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5节 (第2/3页)
。”狐偃紧紧握住公孙固的手,真是个好兄弟。 其实,不用公孙固提醒,狐偃也不会让重耳留在宋国,他知道必须去楚国。如今公孙固不仅说出来了,而且建议他们去宋国的敌国楚国,可见此人心胸多么坦荡。 血浓于水靠不住 一支车队,从宋国进入郑国。 重耳接受了狐偃的意见,对宋襄公的慷慨赠予,车收下,老婆和庄园婉拒了。宋襄公又赠送了盘缠和食物,派公孙固送他们出宋国。 “好人哪,真是好人哪。”离开宋国的时候,大家都对宋襄公心存感激。 春秋时候这点好,即便两国是敌国,边境是开放的。 荥阳,郑国首都。 还是老一套,重耳派胥臣前去通报。这一次,找到了上卿叔詹。于是,叔詹去见郑文公。郑文公,郑厉公公子突的儿子,楚成王的妹夫,死心塌地投靠楚国,除了楚国,谁也不鸟。 “主公,晋国公子重耳求见。” “重耳不见。”郑文公拒绝。 “主公,最好还是见见吧。一来,大家都是姬姓国家,五百年前是一家。二来,俗话说:同姓不藩。重耳老妈也姓姬,可是重耳活到现在好好的,不一般啊。三来,重耳手下都是能人,狐偃、赵衰、狐射姑放在哪里都是做上卿的材料。这么说吧,趁现在他们落魄,拉拢拉拢他们,今后有好处啊。”叔詹劝说。真是好眼力。 “不见,就是不见。”郑文公就是不见,有楚国做后台了,还怕谁 “那,既然这样,那就杀了他们,免得今后来报复我们。” “切,怕他们别逗了,还不知道他们死在哪里呢。”郑文公说完,自己先走了。 叔詹没办法了。 从卫国的宁速、曹国的僖负羁、宋国的公孙固,到郑国的叔詹。其实,到哪里都有人才,关键看你用不用而已。 卫国、曹国、郑国,三个同姓国家,两个闭门羹,一个偷窥。反而是异姓国家宋国热情招待,重耳哭笑不得。 看来,老爹狂灭同姓国家是有道理的,这年头血浓于水是靠不住的。 什么是靠得住的什么都靠不住。 重耳一行离开郑国,前往此行的目的地楚国。 楚国人会欢迎他们吗每个人心里都没有把握,都在打鼓。从情理上说,楚国人没有欢迎他们的理由。首先,他们是晋国人,晋国是北方大国,楚国迟早要面对的敌人。其次,他们从齐国和宋国来,而这两个国家都是楚国的敌人。 “舅舅,楚王会欢迎我们吗”快进入楚国的时候,重耳问狐偃。 “当然。” “为什么”重耳急切地想知道。 “因为他需要朋友。整个天下,他没有朋友,要么是敌人,要么是马仔。” “可是,如果有朝一日我们回到晋国,一定会是他的对手。”重耳觉得狐偃说得有道理,可是这个道理很容易就变成没有道理。 “对了,楚王还需要对手。齐桓公死后,天下已经没有楚国的对手。就像武林高手,没有对手是很痛苦的,因此他也需要对手。” “可是,楚王很没有诚信,他会不会像对付宋公一样对付我们”重耳觉得狐偃说得确实有道理,可是,他还是担心。 “不会,楚王是个英雄,英雄爱英雄。宋公这个人假仁假义,楚王偏要戏弄他而已。以楚国的力量,难道还要用那样的办法对付宋国吗” “舅舅,你这么说,我放心了。”重耳说。其实,他还是不放心。 重耳不知道,狐偃其实也不放心。说是那么说,心里还是在打鼓。 阳光明媚,为什么还是阳光明媚 齐国和宋国都是阳光明媚,楚国为什么不可以阳光明媚 进入楚国,迎面一支楚**队。 “前面来的可是晋国公子重耳”为首的楚**官大声问道。 “正是。”重耳亲自回话。 “奉大王之命,在此专候。” 要说人家楚国那真是没得说,重耳在各国的一举一动都已经被掌握得一清二楚。重耳还没有到楚国,楚国就已经派人来接了。 好事坏事 没人知道,事到如今,龙潭虎xue也只能闯了。 楚成王,十岁登基,到成王三十五年,已经四十五岁。在令尹子文的辅佐下,领导楚国从强大走向更强大。 灭弦、灭英,伐郑、许、随、黄、徐、宋,成王这些年里不仅在扩张,而且在与中原国家的战争中占尽上风。郑国第一个投诚,自愿称臣,连鲁国这样的国家都老老实实前来进贡。 不过,成王的成就感并不是很强,因为说来说去,楚国还是个南蛮子,天下诸侯对他们是害怕而不是心悦诚服。 所以,成王决定体现一些大国风范出来,也搞搞主旋律的东西。他也热情接待全世界的来宾,包括把齐桓公的七个儿子一口气都任命为上大夫;他还放下架子参加一些中原诸侯的活动,包括宋国第一次的宋楚齐三国峰会。 可是,他还是很郁闷,他还是觉得自己并没有融入主流社会中。与此同时,他还有一种寂寞的感觉,放眼天下,没有敌手的感觉是很不爽的。 正因为如此,当他知道公子重耳要来了,他很高兴,因为他知道重耳和他的团队具有很高的声望。 “或许,重耳就是我在等待的朋友,或者对手。”成王想。正因为如此,他决定给重耳一个朋友的礼遇。 郢,楚国首都。 楚国举行建国以来最隆重的国宴。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国宴按照周礼举行。对于南蛮楚国来说,这等于是纡尊降贵。即便是前段时间郑文公前来,也没有享受到这样的待遇。那么,这次是谁来谁有这么大的面子齐孝公还是鲁僖公 当人们知道这个场面是为晋国的落魄公子重耳准备的时候,人们感到惊讶和不理解。 好在楚成王不用去管别人理不理解。 问题是,重耳感到有些恐惧。 “怎么办太隆重了,我不敢去啊。”重耳真是有些害怕,他怕自己举止不当,反而招致祸患。 “公子,想想看,我们流亡这么长时间,小国都不鸟我们,何况大国如今楚王这样看得起,那没有别的解释,一定是天意了。所以,别怕,不要辞让。”老师赵衰给重耳壮胆。赵衰通常很少发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