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6节 (第2/3页)
是公子圉的姥姥家。姥姥家没了,公子圉就感觉有些不妙。于是,跟老婆商量。 “老婆啊,姥姥家没了,我什么依靠也没有了。现在我在这里,家里有一帮弟弟,老爷子身体又不好,说不准哪一天老爷子一蹬腿,谁还会等我回去继位啊我看,我必须趁着老爷子没死,从这里逃回去。怎么样跟我走吧。”公子圉动了逃跑的念头,动员老婆一块跑。 老婆想了想,说:“你是晋国太子,在这里当人质确实不那么合适。秦侯让我嫁给你呢,是想拴住你的心。如今你要跑,我不拦你,但是也不跟你跑。” 老婆挺有原则,公子圉不管这些了,第二天就跑回了晋国。 晋惠公一看,大儿子回来了,那就接着当太子吧。 就这样,晋惠公死后,怀公继任。 第二个坏消息呢 胥臣沉默了半天不敢说,最后忍不住了,对狐毛狐偃说了:“两个舅舅,节哀顺变啊。” 一句话,大家知道,狐突没了。 按理说,这一年重耳三十五岁,狐偃五十六岁,狐突怎么也八十多岁了。俗话说:人活七十古来稀。狐突八十岁上去世,那就算喜丧了,死得其所了,没什么好悲伤的。 可是,狐突的死法有问题。 怀公继位,发现没几个大臣尿自己这壶,他感到一种空前的危机。他知道,很多人在等待着重耳回来。怎么办 怀公下令:凡是家里面有人跟重耳流亡的,限期内召回,否则,杀无赦。 命令下来,根本没人鸟他。 怀公很恼火,派人把狐突给找来了。 算一算辈分,怀公的爹是狐突的外孙,看见狐突,怀公该叫老姥爷。可是,如今关系到自己的宝座,什么姥爷不姥爷的。 “老爷子,把你两个儿子召回来,我就放了你。”怀公连客气话都没说一句,上来就威胁。 狐突心想:“你个臭王八蛋,没有我就没有你,你这么凶干什么” 老爷子也不客气,直接给顶回去了:“当爹的要教给儿子忠诚,如今他们跟着你伯父这么多年了,我不能叫他们回来。你滥用yin威,找人过错。来吧,杀我吧。” 怀公还真下了手,把亲爹的亲姥爷给杀了。当初献公也就杀到爷爷辈,如今怀公又提高了一辈。 听到这里,狐毛狐偃兄弟两个捶胸顿足,抱头痛哭,大家看了,忍不住都落下泪来。 “该死的公子圉,我不杀他,誓不为人。”重耳发了毒誓,姥爷横死,他也伤心落泪。 后人为纪念狐突,在今山西武乡县马鞍山为他修庙,因此,马鞍山又名狐突山。 那么,好消息呢 好消息是秦穆公决定请重耳去秦国,帮助重耳回晋国。 原来,公子圉的逃走让秦穆公十分恼火,大家一商量,认为应该扶立重耳。如今晋惠公死了,又听说重耳在楚国,因此决定派公孙枝前来迎请。恰好胥臣到了秦国,求见秦穆公,因此,秦穆公让他先回来报信,公孙枝随后就到。 大利好啊。 所有人都欢呼起来,终于有希望了。 楚成王虽然对大家不错,但是晋楚不交界,要帮也是有心无力。秦国就不一样了,只要秦国肯帮忙,事情就成功了八成。 当天,重耳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了楚成王。 “太好了,我为你们高兴啊。”楚成王也高兴,他很高兴自己有重耳这个朋友,现在,他知道自己很快会有重耳这个敌手了。 楚成王下令:厚礼欢送。 臣回来了,成得臣。 成得臣获得了楚成王的单独接见,告诉他两个好消息。当然,楚成王不可能让他挑选先说哪一个。 “第一个好消息,即日起,你接任令尹。”楚成王宣布第一个好消息,成得臣谢恩。 “第二个好消息,秦国决定帮助重耳复国,过几天我们就可以欢送他们了。”楚成王宣布第二个好消息,从内心里,他觉得这是个好消息。 对于成得臣来说,如果说第一个是天大的好消息,那么第二个就是天大的坏消息。 “大王,不能放重耳走,将来他们一定是我们的劲敌。”成得臣有些急了,他知道放重耳走就是放虎归山。 “不,如果将来晋国击败我们,那只能说是我们自己不努力。重耳这样的人,谦恭但是不谄媚,机敏但是不卖弄,大气但是不鲁莽,再加上狐偃、赵衰和狐射姑辅佐,真是一个完美的团队,老天都会帮助他们,我怎么能害他们”说来说去,楚成王是英雄爱英雄。 “那,如果放他走,我请求把狐偃留下来,我情愿让出令尹给他,也不能让他辅佐重耳。”成得臣再提要求。 “不。”楚成王摇摇头,他知道,成得臣永远也不能理解他的想法。 来到秦国 十月,重耳一行来到了秦国。 秦穆公给了重耳热烈的欢迎,国宴招待。不过,给的礼节为“五献”。也就是说,以公子的礼节招待重耳。 秦国人应该说是很热情的,公孙枝经常来看望大家,秦穆公的夫人穆姬也时常派人来问候弟弟。与此同时,狐偃、赵衰等人和蹇叔、百里奚也都打得火热,相互之间十分敬重。 秦穆公和重耳数次亲切交谈,就当前的国际形势交换意见。但是,对于重耳今后的地位问题,秦穆公避而不谈。重耳根据狐偃的建议,也闭口不谈。 为什么两个人都不谈这个最实质的问题呢 秦穆公在观察,因为有了晋惠公和晋怀公的前车之鉴,他要认真考察重耳,看看这个是不是也那么差劲。 重耳呢因为晋惠公刚死,尽管那不是个好鸟,毕竟也是晋国国君,这个时候提回国夺位,就显得很不道义。所以,秦穆公不提,他也不提。 秦穆公怎样考察重耳呢 秦穆公打听了一下,在北翟,北翟国主给了重耳一个老婆;在齐国,齐桓公给了重耳一个老婆;在宋国,宋襄公准备给重耳三个老婆,结果重耳没要;在楚国,楚成王给了四个女人伺候重耳,不算老婆,重耳走的时候把她们都留在了楚国。 “好,我给他五个老婆。”秦穆公决定要比所有人给的都多,那年头也时兴攀比。 秦穆公找了五个宗族女子,也就是公族女子,一块给重耳送过去了。也不说是嫁给他,总之是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