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节 (第3/3页)
终许国还是没有能够逃过郑国人的魔爪。 鲁定公六年前504年,郑国趁楚国被吴国击败的机会,出兵灭了许国。
基本上,经常搬家,许国人堪称春秋时期的吉普赛人。 许国给历史留下的记忆不多,只有一个教训。 许国搬到容城的那一年,许悼公患了疟疾,太子公子止从江湖医生那里弄来一服药给父亲吃,结果把老爹吃死了。太子止吓得半死,跑到了晋国。史书就记载:“公子止弑其君。”这事情就说不清楚了,公子止很可能是好心办坏事了。 所以左传写道:“尽心力以事君,舍药物可也。”什么意思即便你很爱一个人,也要懂得分寸,犯忌讳的事情不要去做,否则你说不清楚。 邾国 邾国,又称邾娄,连读后就读为“邹”了。邾国本姓曹,是黄帝后裔曹安的后代。曹姓主要起源于这里,而朱姓就源于邾国。 邾国在鲁国以南,位于今天山东邹城一带。小于鲁国,但是大于更南面的滕国、薛国、鄅国等小国。所以,尽管总是被鲁国欺负,有时候也敢跟鲁国对着干,曾经有一次战胜了鲁军,几乎活捉鲁僖公,把鲁僖公的头盔挂在城楼上炫耀。 为了求得大国保护,邾国一向就投靠联合国。晋国称霸以后,跟着晋国混,跟鲁国则是时好时坏。一段时间,邾国跟齐国勾搭在一起,南北夹击鲁国。 对于邾国来说,对抗鲁国并不明智,因为鲁国有晋国撑腰,邾国永远不是鲁国的对手。 在鲁国不断的重压之下,邾国除了偶尔在晋老大那里告个状之外,也只能忍辱求存。后来,邾国人民干脆破罐子破摔,国家越来越差,地盘越来越小。邾国的公子大夫们也喜欢逃到鲁国去,而且通常都是带着封地逃过去,这最要命。 终于到了战国初期,楚国出兵结束了他们悲惨的一生。 邾国给历史留下了一个模范人物,就是邾文公。鲁文公十三年前614年,鉴于鲁国不断地征伐侵扰,邾文公准备把国都从平原地区迁到地处山区的绎今山东邹城东南,占卜的结果是“利于民而不利于君”。对此邾文公说:“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意思说,如果迁都有利于民众,那么也就有利于我。上天生育了民众然后为他们树立了统治者国君,国君的建立归根结底是为民众的利益着想。民众得利,实际上就是我得利。 邾文公毅然决定迁都,从而成为千古美谈。 莒国 莒国为己姓,莒国疆域最大时大致据有今山东的安丘、诸城、胶州、沂水、莒县、莒南、日照等县市,是今山东境内仅次于齐、鲁的中等国家。 莒国算是个海洋国家,东面临海,北面是齐国,西面是鲁国。这个国家比较独特,对于周文化比较抗拒。由于与鲁国之间交通不便,因此莒国主要的威胁来自齐国。齐国对莒国就像鲁国对邾国以及郑国对许国一样,不停侵扰。事实上,早在春秋以前,莒国就曾经迁都以躲避齐国的侵略。 莒国和齐国、鲁国都有婚姻关系,但是这不能改变被以上两个国家欺负的命运。莒国的策略就是投靠强国,齐桓公的时候投靠齐国,晋国称霸之后又投靠晋国,却因此招来齐国的不间断打击。 基本上,莒国人有一定的实力,与齐国的战争偶尔能够取得胜利,而与鲁国之间似乎不分上下。总体上,莒国人的战斗力不错。 被大国欺负的同时,莒国也欺负周边的小国。他们夺取了杞国的牟娄,吞并了向国、鄫国。 莒国有一个问题跟邾国一样糟糕,那就是他们的公子大夫们喜欢逃亡到齐国和鲁国,而且也是带着封地逃过去。就因为这个,莒国的地盘逐年缩小。 到战国初年,莒国被楚国所灭。不过不久,被齐国夺得。 墨子非攻中记载:“东方有莒之国,其为国甚小,间于大国之间,不敬事于大国,亦弗之从而爱利,是以东者越人夹削其壤土,西者齐人兼而有之。” 莒国历史上留给人们的故事不多,这大概与他们始终没有融入周文化有关。不过,他们还是和齐国人联合贡献了一个家喻户晓的传说:孟姜女哭长城。 孟姜女哭长城不是秦朝的事情吗据考证,其来源于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 齐灵公攻打晋国之后,回头顺道攻打了莒国,结果大将杞梁战死事见 第一五一章。两国随后讲和,齐军返回国都临淄。在城郊,齐灵公遇上了杞梁的妻子,于是向她报告了杞梁战死的噩耗,同时表示吊唁。杞梁的老婆不干了,她说:“如果我家老公有罪,也就不用您吊唁了;如果是为国捐躯的烈士,那就该到我家里吊唁,在这荒郊野外的,吊什么唁我不接受。” 齐灵公大感惭愧,第二天登门吊唁了。 这段故事,随后几经演变。且看这个演变过程。 到了战国时期,檀弓一书引曾子的话中对这段故事作了修改:“其妻迎灵柩于路而哭之哀。” 从这里开始,哭了。 孟子告子下中,淳于髡的话又作修改:“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 从这里开始,不仅哭了,而且善哭,而且成了国俗。 西汉时,刘向在烈女传中写道:“杞梁之妻无子,内外无五属之亲,即无所归,乃枕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内诚感人,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十日而城为之崩。” 到这里,重大进展,哭倒了城墙。 东汉时,有杞梁妻叹琴曲,并称曲系杞梁妻自做。 到这里,不仅哭,还有歌了。 西晋时,崔豹古今注中进一步写道:“杞梁妻抗声长哭,杞都城感之而颓,遂投水而死。” 现在,哭倒了杞国都城,然后投河自尽。莒国人杀了她老公,结果她把杞国的城墙哭倒了,杞国人到哪讲理去估计就是这次被哭倒了城墙,晋平公才派诸侯们帮他们修城墙吧。 到了唐朝,诗僧贯休作诗杞梁妻: 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 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 上无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