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0节 (第2/3页)
想多半是当上厨师,死刑犯则会留下遗嘱让自己的儿子考狱警。 “好,现在你就是卜尹了。”楚平王让观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除了观从,所有跟随楚平王造反的人都得到了封赏。 楚平王恢复了蔡国和陈国,找到了两个国家君主的后代担任国君,同时任命朝吴为楚国驻蔡国总管,代表自己监管蔡国。 顺理成章,楚军在陈、蔡、不羹的三千乘战车被撤回国内。 其实,楚平王也是个讲感情的人。 楚平王登基几年后,申亥带着楚灵王的灵柩来告诉楚平王,于是,楚平王以王的规格改葬了楚灵王。 需要单独说一说的是楚平王的爱情故事。 当初在蔡国的时候,楚平王平易近人,经常微服私访,结果在一次外出中遇上了一个蔡国姑娘,姑娘美丽大方,公子风流倜傥,结果是两人一见钟情,再进一步发生了一夜情。后来那位蔡国姑娘干脆私奔到了楚平王那里,两人就这样同居了。再后来,他们生了一个孩子熊建。 等到楚平王登基的时候,楚平王不顾孩子他娘的出身和名分,毅然让蔡国姑娘做了夫人,立熊建为太子,就是太子建。他为太子建任命了两个老师,他们是伍奢和费无极。 总的来说,楚平王是个重感情的人。 楚国从此不争霸 子革是受楚灵王赏识和重用的人,楚平王同样对他很赏识。 登基第二年,楚平王派子革到楚国西部的宗丘选拔人才并训练西部的军队,同时安抚当地百姓。按照楚平王的布置,子革在西部赈济穷人、抚养孤儿、赡养老弱、减免税赋、选拔贤能。同时,与西部邻国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于是,整个楚国的西部平稳下来,而西部边境也安定下来。 子革在西部做得不错,于是楚平王命令屈罢把西部的模式,克隆到东部,东部因此也很快安定下来。 “我宣布,楚国坚决反对一切霸权主义,我们保证五年之内不会对外用兵,希望全世界和平相处。”楚平王作出了和平承诺,向各个国家宣布。 “时代变了,老虎都不吃人了”全世界惊呼,感到不可思议和难以相信。 可是,事实上,楚国人确实不打仗了。 楚平王对于大臣们相当宽容。 登基当年,为了获得诸侯们的信任,楚平王派枝如、子躬出使郑国,把楚国占领的郑国的犨音抽、栎两地还给郑国。 子躬还没到郑国,郑国驻楚国地下办事处的线报就到了,说是楚平王要派子躬把犨、栎两地还给郑国,郑国人非常高兴,于是热情接待了子躬。 可是子躬这人打了个小算盘,也不知道是要争表现还是真心爱楚国,总之,到了郑国之后绝口不提这件事情,一直到访问完毕要回国的时候,郑国人忍不住了。 “我们听说,楚王要把犨、栎两地还给郑国,不知道有没有这事”郑国人不好明问,拐个弯问。 “是吗我不知道啊。”子躬装起糊涂来。 回到了楚国,子躬来见楚平王复命,楚平王就问起犨、栎两地的事情。 “我犯了错误了,我违抗了大王的命令,没有还给他们,请惩罚我。”子躬一边说,一边脱衣服,作出准备挨板子的架势来。 楚平王有点哭笑不得。 “算了算了,你也是好意。这样,你先回家休息吧,以后有出使的事情,我再派你去吧。”楚平王说,算是没有追究他。 不过那以后,子躬再也没有得到这样的机会了。 楚平王并不愿意杀人,可是,有的时候,他还是不得不杀人。 楚平王能够成为楚王,令尹蔓成然功不可没。在当上令尹之后,蔓成然就有些飘飘然了,他认定楚平王是个宽厚的人,也就是说是个可以欺负的人,所以,他有些得意忘形了。 蔓成然一开始是小贪,后来渐渐演变为大贪,楚平王看在他昔日的功劳上,对他是一再忍让,而蔓成然却毫不自觉。后来,蔓成然和养由基两大家族勾结在一起,欺行霸市,卖官鬻爵,干了很多坏事。直到有一天,楚平王忍无可忍了。 “老蔓,你,你太不自觉了。”楚平王终于摊牌了。 “我,我怎么了大王,有误会啊。”蔓成然还有些不在乎。 “误会谁跟你误会”楚平王发火了,他将自己调查到的蔓成然和养家勾结在一起的一系列**行径一五一十说了一遍,声音越来越高,火气也越来越大。 蔓成然听得一身冷汗,到现在他才明白楚平王不是那么好欺负的,到现在他才回想起来楚平王当初的冷静和果断以及冷酷无情。 “大王,我,我错了。”蔓成然服软了,他想起子干、子皙的尸体,他怀疑自己也会是同样的下场。 他想对了。 “老蔓,罪孽深重,我也救不了你。不过,你放心,你伏法之后,我会好好待你的儿子。”楚平王说。这段话有两个含义:第一,我是个重感情的人,杀了你,还会对你儿子好;第二,如果你把当初吓死子干、子皙的事情说出来,你儿子也没有好下场。 怀柔与威胁,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了一起,既体现人性关怀,又带着威胁恫吓。 蔓成然无法抗拒,他也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选择。 蔓成然就这样死了,楚平王没有食言,把他的儿子斗辛封在了郧地。 而养家就没有这么幸运,因为楚平王没有给他们承诺的义务。于是,养家全族被灭,养由基的后代就这样不复存在了。 而楚国,就这样戏剧性地退出了霸权的争夺。 那么,晋国人呢他们这段时间怎样对待自己的霸业呢 第一七一章伪君子韩起 自从栾家被灭之后,晋国就只剩下了六大家族,六卿配六大家族,倒是个绝配。这下好了,从前坑少萝卜多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每家保证都有一个卿的席位。 问题是,这样一来,卿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世袭制了。 既然大家都有了世袭的卿位,利益冲突一时就小了很多,于是,晋国出现了多年不见的和谐局面。 所以,和谐与否取决于坑和萝卜的数量。 晋国这个时候的六卿分布是这样的:中军帅韩起、中军佐赵成赵武之子、上军帅中行吴、上军佐魏舒、下军帅范鞅、下军佐智跞。 其中,韩家和赵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