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2节 (第1/3页)
。实际上,鲁国人尽管实行“擦掉一切陪你睡”的外交政策,不等于他们就没有尊严,鲁国人在骨子里很清高、骄傲,宁可被冤枉,绝对不行贿。 就这样,鲁国国君鲁昭公没能参加盟会,而随从前来的季平子季文子之子还被晋国人拘留了。 与会各国知道了这个情况,个个心寒,心说鲁国这样一根筋跟着晋国干的国家竟然遭到这样的待遇,跟晋国干还有什么意思。 据理力争 盟会上,无非就是把一些陈芝麻烂谷子拿出来晾晾,你承认我的领土完整,我承认你的国家主权,你叫我姐夫好,我叫你舅子身体健康等等。 废话说得差不多了,要开始重申盟约的时候,出了问题。 “等等,我有意见要提。”有人说话了,大家都很吃惊,于是去看这个人,谁郑国的子产。 对于子产,所有人都很尊重,包括晋国人。也就是子产,敢在这个时候打断重申盟约的进程。 “啊,是子产,有什么意见请说。”叔向和韩起交换了一下眼神,然后很客气地说。他和子产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我听说诸侯当年给周王的贡赋,是按照爵位的高低来的,爵位越高,贡赋越多。晋国是盟主,我们应该进贡,但是进贡也该讲个公道。我们郑国不过是伯爵,如今却要我们跟齐鲁宋卫这样的公爵侯爵国家一样水平,这太不公道。还有,天下太平了,应该少点军事行动。每次军事行动,我们都要额外进贡,几乎每个月都有,而且没有限度。今天我们重申盟约,就是为了保全小国。如果小国对大国的贡赋没有止境的话,我们小国就没有活路了。所以,决定我们小国生存还是灭亡,就在这次盟会了。”子产话说完,现场一片哗然。 跟盟主讨价还价,找死 和子产同来的郑国大夫游吉吓得面如土色。 “不行,你们郑国不能搞特殊化。”韩起断然拒绝。 “韩元帅,记得当初晋文公称霸,靠的是信用。而如今贵国更加依赖强权,蛮不讲理,恐怕难以服众。”子产面不改色,硬顶了回去。 韩起有些恼火,可是又不便发火,于是问叔向:“你怎么看” “大家怎么看”叔向也不好驳斥子产,于是问大家。 “郑国比我们还大,他们要减,我们也要减。”卫国的北宫喜抢先发言,他早就想说这样的话,可是一直没有胆量,如今算是借着子产的话头,提了出来。 “不行,都不能减。要减,大家都减。”国弱接口了,齐国人就这样,唯恐天下不乱。 一时之间,所有诸侯国中,要么反对郑国减少贡赋,要么要求一块减,总之,没人同情郑国。 等到大家都说了一遍,子产站了起来,摆了摆手,又说话了:“各位,你们不要跟郑国比,因为你们没法比。想想看,我们北面是晋国,南面是楚国,根据世界和平协议,咱们两边都要朝拜。你们不挨着楚国,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可是我们郑国是不能不去,也就是说,你们只给晋国进贡就行,可是我们还要给楚国准备一份。各位,摸摸良心,谁敢说比我们困难的” 子产一番话,说得大家一时间无言。不过,在座的都是职业外交家,没理也要搅三分。所以没沉默多久,有人说话了。 “哎,子产,话不能这么说,晋国和楚国,一码是一码,谁还没有点儿穷亲戚啊”国弱阴阳怪气地说道。他倒不是成心要和郑国作对,他就是想让晋国难看。 “是啊,我们卫国是承办盟会最多的国家,哪一次没有额外开销啊就说这次,我们几乎把国库都掏空了,找谁讲理去大家看我现在这样子,我哪里还是北宫喜,我都恨不得改名叫北宫愁了。”北宫喜哭丧着脸说,趁这机会倒苦水。 一时间,大家都抢着发言,哭穷的哭穷,叫苦的叫苦,吵成了一团,把个盟会弄成了诉苦大会。 唯一一个没有发言的是宋国的华定,不是他不想发言,是他觉得这样很没面子,好像是在求晋国人的恩赐一样。 争吵就这么一直进行下去,偶尔,韩起或者叔向插句话。 吃过了中午饭,下午继续争吵,一吵就是一个下午。眼看大家吵得嗓子都哑了,又到了晚饭的时间。 韩起一看,不能再这样了,否则重申盟约的事情非泡汤了不可。 “各位各位,肃静肃静。”韩起摆摆手,要大家停止争吵。 没人理他,继续争吵。 “静一静静一静”韩起大声喊了起来,人们这才停了下来。 韩起用锐利的目光扫视着大家,直到大家都老老实实坐着,不再准备出声之后,韩起才清了清嗓子,开始说话。 “各位,再这样下去,这盟会就甭开了,盟约也就别重申了。世上的事情,没有绝对的公平,啊,所以,大家听好了,关于子产提出来的问题,我现在作个决定。决定一经作出,谁也不要再说了,再说,就请离开。”韩起话说得很严厉,又扫视了大家一遍,再次清了清嗓子,说道:“我们经过斟酌和统筹考虑,觉得子产所提出来的意见有道理,所以我决定,郑国的贡赋减少一半,啊,其余国家维持不变。好了,下一个步骤,盟誓。” 韩起说完,第一个站起身来,其他人尽管非常不满,没有办法,也只好跟着站起来,准备重申盟约的仪式。 子产出了一口气,却没有露出笑容来。 重温盟约的仪式草草进行,草草收场。随后,大家都没有心情留下来,卫国人则很急迫地要送客,于是,各国使者匆匆离去,晋**队也撤回了晋国。 在回国的路上,游吉问子产:“太冒险了吧。你提那个要求,万一惹恼了晋国人,当时率领联军来讨伐我们,那不是哭都来不及了” “怕什么晋国现在还是一个国家吗他们的权力都分散到六卿手里了,他们整天忙于钩心斗角,化公为私,哪里顾得上对外战争”子产淡淡地说,他早就看透了晋国。 一针见血,子产的话一针见血。国家虽大,但是人人忙于瓜分这个国家,这样的国家有什么可怕的呢 欺软怕硬 晋国人撤军的时候,把季平子也带回了晋国,关押起来。 不久,鲁国派了子服惠伯来,想把季平子救回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