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0节 (第1/3页)
可恨了,要不,先办了他”荀偃有点气糊涂了,要杀韩厥。【】 “别介,咱们找人动手不就是怕坏了自己的名声吗这要是无缘无故把韩厥给杀了,那不也是坏名声这老油条人缘好着呢,咱们还是想别的办法吧。”栾书当即否决了,骨子里,他是个不愿意滥杀无辜的人。 胥童的命运 背黑锅这个事情,做不好,就是替罪羊;做好了,就是见义勇为。 俗话说:当小弟的最高境界,就是为老大背黑锅。 这个黑锅,有人不愿意背,有人却要抢着背。 “元帅,让我去吧。”程滑,一个比下大夫还低一级的小官主动请缨了。他看到了机会,因此不在乎背黑锅。 栾书有些犹豫,有人愿意背黑锅是好事,可是,这么重的黑锅,程滑实际上是背不起来的。倘若是韩厥杀了厉公,史官的记载是“韩厥弑厉公”,如果是程滑杀厉公,史官的记载将会是“栾书、韩偃弑厉公”或者“栾书、韩偃使程滑弑厉公”。 “程滑愿意去,可是他级别太低了,现在提拔又来不及,你看怎么办”栾书找荀偃来商量。 “是啊,他不行。”果然,荀偃也觉得不合适。 “可是,除了他,别人也不愿意干啊。要不,咱们干脆把主公给放了,跟他订立一个不秋后算账的盟约。”栾书有点动摇了。 “元帅,千万别。要不就别抓,抓了就别放,放了就等于等死啊。要实在不行,程滑就程滑吧。”在这个问题上,荀偃比栾书要坚定。 商量半天,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让程滑去杀,总比自己动手强些。 “那就他吧。胥童呢要不要也顺便办了”栾书问。 “元帅您觉得呢”荀偃把球踢回来,他不是一个喜欢负责任的人。 栾书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栾书和荀偃召开了一个八卿会议。当然,实际上只有五卿。 “各位,今天,我们讨论一下胥童的问题。”栾书开门见山,其实没什么好讨论的,什么都定了。 “我的问题我有什么问题我没有问题啊。”胥童很害怕,自从厉公被扣押,他就一直很害怕。不过,他显然没有长鱼矫的胆略,还心存侥幸。 “你害死了三郤,虽然他们有错,但是罪不至死,都是你在挑拨离间,公报私仇。”栾书很严肃地说。想来想去,也只有这顶帽子能扣到胥童的头上。 “开玩笑吧郤至里通外国不是你揭发的吗” “开什么玩笑我是据实揭发,你是挑拨离间,事是同一个事,动机完全不同。”栾书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动机这东西说起来,谁说得清楚 “你,你血口喷人” “胥童,你不仅害了三郤,还要害栾元帅和我,你罪大恶极,还要狡辩”荀偃也站了起来。 韩厥没有说话,他回想起当年赵盾驱逐胥甲以及郤缺把胥克打成神经病的那两次会议,这简直就是那两次的翻版。 “同样的事情竟然发生在祖孙三代的身上,真是不可思议。”韩厥暗想,他救不了胥童,也没有准备救胥童。 但是,胥童的命运比他父亲和爷爷还要糟糕一些。 “来人,将乱臣胥童拿下,斩首示众。”栾书高声下令,卫士们一拥而上。 胥童傻眼了,在这一瞬间,他思绪万千,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他也许很坦然,因为他报了仇;他也许很后悔,明知道权力场凶险,还要混进来;他也许很懊恼,当初捉住栾书和荀偃的时候就该两刀砍死,不然自己怎么会有今天的下场 坦然也好,后悔也好,懊恼也好,一切都已经晚了。 十二月二十九日,胥童被杀,族灭。 回想当初随同晋文公流亡的重臣,狐家、先家、赵家、胥家先后覆灭。还剩下哪一家魏家。当初魏犨还因为不受重用而心怀不满,如今看来,真是因祸得福了。 数一数狐先赵郤四大家族,哪一家的富贵超过了三代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 这句俗话应当是来自春秋。 谁来接任 六天之后,也就是转年的一月五日,程滑杀了晋厉公。厉公被草草埋在翼城东门之外,规格相当于下大夫。按照常规,晋国国君薨后,应当埋葬在曲沃祖坟。 史官果然没客气,这样记载:“栾书、荀偃使程滑弑厉公。”左传 厉公谥号厉,也是个很糟糕的谥号。 这里顺便简单介绍一下谥号的知识。 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或者家族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具体方式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作一个概括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 谥号制度之形成,传统说法是西周早期,即逸周书谥法解中提到的周公制谥。谥号是周朝开始有的,但周文王、周武王不是谥号,是自称,昭王、穆王开始才是谥号。 谥号中,像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桓、穆、成等都是好字眼,悼有怀念、惋惜的意思,惠是没什么能力的,厉、灵、幽、炀、懿都含有否定的意思,而且基本上都是死于非命的那种,哀、思也不是好词,但还有点同情的意味。 大家可以回顾一下,各国的灵公、厉公、幽公、炀公、懿公都是被杀死的。 很多人在死前会留下一个愿望,要求后世给自己一个怎样的谥号。 左传记载,楚成王死后,楚国先给他的谥号是灵,谁知成王死不瞑目,后来改成了成,这才满意地闭上了眼睛。 而国语记载,楚共王临死前严重反省了一下,要求自己谥号灵或者厉,因为自己当王的时候先后被晋国人和吴国人打败了。到他薨了之后,大臣们认为谥号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功劳,之后才考虑过错。共王虽然打了败仗,但是也打了不少胜仗,楚国在他的领导下还是蓬勃发展的,而且他是个大度有为、善于反思的君主,并且不是死于非命,怎么说也不能叫灵王或者厉王,于是,为他谥号共,他就成了楚共王。 杀了厉公,谁来接任 厉公还没有孩子,就算有孩子也不能继任,厉公的兄弟呢 栾书不傻,厉公的兄弟都已经是成人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