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6节 (第2/3页)
大会议。 对面楚军阵地,楚共王站在巢车上观察晋军,身边就是伯州犁。什么是巢车就是类似鸟巢的车,特点是高而且有屏蔽,就是用来观察敌军的。 在这里,楚共王和伯州犁进行了一段历史上十分著名的对话,伯州犁就像一个专业的解说员来讲解对面大营中的每一个行动,而楚共王依然像记者一样提问题,不过这次不是小报,是大报,因为问题很专业。 “晋军营中车马往来,在做什么楚共王问。 “召集军官。 “都到了中军大帐,干什么 “开前敌会议。 伴随着伯州犁的精彩解说,我们还是把镜头转移到晋军大营,看看晋国人的作战程序吧。 楚国人已经逼到了眼前,对于晋国人来说,第一个要讨论的问题就是出战还是稳守。 “楚国人军心浮躁,我们只需要固守三天,他们就会撤退,到时候我们的盟军也到了,我们正好包围他们,必然获得完胜。主帅栾书首先定了调,说句公平话,栾书的战略万无一失,确实是个好办法。 按理说,主帅定了调,而且是个好调,别人通常就不说话了。可是,三郤并不买账。 “不好,我们应该立即出击。楚国人有六大缺陷,第一,两大主将子重和子反严重不和;第二,楚王的亲兵还是庄王时候的人马,都是老弱;第三,郑**队的阵形很不齐整;第四,楚军几乎就没有阵形;第五,月末作战,他们却在没有月亮的晚上出动;第六,楚军非常喧嚣,各自为战,而大家都在向后面看,显然是找逃跑的路线。他们有这六大缺陷,我们难道不能战胜他们吗郤至说话了,一点不给栾书面子。 虽然大家都有点讨厌三郤,但郤至这番话是说得有道理的,大家忍不住点头。 “说得有理,栾元帅,跟楚国人决战吧。晋厉公决定听从郤至的建议。 栾书很不愿意这个时候跟楚国人决战,他觉得没有把握。可是晋厉公都发话了,就这么顶回去是不合适的。不过,栾书有理由。 “主公,就算郤至说得有理,可是楚军太逼近我们的大营,我们根本没有列阵的余地了。栾书说。这倒是个现实的问题。 大家都没话说了。 “这一定是伯州犁出的主意。荀偃忍不住说了出来。他和伯州犁是朋友,知道伯州犁的才能。 就在大家都傻眼的时候,有一个人想到了办法。谁士匄音盖。 士匄是下军大夫,级别不高,因此站得靠后,这个时候走上前来。 “元帅,我有办法。我们在大营里把灶平了,帐篷拆掉,不就腾出地方来了然后拆掉营门,就可以冲锋了。老天爷就是让晋国来抗衡楚国的,我们怕他们干啥。士匄的主意一出,现场一片哗然,太聪明了。 晋厉公点点头,表示同意。郤至笑了,他很开心。栾书的脸色变得很难看,他瞪了士匄一眼,心说:“要说这小子缺心眼呢,他的主意还挺正;要说这小子聪明呢,可是他怎么一点眼力也没有 大家没有注意到,在他们赞叹不已的时候,一个人愤怒了,这个人脸涨得通红,顺手抄起一把大戟来。 “兔崽子,大人们说国家大事,你懂个屁,我叫你胡说八道。这人说着,举起大戟来就要刺士匄。 谁这么嚣张士燮,士匄他爹。 士燮知道,当两派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最好不要发言,只要发言,一定会得罪人的。 还好,大家把士燮的长戟夺了下来,士匄远远地躲到了一边。 苗贲皇若有所思,自言自语:“老到,老到。自我保护意识超强啊。 “就按士匄的方法,准备战斗。晋厉公下了最后的命令。 现在,再把镜头拉到楚军大营的巢车上,依然是楚共王和伯州犁两人在对话。 楚共王:“张幕矣。他们张开了帐幕。 伯州犁:“虔卜于先君也。这是在他们先君灵位前祈祷和占卜。 楚共王:“彻幕矣。他们又把帐幕拆了。 伯州犁:“将发命也。这是准备发布命令。 楚共王:“甚嚣,且尘上矣。那里非常喧闹,而且尘土飞扬。 “甚嚣尘上,这个成语来自这里。 伯州犁:“将塞井夷灶而为行也。这是填井平灶,看来,他们将在那里列阵了。 楚共王:“皆乘矣,左右执兵而下矣。都上车了,但是车上的战士又都下车了。 伯州犁:“听誓也。听取军令。 楚共王:“战乎他们准备打吗 伯州犁:“未可知也。现在还说不准。 楚共王:“乘而左右皆下矣。又上车了,又下车了。 伯州犁:“战祷也。这是在作战斗前的祈祷。 除了这些看得到的,伯州犁还把晋厉公亲军的情况作了详细汇报。 有了伯州犁,楚共王对于晋军的一举一动都很清楚了。 晋国叛徒在楚军大放异彩,楚国叛徒在晋国就没有表现吗答案是否定的。 苗贲皇也没有闲着,他也在晋厉公的身边介绍楚军的情况。在详细介绍了楚共王亲军的情况之后,苗贲皇还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建议。 “主公,楚军一向是把精兵强将集中在中军的。我们不妨以精兵攻击他们的左右两军,然后三面合围他们的中军。这样,他们一定会大败。苗贲皇的建议非常好,当初先轸就是这样做的。 “大家怎么看晋厉公问。 “嗯,好主意。栾书表示赞同。 主意是个好主意,而且主帅都赞同了,按理说应该没有人反对。可是,郤至又说话了。 “我看不好,我看应该集中优势兵力攻击对方中军,派少量部队拖住对方左右两军。为什么这样首先,子重与子反有仇,所以他一定不愿意增援中军。而子辛缺乏作战经验,更不敢轻举妄动;第二,楚军中军号称精锐,实际上是些老弱病残,再加上郑**队也在中军,指挥混乱,反而降低战斗力。 别说,郤至的分析也有道理。 总的来说,栾书的打法稳重,郤至的打法激进,二者都有可取之处。如果是晋文公,一定按栾书的策略。可是,晋厉公年轻气盛,他觉得郤至的办法更好。 “好,就按郤至的建议。晋灵公定了调。 郤至得意地笑了,他没有注意到,栾书狠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