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7节 (第2/3页)
冷汗。 “我,我要跟大王汇报这件事情。”屈建说。 当天,屈建去向楚康王汇报声子前往晋国的情况,之后把声子上面这段话照搬了过去。 “哎呀妈呀。”楚康王也听出一身的冷汗来,当时就下令了,“老屈,你立即派人去晋国,把伍举请回来,我给他升官,给他加薪。” 第二天,屈建就派了伍举的二儿子伍鸣前往晋国,把伍举给接回来了。 当然,和平进程正常推进,屈建派人前往宋国,表达了楚国对和平建议的肯定,表示:楚国一向爱好和平,致力于创造一个和平的世界环境。对于和平大会,楚国将积极参加并抱有美好期待。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忽悠之一,声子的忽悠水平堪称炉火纯青。措辞高雅,有理有据,繁而不杂,杂而不乱。既给你自尊,又打击你的自尊;既有事实,又有推理;既动之以情,又晓之以理。让你听起来有理,再想更有理。 其实,春秋时期,各国人才流动已经相当频繁,各国也都很重视外国人才。楚才晋用,晋才同样楚用。而事实上,伍举在晋国受到重用的可能性并不大,一来伍举级别较低,二来,赵武等人并不是很进取的人物,对于人才未必看重。 不管怎么说,声子一番成功的忽悠,让伍举因祸得福。所以,忽悠真是一门学问,自古以来就是。 这一段长篇大论,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建议背诵。 这段话中,发明了两个成语:楚才晋用,引领以望。 此外,运用了两个成语:夙兴夜寐,疲于奔命。 第一五六章世界和平大会 周灵王二十六年前546年、晋平公十二年、楚康王十四年、齐景公二年、秦景公三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七年、宋平公三十年、郑简公二十年、卫献公元年。 五月,春风和煦,百花盛开。 五月不是夏天吗那是和平的春风,吹开了和平的春花。 中原大地,宋国首都睢阳浓妆淡抹,布置得分外妖娆,就像将要出嫁的处女。西门之外,世界和平大会会场已经修整完毕,设计新颖,装修豪华,建设水准为世界超一流,堪称春秋时期的“鸟巢”。 宋国人民欢欣鼓舞,等待着世界和平的隆重降临。 最令宋国人民兴奋的是,时隔600年之后,商汤后人的土地再一次成为世界的中心,诸侯们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就像商朝的时候诸侯们从四面八方来朝拜商王一样。 感觉好极了。 诸侯云集 五月二十七日,从北方来了大队人马,那是北方盟主晋国的和平特使们来到了。 在队伍的最前面,是晋国中军主帅赵武,他将是此次和平大会的晋国全权特使;在赵武的身边,是太傅叔向,这位享有崇高国际威望的晋国头号学者将作为赵武的副宾。在他们的身后,是晋国的下军佐智盈。 这样,晋国代表团的成员是:一个上卿,一个下卿,一个上大夫。这个阵容谈不上豪华,但是很恰当,而且,这是三个恰当的人。 五月二十九日,从西面来了一队人马,那是郑国人来了。 郑国派出了上卿良霄,他是郑国三号人物,除了郑简公和子展,就数到他了。这种场合,他也是合适人选。 六月二日,鲁国的叔孙豹来到。随后,齐国的庆封也赶到了。晚上,卫国的石恶抵达。 十日,邾悼公来到。这样的会议,大国由卿参加,小国就必须国君亲自出席了。 到现在,北方联盟的国家到得差不多了。 十六日,楚国的公子黑肱来到。 之后,晋国和楚国之间进行了预备谈判,谈判双方是智盈和公子黑肱。 二十一日,宋国的向戌来到陈国,在这里会见了正在陈国访问的楚国令尹屈建,双方就和平协议的最后文本进行讨论。屈建提出,要让晋楚两国的盟国交叉朝拜,希望落实这一条。 二十四日,向戌回到宋国,向赵武通报了和屈建会谈的内容。 “晋楚齐秦实际上是四个地位相当的国家,晋国不能指挥齐国,就像楚国不能指挥秦国一样。如果楚国能让秦国的国君到晋国朝拜,那我们就想办法让齐国的国君去楚国朝拜。”赵武表示。他知道楚国不能指挥秦国,因此也提出齐国,免得自己这一边吃亏。 二十六日,向戌又来到陈国,把赵武的意见告诉了屈建。屈建立即派出快车赶回郢都向楚康王请示这个问题。 楚康王批示:“求同存异,搁置争议,齐国和秦国的事情暂时放在一边,先让其他国家互相朝见。” 七月二日,楚康王的指示送达陈国,向戌当天回到宋国。于是,当天晚上,赵武和公子黑肱拟定了盟誓的誓词,双方达成一致。 七月四日,楚国令尹屈建抵达睢阳,同时来到的还有陈国的上卿孔奂、蔡国的上卿声子。当日,曹国和许国的上卿也都抵达。 至此,与会各国成员全部抵达,秦国缺席。 北方联盟在睢阳城北扎寨,南方联盟则在睢阳城南扎寨。 七月五日,和平大会召开,主要程序就是结盟,大家歃血为盟。 结盟之前,楚国人和晋国人都很紧张,都很惧怕对方万一搞个突然袭击怎么办。 “命令所有人在外衣里面穿上皮甲,以防万一。”屈建下令。 屈建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他知道当初楚成王就曾经在盟会上搞突然袭击,楚国曾经不讲信用,谁能担保晋国人这一次就讲信用再说,这里是宋国的地盘,是晋国人的势力范围。 随同前来的太宰伯州犁看见了,提出反对意见:“令尹,这样不好。集合了天下诸侯,我们却不讲信用,这样的话,天下诸侯又怎么能够信服我们呢” 屈荡看了他一眼,坚持自己的做法:“晋楚两国之间的不信任由来已久了,我们之间打交道,怎么对自己有利就怎么做,信用不信用不重要。” 楚国人做了最坏的准备,晋国人呢 晋国人也在做最坏的准备。 “元帅,我看楚国人很紧张,有可能他们会发动突然袭击。”智盈从楚军营地观察到一些不同寻常之处,急忙来对屈荡说。 “不怕,如果他们发动袭击的话,我们立即转移进宋国都城,他们奈何不了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