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 (第3/3页)
中午李县人一行在离尉县县城大约二十多里处暂歇吃饭,又命差役快马加鞭进城去通知县衙诸人:新任县令大人马上就到。
原来每有新官快行到任地时,都会提前派人通知好让属官们做好迎接准备。因刘大人格外器重李县令,一早就命人快马加鞭前去尉县通知属官们:新任县令这两日就到 李县令一行还未到城门口,就远远地看见县丞、县尉、三班衙役及其他杂属官并些乡绅富户黑压压站了一片,恭恭敬敬地来迎接新任县太爷。 刚到城门口,就听一阵铜啰鸣响,那尉县众人已是迎上前来行礼道贺。一番动作后,便迎着李县令进城。就有人上前道:“大人家眷是否也已到了,县丞娘子和教喻娘子等人已是在县衙等候迎接夫人了” 李县令便道:“此次只有小女一人,有劳诸位了”于是放下心来,由人引路,前去城隍庙拜祭。 就有牙婆官媒等女差人走到二丫的车马前道:“我等是前来迎接小姐的,因县太爷要去城隍庙,还请小姐先随我等去内衙歇息吧” 就见一位衣着颇体面的婆子下得马车,欠了欠身道:“有劳诸位大人了,初来乍到若有什么不当之处,还请体谅” 虽说这牙婆官媒也是官家差人,然却是那不入流的哪敢妄称大人,此时唬得忙连连还礼道不敢当。一面在前边引着路,不多时便到了县衙门口。 那县丞娘子等人在衙门口候着,早就见有人来回报:此次只有县太爷的千金随同到任,虽是位闺阁小姐,然看那派头不可小瞧。如今一看那女差人毕恭毕敬的样子,再看马车旁跟着的一位衣着体面的婆子,单就那气派便知不是寻常人家能使唤得了的,不由都息了各自的小心思小算盘,打起精神应付这千金小姐。 县丞娘子命人开了大开中门,准备迎接县令千金进府。却见马车在衙门前的照壁处停了下来,只见一位衣着精美的年轻女子轻轻拉起车帘,看了一眼众人稍欠了欠身权当行了礼,还未开口说话,就听车内一管清脆的声音:“秀儿,可是到县衙了” 那年轻女子便笑着回道:“二小姐,可不是已到县衙门口了诸位夫人都在门口等着呢” 车内女子嗔道:“你怎么不早说,险些害得我失了礼” 秀儿不敢吭声,只转身搀扶着一位美貌少女走出马车,早有人在马车下放了下马凳。 就见那少女下来马车后,对着众人欠身行了一礼,如花笑晏道:“有劳各位夫人来迎,倒叫我这做晚辈的有些汗颜失礼之处万望海涵” 第二十章破败内宅 第二十章破败内宅 这二堂是众属官办公的地方,布局与前边相似。众人一进二堂,就见堂上匾额书写着“协恭堂”三个大字。二丫此时口内不由读出声来。秀儿便道:“小姐,这名字不好听,不过能写在此处必是有典故的吧” 二丫笑道:“此出自尚书。那尚书皋陶谟中有同寅协恭,和衷哉,是要求同僚的团结合作的意思,如此才能好好为国为民做事”说话间二丫眼光流转,众属官娘子皆是点头赞同,尤其是教喻娘子之前曾听夫君说起过,只是没记住,如今见这小姐竟是张口就来如此博学广记,况又借着这匾额敲打众人要团结协作,对这冰雪聪明的小姐越发心服。 二丫见此不由有些得意,这还是昨日父亲无意提到一般县衙二堂上一般会命名为“协恭堂”或“中和堂”。二丫便动了心思,问明出处,便和秀儿商议若真是这两个名字,就借着秀儿的发问说出一番话来,一来震慑众人,二来也是借此表明父亲的立场。 秀儿又佯问道:“前几日见那泽州府衙内的堂上写着中和堂不知是何意” 二丫一本正经地答道:“那也是有出处的。荀子王制说:中和者,听之绳也。强调处理政事要中正和平,如此才能真正是民之父母” 众人一听这小姐竟是能进得泽州府衙,愈发把那“协恭”“中和”几字记在心间。 等出了二堂就见一大片宽阔的空地,四周有些参天大树,中间种了些花草,只是此时已是初冬,那些个花木草树的也只是剩些黄叶,没什么好景色。再向前走去就有一道墙,那墙上开了个门,从门中进去就是去往内衙的路了。 路的两旁各有几个小院,东边几处院落是县丞等八品官的住宅,西边的则是县尉等九品或不入流小吏的住宅。直行到最北边才到了县令居住的内衙,上书“委蛇堂”。 秀儿看了一眼忍不住问道:“这宅院中怎么以蛇命名”又想到这可不在计划内的,只是自己乍见了以“蛇”作为内宅之名,一时失态竟是说了出来,忙住了口。 二丫也是一惊,她自来并不好读书,就是看些个杂书也是每每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这次又没事先作功课自是答不出来。她微微一笑,对着秀儿嗔道:“你的书都读到哪里去了,这也算你的功课,明日答不出不许吃饭”秀儿闻言不由苦了脸。 众人便觉得二丫待人平和,且不恃才傲物,越发对教养她的县太爷敬重起来。 内宅大门是三开间六扇门,这次二丫自是从中门进入,一进到院里看到眼前情形,虽是心中有所准备却还是吃了一惊:这内宅也太破旧了些。 这是一个两进小院,中间一条甬道直接正房,正房是三间青灰瓦房,房门两边各有几间厢房,只是墙皮早已脱落了,墙上凹凸不平。房上的青瓦有些破烂,如今被冬风一吹就见有瓦片摇动,更离奇的是有间厢房的上面竟是盖了块毡布,想是雨雪天漏水之故。还有一间厢房的门,看着间或有几条白线,应是坏了用个小木条给塞住了。 二丫也不说话直接向后走去,后院便是内眷居住的地方。也是有几间正房看着有些老旧,不过看那房顶上的瓦片倒像是新的,可能是实在漏得厉害,上任不得已才翻盖了,倒是让二丫一家受益了。二丫又向后走去就见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