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志刚说春秋_第12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9节 (第2/3页)

那还怕他们什么”齐灵公决定动手了。

    秋天,齐国联合邾国南北夹击鲁国。鲁国立即向晋国求救,晋国方面的回答是:国君病危,请鲁国兄弟好自为之。

    晋悼公十五年前558年,晋悼公薨,终年29岁。

    晋悼公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也是不平凡的一生。在他执政的15年时间里,晋国的权力斗争受到遏制,没有一个人死于权力斗争。在对外斗争中,他采纳魏绛的办法,安定了北方;采用荀罂的办法,让楚国人无力争锋,让郑国人死心塌地投靠晋国。他对盟国以礼相待,实现了中原各国的和谐相处。

    他提拔任用了大量的人才,同时为老百姓带来了财产性收入。

    晋悼公的去世,是晋国人民的巨大损失,也是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巨大损失。

    随着晋悼公的去世,世界上再也没有这样一位具有伟大人格和广泛号召力的国家领导人了。

    晋国,权力斗争的激化将不可避免,全面**将无法阻挡。

    世界,将再次陷入混乱。

    现在,来回顾一下晋国的历史。

    从晋惠公十四年前637年晋文公登基,晋国开始走上称霸之路,到晋文公五年前632年,用了5年时间,晋国在城濮之战击败楚国,开始称霸。先轸、先且居父子先后执政,狐偃、赵衰全力辅佐,这段历史是晋国政治最清明的时期。到晋襄公七年前621年,赵盾执政,拉开了晋国权力斗争的序幕。从称霸到开始权力斗争,共用了11年时间。

    此后,尽管权力斗争不断,但是赵盾、郤缺、荀林父和士会都还算尽心尽力,廉洁奉公。到晋景公十年前590年郤克执政,政治开始**,不过还算有节制。这时候,距离称霸42年。此后,三郤**更加严重,但是执政的栾书、韩厥和荀罂都很自制,再加上晋悼公的强势,**被最大程度地压制。到荀偃执政,全面**已经不可避免。到晋悼公去世前558年,晋国全面**。

    晋国从走上正轨到称霸,用时5年;从称霸到开始权力斗争,用时11年;从权力斗争到开始**,用时31年;从开始**到全面**,用时32年。

    也就是说,从晋文公登基开始,晋国用了79年完成了全面的**进程。

    79年,很长吗很短吗

    从团结走向斗争,从清明走向**,从强盛走向衰落,是偶然,还是必然

    晋国的霸业到此结束,尽管他们依然是最强大的国家。

    三大议题

    第二年春天,晋悼公下葬。看起来,诸侯下葬的时间在缩短。

    晋悼公的太子姬彪继位,为晋平公,从年纪看,大致也就是14岁左右。

    继位之后,晋平公立即登船,顺黄河而下,抵达温,在这里,会见各盟国诸侯并接受他们的祝贺。

    各大小国家都是国君亲自前来,齐国依然秉持阳奉阴违的外交原则,派了上卿高厚前来。一向是楚国跟班的许国国君许灵公不请自到,也来参加会议。

    根据大家在会前的交流情况,大会临时设了三个议题。

    第一个议题,鲁国控告邾国和莒国暗中勾结齐国和楚国,sao扰鲁国。荀偃等人都是收了鲁国的好处的,因此,立即将邾宣公和莒犁比公逮捕拘留。

    第二个议题,鲁国控告齐国侵犯鲁国。对这个问题,齐国代表高厚表达了不同意见,他表示,齐国其实并没有侵犯鲁国,而是越境捉拿本国罪犯。事实上,齐国并没有占领任何一块鲁国土地。对此,鲁国人也承认齐国人并没有占领该国土地。

    “好,这件事情再议,啊,老高,你有什么意见”荀偃对高厚使个眼色,荀偃的意思是我现在给你面子,会后你要表示一下。

    高厚笑笑,说:“好吧,咱们会后交流。”

    荀偃也笑了,这下要发财了。他为什么在这个问题上不帮鲁国荀偃的算盘是这样的,鲁国给的那点东西,也就够第一个议题的。第二个议题,要从齐国人身上发财。

    第三个议题,许国要求搬迁到晋国。

    国家可以搬迁的

    春秋时期,国家是可以搬迁的。那时候地多人少,人是最大的财富,地反而不如人值钱,不像现在人满为患。

    说起来,许国已经搬过一次家,那是在楚共王十五年前576年,许国被郑国欺负得够戗,于是向楚国请求搬家,结果在子重的帮助下,许国从现在的河南许昌一带南迁到现在的河南叶县一带。当然,叶县本来是楚国的地盘,但是人烟稀少,顺便给许国人去开荒。而郑国顺势把许国原来的地盘占领了。

    按照许国人的想法,我惹不起总躲得起吧,原来的地盘都给你了,你不会再欺负我了吧谁知道郑国在晋国和楚国之间总受欺负,就看准了可以在许国身上出气,所以,许国南迁之后,郑国人还是动不动来抢人抢东西。

    从前,许国受了欺负就去楚国人那里告状,有一次真告准了,楚国人扣押了郑国的大夫,结果呢,郑国人一生气,投靠晋国去了。楚国人一算账,为了小小许国就失去了郑国,太不合算,所以以后也就不管这两个国家之间的事情了。

    许国眼看着楚国也不能保护自己,这才想出这么个招来,干脆,我搬到晋国去,投入晋国的温暖怀抱。

    郑国人不地道,总是欺负人家许国;楚国人不地道,不对自己的扈从国提供有效帮助;许国人也不地道,有奶就是娘,人家楚国都给了你地了,你还想叛逃。

    说来说去,究竟谁不地道

    国际社会,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所以,无所谓地道不地道,弱小就要受欺负,这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小国,永远是大国之间利益争夺或者交换的筹码。

    那么,晋国愿不愿意接收呢

    其实,晋国早已经玩过这样的模式。

    在晋惠公时期,一支叫做驹支的戎族原本生活在瓜州今甘肃敦煌,结果被秦国给灭了,驹支人民落荒而逃,整个部族逃到了晋国,请求给一块地维持生活。

    “那好,南面那块地反正是荒郊野岭,给你们了。”晋惠公发了慈悲,反正那块地没人住,给他们去开荒种地也不错。

    于是,驹支就在晋国西南部的荒郊野外住了下来,晋国也不管他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