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志刚说春秋_第12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6节 (第2/3页)

把逼阳城给宋国国君;如果给我的话,那就等于是我动用诸侯的力量满足自己的利益了,打死我我也不敢要啊。”向戌说了实话,不过听上去,好像是高风亮节。

    “这个混账东西,算你识相。”荀罂暗骂了一句,不过心情好了一些。

    就这样,逼阳城给了宋平公。

    向戌虽然破了些财,好在为国家作了贡献,心想今后总有机会补偿回来。

    联合**就地解散,大家一路骂着,一路回家。

    晋军路过睢阳的时候,宋平公要在宫中宴请晋悼公,还有歌舞表演。

    节目单出来,向戌先给晋国人看,荀罂过了一目,告诉向戌:“这个桑林之舞要去掉,这是天子之礼,我们不能享用的。”

    向戌从荀罂那里出来,士匄和荀偃哥俩悄悄跟过来了。

    “老向,别听荀罂元帅的,他老古董了。天下就你们宋国和鲁国能用天子之礼,人家鲁国经常用,我们去了都用,你们怕什么照用啊。我们主公肯定高兴。”这哥俩又来出馊主意,想拍拍晋悼公的马屁。

    向戌想想也是,只要晋悼公高兴,管他什么天子不天子的。

    当晚的晚宴上,就上演了桑林,领头的舞师举着旌夏之旗就上来了。什么是旌夏之旗就是一种五色羽毛旗,只有天子之舞才用的。

    晋悼公懂啊,他在伟大首都长大的,自然懂得,一看这个,立马跑厕所里回避了。直到拿掉了旌夏之旗,才回来看表演。

    回国的路上晋悼公生了病,就很担心是不是自己看了不该看的桑林之舞,老天爷在惩罚自己。荀罂安慰他说:“咱们已经推辞了,他们非要表演,怎么能怪罪咱们呢没事。”

    后来,晋悼公的病好了,但是也知道了宋国人表演桑林之舞都是士匄和荀偃在搞鬼。再一打听,原来攻打逼阳城也是这两个小子假公济私,收了人家的好处。

    “这就是两个**分子啊”晋悼公总算明白了。

    从那之后,晋悼公对士匄和荀偃的印象一落千丈,知道这两个人靠不住。

    第一四三章**分子挂帅

    匏音袍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

    有瀰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

    雝雝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卬音昂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国风邶风匏有苦叶

    一个待嫁的女郎,站在济水河边,望着对岸,苦苦地等待自己的心上人。诗从匏可渡河起兴,坚信未婚夫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一定要来。姑娘有盼望,却无疑惑,尽管大家渡河去了,她仍然在等待,等得那么坚定,那么执著。

    匏,也就是葫芦,作为渡河用的救生圈。

    荀罂死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完成了就该走了。

    所以,当楚国人服软之后,荀罂也就该走了。

    转年的夏天,也就是半年之后,荀罂积劳成疾,一病不起,卒了。与他前后脚卒的是士鲂。

    八卿现在成了六卿,权力又要重新布局。

    荀罂的死,让晋悼公非常伤心。当初栾书和韩厥的死都没有让他如此伤心,为什么因为栾书死了有韩厥,韩厥死了有荀罂,而现在呢

    晋悼公无可奈何。

    “士匄,由你递补中军帅。”晋悼公宣布。既然大家都差不多,干脆就按照顺序递补。

    “主公,上一次,是荀偃谦让我,而且他比我年长,因此请任命荀偃为中军帅吧。”士匄谦让了。他说得有道理,荀偃的资历比他老得多。

    晋悼公知道,这两个人从能力到人品都差不多,谁上其实都一样。

    “那好,任命荀偃为中军帅,士匄继续担任中军佐。”晋悼公宣布,中军就这么定了。

    按着顺位,上军帅就该是韩起,可是韩起也谦让了。

    “还是赵武吧,他比我能干。”韩起要让给赵武。

    于是大家去看赵武。

    “别,栾黡的功劳大啊,还是栾黡吧。”赵武连忙退让,倒不是他真的佩服栾黡或者喜欢他,而是他知道栾黡这人很跋扈,自己一下子超越了他,他一定不高兴。而栾家势力大,尽量不要得罪他。

    于是,大家又看栾黡。

    按栾黡的想法,自己就算做中军帅也不过分,可惜没人推荐自己。如今看见大家都在谦让,自己要是不谦让的话,显得很没有风度。

    “韩起比我强,他都愿意让给赵武,那就赵武吧。”栾黡也谦让起来,大家都有些意外。不过大家也听出来了,栾黡的谦让有些不服气的意思。

    晋悼公自然知道大家都不愿意栾黡升上去,所以借着栾黡的话,顺势就说了:“韩起和栾黡都这么谦让,令人高兴啊。既然这样,那就赵武出任上军帅吧。”

    上军帅赵武,上军佐依然是韩起。栾黡没有上升的余地,于是依然担任下军主帅,魏绛递补为下军佐。

    按惯例,中军帅一旦病故或者退休,儿子立即进入卿系列,为什么荀罂的儿子没有获得任命因为荀罂的儿子荀朔在儿子出生之后就去世了,而荀朔的儿子荀盈现在只有六岁。而士鲂的儿子也很小,也没有办法继承父亲的职位。

    现在,新军无帅,怎么办

    “新军并入下军,恢复三军编制。”晋悼公下令。

    于是,晋军从六军到四军,现在进一步缩编到了三军。

    楚共王薨了

    北面,晋国的荀罂卒了。

    南面,楚共王接脚也薨了。

    临去世之前,楚共王作了一次深刻反省,他对大臣们说:“我这人没什么能耐,十岁的时候就继位了,受的教育不够。就因为我没什么能力,结果咱们干不过晋国人,让大家跟着我受苦,让祖先面上无光。如今我要死了,我死之后,给我谥号灵或者厉吧,你们帮我选一个吧。”

    楚共王跟他父亲楚庄王一样善于反省和自责。从能力来说,比他父亲略差,但是性格非常像。不幸的是,他在位期间,晋国人已经从谷底走出,而且后来又是晋悼公继位,楚共王被比了下去。

    楚共王几天后薨了,大臣们于是讨论他的谥号。

    “是厉好呢,还是灵好呢”大臣们讨论。

    “都不好,”子囊发言了,他扫了众人一眼,然后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