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志刚说春秋_第5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9节 (第3/3页)

耳叹了一口气,又回头看看那两匹马。没办法,杀马是不行的,还不知道前面的路有多远呢。

    介子推没有说话,走开了。

    重耳继续观察着,偶尔用刀在地上挖一挖,看看有没有蚯蚓之类的虫子。地很硬,挖了两下,失望地停下了。

    不多久,介子推又来了,手中捧着一个罐子,罐子里热气腾腾,壶叔烧的水开了。

    “终于有热水喝了。”重耳说,挺高兴。

    接过罐子,重耳大吃了一惊,罐子里不仅有热水,还有一块rou。rou不大,但确实是一块rou。

    “推,哪里来的rou”重耳惊喜,忙问介子推。

    “公子先吃,看味道怎么样。”介子推没有回答。

    一帮兄弟们采野菜回来,听说有rou,都凑过来,一边咽口水,一边看还有没有多的。

    重耳饿得发昏,看见rou都红了眼,当时也不再问了,一口把rou送进嘴里,尽管没油没盐没青菜,那一块rou吃起来那个香啊,那比小时候吃娘奶还要印象深刻啊。

    “真香啊,推,还有没有给大伙煮汤吃啊。”重耳这时候想起大伙来,忙问介子推。

    “没有了。”介子推说。

    “没有了这块哪里来的”重耳感到奇怪,这是块鲜rou啊,不可能是树上长的吧,是猪是羊是狗,总要有个载体吧

    “我看公子想吃rou,从我大腿上割了一块下来。”介子推说。

    重耳大吃一惊,这是真的再去看介子推的大腿,果然血红一片。

    “哇”重耳吐了,连汤带rou吐了一地。

    “哇哇哇哇”兄弟们都吐了。

    现在好了,都不饿了。

    那个场景,谁还有食欲

    一行人继续向东走,重耳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介子推。虽然大家都呕了,但是介子推的精神让所有人感动。

    这个故事就是“割股啖君”,正史没有记载,属民间传说。此后的寒食节与此有关,这里先记下。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不必去深究,无论真假,权且当真。对于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何必非要去证明它们的真伪呢

    有人说,介子推是割rou不是割股,其实,割rou也好割股也好,都是一样。如今,股市里被套股民割rou割股,祖师爷算起来就是介子推了。

    第六十八章齐桓公惨死

    齐国,传说中伟大的东方国家。

    傍晚时分,重耳一行终于从卫国到了齐国。

    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齐国人在各处修建了馆驿,专门接待各国来宾之用。所谓各国来宾,不仅仅是前来国事访问的官员,也包括政治避难的各国公子。所以,当重耳报上姓名的时候,他们所有人就获得了热情的招待,有rou吃有酒喝有房住还有热水澡。所有人,都有一种从地狱来到天堂的感觉,同时也都有一种土包子进城的感觉。

    第二天,有专车将重耳一行送到临淄。随后,齐桓公亲切接见,就有了第一部结尾处的那一段故事。

    重耳和他的弟兄们谢绝了齐桓公提供的职位,因为他们的目的是有朝一日回到晋国,而不是在齐国打工。

    而狐偃为每个人分配了任务,要全面学习齐国的治国方略,为今后治理晋国做准备。基本上,重耳的这套班子可以命名为“留齐派”。那么,我们也就可以期待,管仲的治国方略将会有一天在晋国大放异彩。

    现在,让重耳的兄弟们休息一阵,我们把齐桓公的故事作个交代。

    孝子和忠臣

    晋国人到齐国的第二年,也就是齐桓公四十三年前643年,齐桓公病倒了,病得很重。

    最高领导人病了,而且病得要死了。这个时候,一定会有人有想法。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关键是,有想法的人不要太多。如果只有一个人,那就万事大吉,如果超过了两个,那就麻烦多多。

    糟糕的是,这个时候齐国有五个人有想法。哪五个人

    原来,齐桓公六个如夫人生了六个儿子,分别是:大卫姬的儿子公子无亏、小卫姬的儿子公子元、郑姬的儿子公子昭、葛赢的儿子公子潘、密姬的儿子公子商人和宋华子的儿子公子雍。六个公子中,只有公子雍出身卑微些,安分守己。

    虽说公子昭被宣布为太子,但是五大公子各有各的拥趸,实力不相上下,谁也不服谁。这种现象被称为结党。

    公子昭的人马被称为太子党,其余四大公子都属于公子党。

    易牙和竖貂都是公子无亏的死党,公子开方竟然没有跟大小卫姬合作,反而与公子潘混在一起,据说是在国家大妓院一起嫖娼结下的友谊。

    说起来,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齐桓公身上。从一开始,他就很犹豫,尽管接受管仲的建议立了公子昭,却一直觉得老大无亏好像更合适。原本,自己到了暮年,就应该把儿子们都安排好,该赶走的赶走,该任命为大夫的任命为大夫,该杀的也不要客气。可是桓公没这样,他还在犹豫,甚至还曾经在喝多了的时候,答应易牙和竖貂改立无亏。

    齐国这叫一个乱,也难怪人人有想法。

    听说老爹病重,公子们纷纷表示孝心,每天不来看个两三趟就觉得对不住自己。其实,他们不是来看爹的病怎么样,而是来看爹死了没有。

    气氛很紧张,空气里似乎都弥漫着杀气。

    磨刀、喂马,这是兄弟五个的主要家庭作业。

    现在不是枕戈待旦,而是枕戈待死谁死爹死。

    谁最先知道爹的死讯,谁就能够最早召集卿大夫大会,谁就能够第一时间占据朝廷,谁就可以第一个宣布自己是接班人。

    第一个树起大旗的人,往往能够召集到更多的人。

    所以,信息很重要。

    到了这个时候,谁能够掌握第一手信息,谁就占据主动。

    谁能掌握第一手信息呢易牙和竖貂,这两个齐桓公眼中的大忠臣。

    在齐桓公的身边,是易牙和竖貂。易牙是卫队指挥,竖貂是后宫的总管,也就是大内总管。这种时候,就连会讲黄段子的开方也无法接近齐桓公了。

    “仲父,仲父。”齐桓公病得不轻,有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喊管仲的名字。易牙和竖貂知道,齐桓公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