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志刚说春秋_第12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2节 (第1/3页)

    义呢反正我快死了,等我死了之后,随便你们吧。”郑成公反对,其实除了上面的理由之外,当初郑成公在楚国做人质的时候,就跟楚共王是哥们,能够回来当上国君,楚共王给出了不小的力气。

    不管怎么说,郑成公挺讲义气。

    没几天,郑成公鞠躬尽瘁了。

    秋天的时候,晋**队来了,郑国大夫们纷纷建议投降,这回子驷说了:“主公说过了不能投降晋国人,如今他还没有下葬,所以他的话我们还要遵守。”

    就因为这个,郑国人没有投降。

    所以我们说,尽管郑国人经常投降,但是他们是有自尊的。

    晋国和卫国联军没有能够拿下郑国,于是在卫国的戚今河南濮阳召开盟国会议,晋国方面荀罂出席,鲁国是孟献子,卫国是孙林父,宋国是华元,只有齐国又玩生孩子拉肚子这类把戏,再次缺席。

    “该死的齐国人,太不要脸了。好了,先不说他们,讨论一下,怎样才能让郑国归顺我们,大家有什么办法都说说。”荀罂主持会议,基本上这就是个神仙会,大家都是老朋友,随便谈。

    孙林父没有发言,他根本就不准备发言,晋国让怎么干,就怎么干,连动脑筋都省略了。

    华元想了想,第一个发言了:“我看,咱们五个国家全军出动,灭了郑国。”

    华元是恨死了郑国人,他就希望灭了郑国。

    孟献子一听,就知道这个主意不正,晋国人肯定不会这么干。其实,晋国和楚国都可以随时灭掉郑国,为什么都不灭呢因为晋国和楚国并不希望直接面对,都希望中间有一个缓冲,而郑国就充当缓冲的角色。在来之前,鲁国的卿们专题讨论过这个问题,针对晋国人想要的结果,提出了一个可行性方案。

    “荀元帅,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是不是可行。”孟献子说话很谦虚,而且面带微笑,等荀罂点点头,他才继续说:“我觉得,我们要在虎牢建城,作出在郑国人的家门口长期屯兵的架势,郑国人一定害怕,有可能就投降了。”

    孟献子的主意是个好主意,重要的是,这是晋国人想要的主意。

    “嗯,主意不错,我会向我们的国君汇报。不过,郑国仅仅是一个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齐国。齐国人最近总是阳奉阴违,很讨厌。我们在冬天,还在这里再开一个会,如果齐国人还不来,那我们先解决齐国的问题。如果齐国人来了,我们就可以在虎牢筑城了。各位,散会。”荀罂雷厉风行,决不拖泥带水。

    回到鲁国,孟献子汇报了情况之后,立即派人前往齐国,向崔杼通风报信。孟献子知道,荀罂关于齐国人的那些话就是说给他听的,就是让他去通风报信的。

    崔杼害怕了,冬天的时候,老老实实去了联合国大会,该发言发言,该表态表态。

    当年冬天,晋国开始在虎牢建城。

    刚刚打好地基,郑国的子驷就来了:“晋国大哥,别建了,我们服了还不行吗”

    事实证明,孟献子的主意真的很灵。

    第一三八章晋国重振霸业

    晋悼公继位仅仅两年,晋国在与楚国的对抗中已经占尽上风。当然,这不完全是因为晋国实力强大,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楚国人正受到来自东方的压力,吴国频繁sao扰楚国边境。

    晋悼公三年初,吴楚发生了一场边境战争,结果楚国大败,令尹子重郁闷透顶,突发心肌梗塞而死。

    鉴于国际形势一片大好,晋悼公决定趁热打铁,纠结全世界一切可以纠结的力量,彻底压服楚国。于是,决定六月在卫国的鸡泽今属河北邯郸召开联合国大会,特邀吴王参加,并且特地派了荀会去淮河上游迎接吴王。

    这次会议的特殊意义在于,如果吴王参加,就等于宣告联合国的势力范围扩大到了东南。

    那么,吴王会来吗

    联合国大会

    鸡泽,晋**队最先抵达,然后布置阅兵,要向与会各国展示晋国的强大力量。

    第一个赶到的诸侯是鲁国,他们一向是积极的。于是,晋悼公第一个接见了鲁国使团。

    “鲁侯到。”晋悼公大帐中,晋悼公起立迎接。

    只见一个五岁上下的小孩蹦蹦跳跳进了大帐,看见大帐中两侧卫士的刀戟闪亮,气氛森严,小孩吓得一个哆嗦,“扑通”一声跪倒在晋悼公的面前。

    晋悼公吓了一跳,没过年呢,怎么见面就下跪呢这是谁家的小孩

    正在疑惑,进来一个大人。认识,谁啊孟献子。

    这时候,荀罂回过神来了,急忙上前去搀那个小孩,一边对孟献子说:“老孟,你看,这个大礼是见天子才行的,咱们是兄弟国家,这不太合适吧。”

    原来,这个小孩就是鲁国国君鲁襄公。三年前鲁成公鞠躬尽瘁之后,两岁的鲁襄公就继位了,今年正好五岁。

    “这个这个,啊”孟献子有些尴尬,跪拜之礼那确实是见天子的,如今小孩害怕,上来给跪下了,可是也不好说这是吓的啊。怎么说也是孟献子反应快脸皮厚,反正都已经擦掉一切陪你睡了,也就不在乎更rou麻了,“元帅啊,我们鲁国是个小国,紧挨着齐国楚国这样的大国,全靠晋国保护我们了,我们不行大礼,无法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啊。”

    回答得挺好,晋悼公挺高兴。

    宾主落座,小孩还有点害怕,一句话不敢说。

    孟献子笑了笑,又开口了:“我们鲁国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希望盟主能够满足。是这样的,我们有一个小小的邻国叫曾国,我们希望把他们划归为我们的附庸,希望盟主批准。”

    晋悼公一听,原来刚才那个头不是白磕的,想了想说:“这不太好,国无大小,人家还是国家,不能说被你吞并就被你吞并吧”

    孟献子笑了笑,上前一步说:“盟主,恕我直言。我们尽管离楚国近,可是我们还是全力侍奉晋国,缴贡纳赋从来就没有耽误过。可是曾国有什么对晋国有过什么贡献而贵国官员整天向我们提各种要求,我们没办法,只好从曾国这样的地方想办法补偿。就算作为奖赏,也该答应我们的要求吧”

    一番话下来,尽管是面带笑容说的,但是实际上够强硬够直接,晋悼公也觉得有道理,可是就这么反口,又觉得没面子。这个时候,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