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志刚说春秋_第7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3节 (第2/3页)

犨让手下把自己的胸用白布缠好,然后忍着剧痛,若无其事在赵衰面前表演。

    只有一样,魏犨以为自己忽悠了赵衰,其实,赵衰根本没有被忽悠,他之所以磨蹭了一阵才来,就是给先轸通风报信的时间。

    又坚持了原则,又不给别人留下把柄,赵衰也算是个老油条了。

    中军大帐,元帅先轸主持宣判大会。

    “查,颠颉违抗军令,伙同魏犨烧毁僖负羁家,该当何罪先元帅大声喝问。

    “报元帅,死罪。司马赵衰答道。

    “推出,斩首示众。先轸发令,颠颉还要辩解,刀斧手根本不给机会,直接推出辕门,”咔嚓一声,脑袋落地,就挂在辕门示众。

    大将违令,照杀不误,这叫做“做法,也就是杀一个人来明正法令。后来打仗,经常有主帅出师之前故意找人”做法,就是源于此处。

    “魏犨,饮酒大醉,在不知情情况下协同犯法,该当何罪先轸问,算是直接给开脱了。

    记大过错。

    内部警告错。

    通报批评错。

    双规错。

    “报元帅,革职。赵衰答道。那年头,还没内部警告、记大过之类的说法。

    “魏犨,革去军中一切职务,戴罪立功之后另行考虑。此外,为严肃法令,禁闭十五天。先轸下令。禁闭十五天实际上是给他养伤时间。

    魏犨被带走关禁闭去了,晋文公戎右的位置由舟之侨出任。

    此外,僖负羁已死,晋文公下令僖负羁幸存的家人移民晋国,任命僖负羁的儿子为晋国大夫。杀了颠颉,晋文公让颠颉的儿子做了大夫,也算对颠颉有个交代。

    第八十三章退避三舍

    这边拿下了曹国,那一边宋国已经十分危急,宋国特使门尹般前来告急,说是楚军攻势凶猛,睢阳危在旦夕,请晋军火速增援。

    宋国危急,救还是不救怎么救

    “如果不救宋国,听任宋国被攻破,那我们此前的一切都是白做;如果救,我又担心秦国和齐国不肯和我们一同对抗楚国。各位,有什么好办法晋文公有些发愁,他甚至考虑是不是跟楚国人讲和。

    赵衰没有说话,打仗的事情,他并不是太内行。

    “主公,据我所知,宋国人的防守十分牢固,虽然看似危急,其实再顶一个月也没有问题。至于秦国和齐国的问题,我也考虑过了。这样,让宋国人直接去找秦国和齐国,请他们劝说楚国退军。与此同时,我们把曹国和卫国的土地分给宋国一部分,激怒楚国人。那么,楚国人一定会拒绝秦国和齐国的调解,得罪他们。那时候,我们三国就可以紧密联合了。元帅先轸把整套方案说了出来。

    “舅舅,你看呢晋文公又问狐偃。

    “哈哈,先元帅已经比我高明了,听元帅的吧。狐偃笑道。对于先轸,他一直看好,如今先轸的表现比他预料的还好

    成得臣

    一切都在晋国人的掌握之中。

    宋国人向秦国和齐国送去了礼物,请他们调解与楚国人之间的关系,而他们的调解受到了楚成王的断然拒绝。

    大家都是大国,开个口也不容易,既然不给面子,就干一场。

    于是,秦齐两国主动向晋国表示,大家一起干楚国佬。

    战争的乌云正一步步逼近。

    很快,楚成王得知晋齐秦成为紧密型合作关系之后,他发觉自己上当了。进而,楚成王感到自从晋军出动之后,似乎每一步都被晋国人掌握主动,楚军在战略上完全被动,被晋国人牵着鼻子走。

    “这仗已经没法打了。楚成王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这个结论得到蒍吕臣的支持之后,楚成王果断作出决定:全线撤军。

    楚成王派人分赴谷地和睢阳,命令戍守谷地的申叔时撤军,自然,公子雍和易牙也跟随撤回。命令成得臣撤军,命令见于左传:“无从晋师。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艰难险阻,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天假以年,而除其害。天子所置,其可废乎军志曰:允当则归。暞又曰:知难而退。暞又曰:有德不可敌。暞此三者志,晋之谓矣。

    什么意思大意是说晋文公德才兼备,还有上天的帮助,别跟他对抗。

    注意,“艰难险阻和”知难而退这两个成语的出处就在这里。

    申叔时得到命令,当天撤军,他早就想走了。

    成得臣呢

    “撤军无条件撤军这不等于把曹卫白白送给了晋国人这不成了楚国历史上最丢人的一次出征成得臣这火就大了,他骂了出来。可是,他不敢骂楚成王,他只好骂楚成王身边的人,基本上,他骂的就是蒍吕臣了。”这一定是jianian佞之人嫉妒我,不愿意看到我立功,该杀的小人,我一定要灭了晋军,给他看看什么叫马王爷三只眼。

    于是,成得臣拒不撤军,他派伯棼音焚向楚成王请战。

    伯棼,姓斗名椒字子越,因此又叫斗椒或者斗越椒,他是斗伯比的孙子,子文的侄子。为什么这里要介绍他,因为后面有他的故事,“狼子野心这个成语与他有关。

    伯棼是这样代表成得臣请战的:“非敢必有功也,愿以间谗佞之口。左传意思是打败晋国人是次要的,关键要给谗佞小人看看。

    楚成王很不高兴,非常不高兴,左传的话叫做“王怒。

    楚成王实在是不愿意跟晋国直接对抗,可是,成得臣拥兵自重,不肯撤军,楚成王也不愿意搞得太僵。

    “好,既然你不见棺材不落泪,那你就打。楚成王一咬牙一跺脚,批准了成得臣的请战。

    按理说,面对第一强劲的对手,应该全军出动,可是,楚成王不肯把自己的部队全部给成得臣。给了多少左传记载:“惟西广、东宫与若敖之六卒实从之。

    西广,楚军的右军;东宫,太子的部队;若敖之六卒,成得臣的族兵。

    基本上可以这样判断,西广部队和若敖部队一直跟随成得臣攻打睢阳,现在楚成王把东宫的部队给了成得臣。也就是说,现在成得臣用来对抗晋国的部队,实际上只占楚军的一半强。

    成得臣用若敖六卒的一百八十乘战车为中军,子西斗宜申率领西广部队为左军,子上斗勃率领东宫、陈国和蔡**队为右军。

    现在,箭在弦上,不打也不行了。

    将计就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