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志刚说春秋_第11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6节 (第1/3页)

    “该死的晋国人靠不住,是不是我们干脆投靠该死的楚国人”鲁成公开门见山,提出议案。【】

    “切”所有人反对。鲁成公弄个大红脸。

    对于鲁国人来说,对于周公的后代们来说,如果不是万不得已,他们甚至都不愿意跟楚国人打交道,当然更不可能投靠他们。

    “晋国人靠不住,楚国人就能靠得住”孟献子反问了一句。

    “不怕杀错人,就怕站错队啊,各位,要好好商量一下。”季文子说话了。他辈分最高,适合于总结发言。

    臧宣叔咳嗽了两声,发言了:“我认为,我们应该采取平衡政策,在齐国、晋国和楚国之间保持相同的距离。这样,就谁都不得罪。”

    “我反对,谁也不得罪就是谁都得罪。”宣伯表态了。所有人中,他是最死硬的亲晋派。

    “我也反对,我们是弱国,不是我们想不站队就能不站队。”孟献子发言。他比较厚道。

    三桓中的两桓都表示了反对,不过把总结性表态留给了季文子。

    于是,季文子说话了:“制定外交政策,首先要弄明白谁是我们的敌人,然后才能确定谁是我们的朋友。楚国和晋国虽然强大,虽然蛮横,可是他们离我们都很远,都不接壤,他们并不是我们的敌人。我们的敌人是谁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才是敌人。我们的邻国之中,齐国比我们强,动不动找我们练兵,动不动来抢地抢人。这么说吧,亡我之心不死。毫无疑问,齐国才是我们的敌人。”

    说到这里,季文子特地看了臧宣叔一眼,意思是你连谁是敌人都没弄明白,瞎发言干什么

    喝了一口水,季文子继续说。

    “下面看看我们该站在哪个队。如果站在楚国这个队的话,一旦齐国人入侵我国,我们就要向楚国求援,可是楚国并不挨着齐国,他们无法攻击齐国。如果要攻击齐国,就势必穿过我国,与齐国交手。伙计们,让楚国人出入我国腹心,是不是等于引狼入室啊再来看看晋国,一旦齐国人入侵我国,我们向晋国人求援,晋**队很快就能穿过卫国进攻齐国,一来距离近,二来不会穿越我国,我们不必承担风险。鞍之战,就是现成的例子。伙计们,站哪个队,我就不说了,大家看吧。”

    季文子的一番分析入情入理,无可辩驳,就连臧宣叔也频频点头。

    大家还看什么什么也不用看了。

    “好,投靠晋国人,散会。”鲁成公宣布。

    鲁国人的新外交政策确定了。

    关于季文子,这里顺便说说。

    季文子是个很谦恭很温和的人,考虑事情也很周到。人们都说,季文子身上有他爷爷季友的影子。

    季文子第一次出使是去晋国,那时候他只有二十岁,没有经验。在出使之前,季文子狠狠地学了一段时间,各种礼仪都学完了,以免在国外出丑。

    临行前,他又特地向主管丧礼的官员打听诸侯丧礼的规矩。

    “问这干什么”官员问他。

    “万一用上了呢,到时候再学可就来不及了。”季文子回答。原来,他听说晋襄公身体不太好。

    正因为季文子在出发前做了准备,在他抵达晋国之后,恰好赶上晋襄公去世。结果,季文子的表现十分规矩,连晋国人都要向他讨教。

    季文子表面上很伤心,心里很高兴,为自己的先见之明而高兴。

    后来,鲁文公又派了东门襄仲来晋国,与季文子一起参加了晋襄公的葬礼。

    “嗨,鲁国人,不愧是礼仪之邦啊。”晋国人感慨,却不知道鲁国人其实也是现学现用的。

    第一三一章擦掉一切陪你睡

    外交政策确定之后,相应的行动就都顺理成章了。

    鲁成公三年前588年,鲁国参加晋国组织的联军进攻郑国;随后,鲁成公前往晋国,对于晋国帮助他们夺回汶阳表示感谢。年底,晋国的下军佐荀庚到鲁国访问,同时卫国的上卿孙林父也来鲁国访问。于是,面临一个问题:谁排位在前

    “荀庚是晋国的下卿,孙林父是卫国的上卿,谁该在前面行礼呢”鲁成公问大家。这不仅仅是个礼仪的问题。

    “大国、次国、小国,三种国家的级别是分别差一级的。晋国是大国,卫国是小国,所以卫国的上卿也就相当于晋国的下卿。再加上晋国是盟主,所以,应该是荀庚在前面行礼。”臧宣叔给了个答案。其实,这就是自己给自己找台阶,能让晋国人排在卫国人的后面吗

    于是,鲁成公先接见了荀庚,第二天才接见孙林父。

    非我族类

    第二年,也就是鲁成公四年前587年,鲁成公在季文子的陪同下对晋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以确定与晋国之间的紧密型合作关系。

    令鲁成公失望的是,这一次他在晋国受到轻视。这时候正是郤克执政,根本不把鲁国人放在眼里,不仅处处以恩公自诩,而且总是讽刺鲁国人跟楚国人结盟。没办法,在人家的地盘上,也只能忍气吞声。

    好不容易等到晋景公接见,晋景公也很不礼貌,一副我是老大你是跟班的架势,弄得鲁成公十分恼火。

    夏天去的,秋天才回到鲁国。路上,季文子还宽慰鲁成公:“晋景公真不是个东西,不得好死。他们称霸要依靠诸侯,却这样不把诸侯放在眼里,什么东西”

    鲁成公窝着一肚子火回到了曲阜,又召开内阁会议。

    “伙计们,晋国人太无礼了,咱们投靠楚国算了。”鲁成公要改变外交政策。想想也是,满腹希望去投靠组织,满以为组织上能给点特别的优待,谁知道热脸贴上冷屁股,能不恼火吗

    别人没说话,季文子第一个发言了。季文子第一个发言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个问题就别讨论了。

    “不可。晋虽无道,未可叛也。国大、臣睦,而迩于我,诸侯听焉,未可以贰。史佚之志有之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左传什么意思季文子是说晋国虽然让人失望,但是还是要跟他们混。晋国是超级大国,大夫之间和睦相处,离我们又近,诸侯都听从他们的,我们不能背叛他们。志中说道:不是同族,必然不能同心同德。楚国虽然幅员辽阔,但不是我们的同族,怎么能真心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