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节 (第3/3页)
有办法,可是他是太子党,不行。狐突他肯定有办法,可是,他也是太子党,也不行。里克好像他也是太子党,也不行。也许,只有二五是可以放心的人。”
想到这里,献公继续喝酒。 献公又自言自语:“也许,我该先摸摸骊姬夫人的底,虽然她从前勾搭申生的事情我都知道,也许她现在对申生已经不感冒了呢,那我岂不是庸人自扰了。” “来人,请骊姬夫人来。”献公下令,一个宫女出去。 片刻,骊姬飘然而至,在献公身边坐下。 “夫人,我不喜欢申生,想要废了他,立重耳为太子,夫人觉得怎样”献公说。 “啊,那、那怎么行申生品行端正,深得人心,又孝敬君父,有什么理由废了他呢不可以啊。”骊姬反对,而且是强烈反对。注意,表情要真诚,真诚得有些夸张,好像出于内心一样。 事实上,骊姬演得很好,完全没有做戏的痕迹。 献公沉思了,现在他相信自己的担忧绝不是空xue来风。 骊姬偷偷地笑了。 第三幕二五出招 地点:国家大剧院 时间:白天 背景:空空荡荡,只有献公、二五和两个宫女。 献公说:“最近我吃不好睡不好,还常做噩梦,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这个,主公莫不是为了那天那出戏”东关五小心翼翼地问。 献公看他一眼,满眼的欣赏,心说这小子真是善解人意,怪不得我这么喜欢他。 “既然知道了,咱们就关起门来不说外人话。你们知道,骊姬夫人原本是申生的,被我抢了来。原来也没觉得怎样,后来看了那出卫急子,心里不踏实。我试探了骊姬夫人一次,结果她处处维护申生,显然是旧情不忘,这让我心下更加不宁了。你们替我出出主意,现在我该怎么办”献公开门见山,也不拐弯抹角。 二五听了,假装吃惊,然后假装思索了一阵。 “主公,依我看,这个事吧,太子和夫人都没有过错,要不,废了夫人”梁五说。他在试探献公。 “不行,实不瞒两位,我一天见不到骊姬夫人,心里就难受。睡觉要是不搂着她,那就睡不着,废了她那就是要我的老命啊。”献公立即否决。 “那,那就把太子派出去,不在京城了,他们没法勾结,自然也就没有后患。”梁五继续出主意。 “你这主意不错,不过,平白无故把太子派出去,如何向卿大夫们交代”其实,献公也想过这个办法,不过总觉得不妥。 这一次,轮到东关五说话了,他这么说:“主公,晋国的宗庙在曲沃啊,而蒲和南北二屈是晋国的边疆要地,不能没有人主管。我看,如果让太子申生驻守曲沃,让公子重耳和夷吾去驻守蒲和南北二屈,不是名正言顺吗” 献公一听,哎,挺好,这个说法挺有说服力。 没等献公说话,梁五也插话了:“是啊,不仅镇守边防,他们还能抓住机会跟戎狄过过招,说不定还能抢点土地回来呢。晋国开拓了疆土,不也是一件很好的事吗” “好啊,”献公禁不住叫起好来,现在才发现这二五不仅会拍马屁说黄段子,那简直就是治国的材料啊,“你们真是太有才了,太有才了。” 画面旁白:晋献公十二年前665年,献公下令,鉴于曲沃的绝对重要性,派太子申生镇守;同时,在蒲地修建蒲城,派公子重耳驻守,防备秦国;在屈地建屈城,派公子夷吾驻守,防备北翟。 于是,这才有了士跡的豆腐渣工程。 三公子被外派,晋献公与骊姬姐妹和奚齐在绛。 晋献公扩军 晋献公十六年前661年,献公进行了一个大动作。 当初武公拿下翼城,将晋国的宝物送去王室贿赂,周王看在贿赂的分上,任命武公为晋侯,但是同时对武公作了限制。什么限制“命曲沃伯以一军为晋侯。”左传 一军是什么意思我们现在来介绍一下周朝的军队编制。 根据周礼夏官司马,“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二千有五百人为师,师帅皆中大夫;五百人为旅,旅帅皆下大夫;百人为卒,卒长皆上士;二十五人为两,两司马皆中士;五人为伍,伍皆有长”。 翻译为现代文:军队建制,每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军的统帅为卿;一军有五师二千五百人,师的统帅为中大夫;每师有五旅五百人,旅的统帅为下大夫;每旅有五卒一百人,卒长为上士;一卒有四两二十五人,两的头目叫司马,军衔为中士;每两有五伍五人,头目为伍长。 不过,司马后来成为军中执法官的名称。 王室共有六军,也就是中央军,六军中有一支特殊的部队,属于王室直属护卫部队。这个军由周王亲自指挥,比其他的军多一个师,所以这个军又称为六师,共计一万五千人。不过,到了东周时期,王室的人力财力都不足,早已经无法支撑六军,从三军、二军到最后连一军也凑不齐了。 诸侯军队的编制最多三军,依照爵位高低和国家大小确定,譬如齐国和鲁国都是三军编制,也就是说最多三万七千五百人的军队。而这些军队在战争时期必须听从王室的调动,也就是地方武警部队的意思。通常的小国,就只给一军的编制。 晋国只得到了一军的编制,也就是中央承认的正规军只有一万二千五百人。对于晋国来说,这点编制实在太少。好在现在王室也管不了那么宽,你不给编制,老子自己给编制。 晋献公决定,晋**队扩充为二军。上军在绛,由献公亲自担任主帅;下军在曲沃,主帅则是申生。 两军成立,献公宣布:准备出征。 敏锐的士跡 表面上看,申生现在拿到了军权,至少是一部分军权,今后还可能拿到全部的军权。似乎献公这样做是为了巩固申生的实力和地位,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有人发现了一个不祥的预兆。谁这么聪明士跡。 士跡是个很敏锐的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有很高的政治敏感度。同时,他也是死硬的太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