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6节 (第1/3页)
人,可是,忽悠诸侯这样的事情还是第一次干,有把握吗他不怕忽悠不成,被秦国人砍了吗 “忽悠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忽悠自己。【】如果被秦国人砍了,那我不就是忽悠了自己吗那不是死得很值吗在忽悠秦国之前,烛之武先这样忽悠自己。 结巴老头忽悠秦国人 当天晚上,烛之武出了城,一步一颠,直奔秦军大营而去。 秦穆公正和百里奚、公孙枝等人研讨攻城策略,突然守营军士来报,说是捉了一个郑国jianian细,该jianian细口口声声说有大事要找秦伯。 jianian细被押了上来,秦穆公一看,什么jianian细,就一个干瘦老头。不用说了,就是烛之武。 “你是干什么的到我军大营来干什么秦穆公喝问。 “我是郑、郑、郑伯干瘦老头说。秦穆公一听,什么,你是郑伯你是郑伯他爹还差不多,刚要发话,谁知老头刚才的话没说完,接着说:”派、派来的使臣,我叫烛、烛之武。 这个大喘气,一下子把秦穆公等人都给逗乐了。 “你连话都说不利索,还当使者秦穆公笑着问。 “我说话不利、利索,可是我心眼利、利索。不像君侯您,说话利、利索,可是缺心眼。烛之武结结巴巴,竟然开骂秦穆公。看来,当年宁戚的套路大家都学到了。 秦穆公一愣,勃然大怒,这个结巴老头竟然敢羞辱自己。 “你活、活腻了,我杀、杀了你。秦穆公一急,把自己也给急结巴了。旁边人看了想笑,又不敢笑。 百里奚在一旁看着,他知道这个老头一定不是个寻常人,一个结巴老头,孤身一人,半夜来骂秦穆公,一定有他不可告人的秘密。 “烛之武,你说我家主公缺心眼,有什么证据百里奚问。 烛之武结结巴巴,开始了一次历史上著名的忽悠,为阅读方便,不再用结巴语言:“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一定会被灭掉。可是秦国和郑国之间隔着晋国,所以郑国一定被晋国吞并,秦国不过是个抬轿的角色。晋国更加强大了,对秦国是好事吗晋国下一步一定会吞并秦国。别以为你们对晋国有恩,这年头流行白眼狼。你们还记得晋惠公父子吗晋国人都是忘恩负义的,楚王当初对晋国人多好,落得个被晋国人骑在脖子上拉屎的结果。秦伯啊,你是被人家卖了还给人家做广告啊,你不缺心眼,谁缺心眼 一番话,说得秦国君臣目瞪口呆。 “我靠,这话虽然结巴,可是理不结巴呀,我们还真是缺心眼啊。秦穆公和百里奚几个倒吸一口凉气,庆幸在这样一个没有月光的晚上遇上了这样一个明白人。 烛之武一看,自己这番话挺管用,于是又加了几句话:“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左传意思是:如果放弃攻打郑国,那么郑国可以作为贵国东道上的主人,今后贵国使者来往,我们也能提供食宿什么的,对你们不是也没有坏处吗 “东道主这个词,这个如今被用烂了的词,就来自这里。 紧急磋商,秦国君臣紧急磋商之后,决定明天早晨就撤军,去他妈的战略合作伙伴。秦穆公还不过瘾,他觉得不仅不能攻打郑国,而且要保卫郑国。于是,秦穆公命令杞子、逢孙、杨孙三员大将率两千士卒,协同郑国守城,就算是秦国志愿军。 “老、老师,跟我回秦国、国吧。秦穆公盛情邀请烛之武,称他为老师,别的没学到,先把结巴学到了。 “等、等到祖国安定了,我还没、没有死的话,我一定去。烛之武婉拒了秦穆公的邀请。 结巴老头忽悠晋国 晋军大营。 秦军私自撤军的消息传来,晋文公君臣先是惊讶,后是愤怒。 “该死的秦伯,被一个结巴老头给忽悠了,缺心眼啊。主公,秦国撤军,士兵一定急于回家,我们从后追杀,一定大胜。狐偃气得差点吐血,一辈子忽悠人,这回被这缺心眼的给忽悠了。 元帅先轸以下,包括赵衰在内,一致要求追杀秦国人。 晋文公沉吟片刻,缓缓说道:“算了,如果没有秦伯,哪里有我们的今天他们也就是缺心眼罢了,没有恶劣到该被追杀的地步。 有恩必报,晋文公是个厚道人。 现在,盟军跑了,是继续打,还是也撤军,商量了一阵,没有结果。晋文公的意思,撤军算了,可是大家都觉得就这样撤军太没面子,何况不用秦军,晋军也能拿下郑国。 谁都没有想到的是,结巴老头能忽悠走秦国人,同样也能忽悠走晋国人。 又是夜里,又是没有月光,又是一个结巴老头,又是被晋军守营军士捉到了主帅大营。一句话,又是烛之武来了。 “你是什么人晋文公喝问。 “我是郑、郑、郑伯烛之武又搞了一次大喘气,这次把晋国人也给乐得够呛。这是烛之武的固定套路,他有很多类似这样的套路,通常都能把正常人忽悠得晕头转向。 气氛轻松了,说话也就好说多了。 “你是怎么把秦国人忽悠走的狐偃问,他很感兴趣。 “我跟他们说,郑国准备接、接受晋国的条、条件了,你们在这里是多余、余的。所以,他们就走、走了。烛之武说。 “什么条件我们有什么条件狐偃挺奇怪,他自己都不知道晋国有什么条件。 “我听、听说公子兰在晋侯身、身边,晋侯攻打郑国就是想让公子兰回来继、继位。我家主公愿意听、听从贵国的命令,立公子兰为太、太子,今后世世代代跟着晋国干、干。话虽结巴,理却不结巴。 公子兰是谁郑文公的儿子,当初被郑文公从郑国赶到了晋国,晋文公很喜欢他,把他带在自己的身边。此次攻打郑国,确实有让公子兰取代郑文公的意思。而公子兰拒绝随同晋军来攻打郑国,他说不管怎样都不应当攻打自己的祖国,因此他留在了晋国边界。而正因为这样,晋文公更喜欢他了。 大家都看着晋文公,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台阶,如果要撤军,没有比这更好的台阶了。 “好,就这么办、办了。晋文公表态了,也学到了烛之武的结巴。 第二天,郑国派出石甲父、侯宣多两个大夫随同晋军前往晋国,迎请公子兰回国。 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