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6节 (第1/3页)
都是他干的。【】 时间对子孔很不利,因为真相就像沉在水底的尸体,时间长了,总会浮出水面的。子孔隐隐感觉到不妙,似乎大家都已经准备好了要铲除自己。 怎么办子孔暗暗下定了决心,他要投靠楚国,然后依靠楚国人的力量铲除身边的威胁,也就是自己的侄子们。 而现在正是大好时机,因为郑国一半的兵力都跟随晋国去了齐国。 子孔的私人特使来到了楚国,找到了令尹子庚,先说了一通晋国怎样横征暴敛贪污**的劣行,然后表达了郑国人民向往重新回到楚国怀抱的强烈愿望,最后希望楚国能够抓住这个天赐良机,讨伐郑国,子孔为卧底,一举拿下郑国。 “卧底我讨厌卧底。”子庚拒绝了,他不喜欢子孔这样的人,也不喜欢偷偷摸摸的行事风格。 子孔的人于是找到了楚康王。 “什么,这么好的机会我继位都五年了,无所作为,再不出兵,别人都以为我是贪图享乐的人了。”楚康王兴趣很大,于是他立马派人去找子庚,要求他出兵。 子庚这下没办法了,只能出兵了,不过他提了条件:“我先领军出征,行的话大王再随后增援,不行的话我就撤。” 还没出征,先提这样的条件,基本上这次出征就不会有什么成果了。 楚军兵分三路侵入郑国,左右两路进展顺利,所到之处,郑国守军不敢迎战,楚军到处进行掳掠。 中路由子庚亲自率领,进抵荥阳。按着子孔的说法,此时就该里应外合,献出城池。可是子孔没有料到的是,子展和子西看透了自己的计划,一方面加强守城,另一方面对自己严密监视,竟然没有时机里应外合。 子庚在荥阳的纯门外驻扎了两天,看里面没有子孔的动静,再看看天气似乎不太好,似乎要变天了,子庚没有耐心再等下去,下令立即班师回国。 可是,晚了。因为,西伯利亚寒流来了。 西伯利亚寒流来势汹汹,所到之处,狂风大作,气温骤降。楚军在沙河渡河的时候遇上雨雪,本来就冻得浑身哆嗦,如今雨雪下来,无处可躲。结果三军冻死过半,剩下一半也多数被冻伤。 楚国历史上至今,征战无数,损失最惨重的就是这一次。 楚军凄惨回国,通知各家领尸。 楚军撤了,这边子孔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等到联合**队讨伐齐国完毕,郑军回国,弟兄们就动手了,结果子孔当然不是那帮侄子们的对手,全家被杀,还连累子革和子良两家被驱逐。子革和子良两人逃到了楚国,后来子革还担任了楚国的右尹。 楚国官制,令尹相当于首相,军政一把手,其下为左尹、右尹,左右尹协助令尹管理国家,地位仅次于令尹。此外,还有大司马、左司马和右司马,属于令尹在军队中的助手。 申鲜虞和子革先后担任右尹,说明楚国很重视外来人才在国家管理上的才能,因此大胆使用。但是,在军队体系,外来人才很少有机会。 子冯的妙计 元气大伤的楚国人再也没有力量北上了。 三年之后,也就是楚康王八年,令尹子庚鞠躬尽瘁。康王的意思,蒍子冯接任比较合适。 当不当令尹呢蒍子冯很犹豫。因为楚国的**已经很严重,自己要是不管呢,说不定哪天廉政风暴来了,自己的脑袋也保不住;要是管呢,那绝对得罪人。所以,他很犹豫。 于是,他去找申叔豫求教。 “大王的宠臣很多,而他又没什么主见,千万别当。”申叔豫这样忠告。他是申叔时的孙子,楚国最智慧的家族的传人。 蒍子冯觉得很有道理,可是又不能直接拒绝,怎么办 “装病。”申叔豫给提了个建议。 蒍子冯派人去见楚康王,说是卧床不起,不能接受任命。于是楚康王派医生去看望蒍子冯,顺便看这家伙是不是装病。医生来到蒍子冯家里,蒍子冯正卧在床上呢,一看,医生吓了一跳,就看见蒍子冯穿了两件棉袄,外面还套了一层皮大衣,正躺在床上睡觉呢。大夏天的,别人恨不得光膀子,他竟然穿这么多。 医生来到床边,就觉得寒气逼人,看来,蒍子冯是病得不轻。看脸色不太好,医生摸了摸脉,就觉得一股寒气从蒍子冯的身上吹来,令人发抖,不过,脉搏似乎又还没什么问题。 医生怎么想也想不通这会是什么病,没办法,回去回复的时候就说了:“大王,他的身体很虚弱,但是血气没什么问题,是一种怪病。” 楚康王没脾气了,只得任命子南为令尹。 那么,蒍子冯究竟得了什么病什么病也没有。他就是弄了很多冰放在自己的床下,又把自己饿了半天。 寒气逼人,那是冰,不是病。 早在春秋以前,人们就已经在地窖里藏冰了,到了夏天拿出来避暑,相当于开空调。 蒍子冯是对的吗 看看事情的发展吧。 子南当上了令尹,他决心像子庚一样做个廉洁的令尹,他把孙叔敖的座右铭贴在自己家的墙上,还加上了两句:一身正气报楚国,两袖清风扫世界。 子南一开始还拒腐蚀永不贪,但是,你不贪,不等于你的亲戚朋友们不贪。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自从子南担任令尹起,子南的亲戚老表,亲信哥们就打着子南的旗号,到处招摇撞骗,大发横财。 对于家族和亲信们的**行为,子南知道吗他当然知道。一开始他还管管,后来尝到了甜头,就懒得管了。再后来,干脆同流合污了。 “孙叔敖过时了,我要学习管仲。”子南说。他的意思是他发财要学管仲。 子南上任一年,楚国的**之风越刮越烈。楚国人民的反腐呼声也越来越高,要求调查**官员们的财产来源。而几个诸侯小国又发出抱怨的声音,暗中开始准备投靠晋国。 子南终于有点坐不住了,他找来几个亲信,讨论目前的形势。 “看来,不反腐是不行了。几位,谈谈看法。”子南首先发言,看要不要展开反腐运动。 所有在座的都是**分子,都是**的既得利益者。与**分子讨论反腐,结果当然只能有一个。 “日子过得好好的,反什么腐”一个叫做观起的小兄弟立即反对。观起官不大,但是不到一年时间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