说她的身体根本不可能生下宝珠,甚至很可能活不到成年才对……只有一种例外,那就是堂婶在幼时,一定服用过不少珍惜药材保命强身。 奇怪了,据她所知,堂婶娘家也穷的很。 宝镜没太在意,只捡重要的情况说了:“半年之后,配合针灸之术,我倒是能动手一试。现在我先给婶子开个方子,您调养半年。” 女人生过孩子保养不好,身体多多少少会有些小毛病,既然把过脉,宝镜自然要开方。 她开得方子,并不是药,而是食补方。 王月琼接过方子一看,都是些容易找到的红枣、枸杞、党参之物,她心里松了口气。 家里条件虽有改善,宝镜真给她开出人参鹿茸等名贵药材,王月琼是不会去吃的。海东哥家已经很照顾了,吃不起的药材,她不可能再麻烦他们。 说服堂叔去羊城不容易,和外公一说,老人却欣然同意。 外婆念叨,“淑琴家挣点钱容易吗,你个老头子不管不顾就要跟着去,瞎花钱。” 外公眼皮一抬,“你生育她一场,还承受不起一点孝顺?老婆子你也放开心,女儿对你好你就接着,年纪不小了,她以后就是想回报父母养育恩情,我俩还不一定能享到福。” 外婆眼睛一瞪,宝镜赶紧打岔,“您二位都会长命百岁,外婆您不去,没人帮忙带徐朗呀?” 外婆也有鼓励,徐朗的确太小,两三岁的孩子就要带着出省,她还真不放心。 “不要瞎花钱,我就是跟着去带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