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章 舅公来了,极品上京 (第1/3页)
第一百四十章舅公来了,极品上京 “你们就是敏之的后人!” 老先生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飘泊半生,晚年落叶归根,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能找到meimei陆敏之的下落。在羊城陆家老宅,老先生第一眼瞧见宝镜就觉得眼熟。 同样的,宝镜也觉得老先生很面善。 “不错,我亲生奶奶的确叫陆敏之,不知道该怎么称呼您?” 李淑琴抱着徐朗本来茫然,此刻也反应过来,这是亲婆婆那边的亲人来认亲了? “我家海东也没在家,老人家,不知您是我婆婆的……” 鲁老先生,不,应该说是陆老先生,从宝镜和李淑琴的称呼里,他就能知道她们和敏之的关系。一个是敏之的亲孙女儿,一个是敏之的儿媳妇。 “我是陆谨行,敏之的兄长,陆家的不孝子孙陆谨言……” 陆谨行脸上满是浑浊的泪,当年他从海里被人救起,跟随着货轮远渡重洋,因为弄丢了陆家的祖产,百年大族分崩离散,陆谨行不敢再自称姓“陆”,旁人都称呼他为鲁先生。 带着大笔资金,作为归国华侨回到羊城,一切都是物是人非。 名门陆家,族人散落在各地,他寻会一个忠心耿耿的旧仆。陆谨行本来还庆幸自己被jianian人所害,meimei嫁给了许泰达反而躲过一劫。哪知回国后,探听京城消息,放知许泰达如今固然高官显要,许夫人也姓陆,又哪里是他的meimei敏之了?! 他的meimei,母亲陆老夫人离世前握着他手,请求他发誓照顾一生的meimei敏之,当年既没有跟着他离开,也没有留在国内享受夫荣妻贵的待遇,而是离散于战乱,至今生死不明! 陆敏之的情况,宝镜早在信里说过,陆谨行是有心理准备的。 能看到meimei敏之的后人,陆谨行自是十分激动。 老管家不停帮陆谨行拍后背顺气,宝镜也递了手帕给老人,并且坐到了他的身边,“您是奶奶的兄长,那便是我爸爸的舅舅,是我和徐朗的舅公了。徐朗,你过来,叫一声舅公。” 陆谨行刚擦干眼泪,又被徐朗一声“舅公”给招惹落泪。 老人声音哽咽,将徐朗抱到怀里,“好孩子,好孩子,我正是你舅公。” 陆谨行在身上到处摸了一遍,最后取出一块贴身携带的金怀表塞给徐朗,“舅公送了你jiejie礼物,这是给徐朗的礼物。” 这块金怀表,还是昔年他父亲送的礼物。 当年落海,随身财物都被小厮禄喜所盗,唯有这块金怀表贴身带着,幸免于难。 李淑琴赶紧推迟,“舅舅,这可使不得。” 宝镜拉了拉mama的手,“舅公这是喜欢徐朗呢。” 她将太阴镜召唤出来,变做原本朴素无华巴掌大小,递给陆谨行,“舅公,这是奶奶随身携带的小镜,在和我爸爸分开前,她把镜子系在了我爸爸身上。” “是,是,就是它。” 陆谨行颤巍巍接过,一眼就认定这是陆家的传家古物。 仔细端详了一会儿,他大概是借着镜子在缅怀故人,良久后,他才将太阴镜交还给宝镜。 “你收好吧,此镜传几代人,很有纪念意义,向来都是传给女儿家。” 月为阴,太阴镜常年吸纳月华,男人长期佩戴了不一定有好处。宝镜也不知,陆家的老祖宗知不知道太阴镜的神奇,但他们将镜子传给家中女儿,的确做了最好的选择。 “舅舅,海东他还在京城呢,我明天就给他拍个电报,让他尽快回来。” 这是亲舅舅呢。 刘芳华也十分疼爱徐家人,但生母那边有血亲的兄长,对丈夫徐海东的意义大概又不同。李淑琴想叫徐海东尽快返回蓉城。 “不必了,我在蓉城待几天,自会前去京城,届时便能和海东相见。” 陆谨行似乎早有打算,李淑琴也不能再劝。 宝镜猜,陆舅公去京城,大概不仅是去找她爸。 许家也在京城。 宝镜并不知陆谨行和陆铣的恩怨,但她深知,陆舅公此行,绝不是那么简单。 陆枚兄妹卑鄙无耻,她怎肯让陆舅公单打独斗去京城? “舅公,您今晚就在家里住下吧。” 陆谨行眼尾都是笑,“好孩子,舅公还带着其他人,已经在蓉城定了宾馆。” 徐朗将金怀表挂到自己脖子上,看上去十分喜欢,“舅公,来我家吃早饭,我给舅公喝牛奶!” 陆谨行满脸感动,恨不得再从身上掏出什么东西来。老人家哪里知道,徐朗这臭小子最讨厌喝牛奶。宝镜和李淑琴自然不能揭穿。 顾忌着老人身体,宝镜早早送陆谨行一众人回了宾馆。 一路上,陆谨行详细问了许多。 重点是徐家人这些年来的生活。 一开始,徐家三口虽然过得不富裕,却也快乐满足,宝镜不觉得有什么好隐瞒的,就挑拣了一些重要的事说。比如徐海东哪年与李淑琴结婚,她是哪年生日,弟弟徐朗又是何时出身。 “今年年初,奶奶的好友刘芳华奶奶找到了我们,爸爸和刘奶奶亲自去过奶奶当年滞留的济南,没有找到坟茔,我们总怀疑奶奶还活着。” 陆谨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