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志刚说春秋_第5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9节 (第1/3页)

    路上被晋国和翟国盘查,等到了翟国都城,才发现已经晚了三秋。【】而狐偃发现的那个像勃鞮的人,其实并不是勃鞮。

    没办法,勃鞮只好灰溜溜回去了。

    吝啬的卫国人

    出门在外,按施耐庵老师的话说,那就是:免不得吃癞碗,睡死人床。

    可是对于这么一帮人来说,连死人床也没得睡了。想想看,二三十号人,不是两三号人,讨饭都不好讨,别说找免费房子睡了。

    那么,为什么没把这帮人饿死呢有两个原因。

    我们先看看地图,就能发现,从北翟到齐国,中间要经过山戎。北翟和山戎都属于半游牧半守牧国家,野地比较多,野兽比较多,重耳这帮人中多半都是练过的,钱没带,但是武器没少带,路上捉几只兔子杀几头野羊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

    再说,当初出来,只有一辆车,一辆车四匹马。实在没办法的时候,就只好杀马了。杀了两匹马,还有两匹可以撑着。

    总之就这么走,一路上尽管辛苦,没好吃没好住,寒冬腊月,正经的风餐露宿,但还算人多好办事,没饿死的没冻死的。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卫国的楚丘,过了卫国,就是齐国。

    卫国是什么样子一片苍凉,难见人烟。为什么这时候正好是卫国被山戎攻破之后,齐国帮他们重建都城不久,穷得一屁潦倒。

    重耳一帮人狼狈兮兮来到了楚丘城外,心说总算到了个有人的地方,说起来大家都是同姓,看在老祖宗的分上,怎么也该喂顿饱的,给个大通炕暖暖身子之类。

    一帮人高高兴兴就要进城,这时候,问题来了。

    重耳这一帮人一个个破衣烂衫,面带菜色,一看就不是些好人,再看更不是好人。更糟糕的是,兄弟们住在北翟十二年,穿着打扮都是北翟的,连口音都带着鬼子味道。再加上好些兄弟都是混血过的,看上去跟鬼子没啥两样。守门的兄弟一看,当时吓了一跳,心说奶奶的不是山戎鬼子又来了吧

    牛角号一吹,来了一个连的人马,基本上就算是城里的精英部队了。

    “你们,什么的干活”守城军士发问。弓箭手一旁伺候。

    兄弟几个一看,傻眼了。没干什么坏事啊,怎么这么对待我们虽说那时候还没有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但是远方来人都是要欢迎的啊,全世界都这个规矩啊,怎么卫国变了

    大家不理解,但是很快狐偃就想明白了,这不怪卫国人警惕性高,这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

    “臣,你跟他们说。”狐偃自己不敢说话,为什么自己长得本来就三分不像中国人,说话还带着羊sao味,别一开口就招来一顿箭,那就不合算了。为什么让胥臣说话胥臣这人语言能力强,会说好几国的周朝话,还带洛邑口音。

    胥臣,晋国公族,不过也是很远的公族,胥姓得姓祖先。胥臣这人学识广、见识多,曾经周游列国,性格温和礼让,与赵衰有几分相似。

    胥臣往前走了两步,清清嗓子,面带笑容,亲切地说:“兄弟们,别误会,我们是一家人。我们公子重耳不远万里,从晋国去齐国投奔齐侯,路过贵宝地,特地看望卫侯,叙叙同宗的情谊,发展两国业已存在的血浓于水的传统友谊。”

    胥臣是天生的外交官,说出话来一套一套,听得卫国守城官兵一愣一愣,心说你们不就一帮乞丐吗还什么传统友谊,什么血浓于水,不就想来混顿饭吃吗

    “你们说自己是晋国公子,可是看你们都不像中原人啊,谁知道你们是不是鬼子,想混到我们这里搞破坏”守城官兵的头目说话也没客气,他全家被鬼子杀害了,此时看见这帮假洋鬼子,心头就有气。

    胥臣还没说话,身后魏犨火了,直接蹿到了前面。

    “你奶奶的,怎么说话老子要是鬼子,还跟你们废话早就把你们都宰了。”魏犨说完,看见旁边有一块大石头,重有一百多斤,魏犨一把抱起来,抛向空中,足有七八丈高,石头落下来,正好砸在重耳的面前,砸了一个大坑,把重耳吓得脸色发白。

    所有人都吓了一跳,狐偃的脸色沉了下来,心说你这王八蛋,缺心眼啊。

    “老魏,你干什么有毛病啊。这要偏一点把公子给砸死了,大家也就不用去齐国了,也不用进城了,直接在这里集体自杀算了。”先轸没忍住,大声骂魏犨。所有人中,魏犨最服的就是先轸,被骂一通,自己也觉得错了。看见大家都瞪着他,连忙到重耳面前赔罪。

    “公子,我,我真不是故意的。”

    “行了,以后注意就行了。”重耳已经镇定下来,他是个大度的人,并没有责备魏犨。

    守城官兵看在眼里,倒有些震惊。首先震惊的是魏犨的力量,这样的大力士真能一个人把大伙都办了;其次是公子重耳的肚量,差点被砸死竟然没有发火。

    “你们先在城外等等,我们去给卫侯通报。”守城官兵的头目不知是被震慑了还是被感动了,竟然作出让步。至少有一点,现在大家相信城外这帮人确实是晋国公子重耳的人。

    这时候卫国是谁当国君卫文公姬毁,多糟糕的名字啊。

    卫文公正在宫里跟老婆织布呢,没办法,国家破败,总共没几个人,许多事情都要自己做。也正因为许多事情亲力亲为,卫文公知道稼穑艰难,持家不易,因此十分节俭。

    这个时候,有人来报,说是城外晋国公子重耳求见。

    “重耳我知道。他们多少人”文公问。

    “大概二三十个吧。”

    “精神状况好吗”

    “好像恶狼一般,看上去饿得够戗。”

    “那算了,不见,让他们走。”卫文公决定。

    上卿宁速在一旁劈柴,这个时候放下斧头。

    “主公,为什么不见重耳的名声不错啊,还是同宗,按规矩,咱们该接待啊。”宁速反对。

    “不是我不想见,也不是我不懂规矩,这二三十号人,还都是饿着肚子的,一旦来了,少则一两日,多则**天,要吃掉我们多少粮食老宁啊,我们自己过冬的粮食都不够啊。”反对无效。

    说来说去,人穷志短。吃饭都吃不饱的时候,谁还好客

    晋国人欲哭无泪啊。

    什么叫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原本满怀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