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5节 (第1/3页)
官员对于预防灾害,所疏漏的地方已经很多了,现在又要侵夺民众的资财来助长灾祸,这是抛弃善政而置民于死地啊。【】” 洋洋洒洒,语气中还带着气愤,单穆公竭力劝阻。其实,他很想说周景王的做法很可能引发国人起义,不过想了想,没有说出来。 “老单,你太夸张了。”周景王笑笑说,他才不在乎屁民们的财产会不会缩水。 周景王最终还是实施了他的“货币改革”。 可笑的是,几千年后的今天,竟然还有国家采用周景王的办法来抢夺老百姓的财产,以大面额新货币取代小面额旧货币,却限定每个人的兑换量,结果民怨沸腾,最终不得不废止新币,并且将财政部长作为替罪羊枪毙以安抚民心。 历史车轮在前进,可是某些统治者的智商毫无进步。 钱的来历 说到货币政策,简单介绍一下中国的货币史。 贝是中国最早的货币,商朝以贝作为货币。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商朝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 周朝基本沿袭商朝的铜币,不过,形式有些变化。 到春秋,各国各自铸币,周王室、晋国、郑国、卫国等宗亲国多采用“布币”。布本为麻布之意,麻布也是交易媒介之一。当铜币出现后,人们因受长期习惯的影响,仍称铜钱为布。齐国和燕国主要使用刀币,币形如刀。楚国铸币铜贝称蚁鼻钱,由贝币演化而来,因此楚国的货币与商朝一脉相承,这也证明楚国并非蛮夷之地。 秦国使用圆币,币中央有圆孔和方孔两种。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中国也就统一使用圆币,这一用,就是几千年。 布币在当时流通最广,布币的形状主要有铲型和鼎型, 当时有一种农具叫做钱,形状如铲,主要用来耨草。所谓铲型布币,在当时是钱型布币。因为流通量很大,中原一带就把这种布币简称为“钱”。 现在人们称货币为钱,就是这样来的。 铸无射 货币改革,导致民怨沸腾。不过还好,货币流通量没有明显增加。 为什么呢新币换旧币多换来的铜去了哪里 “哈哈哈哈,老子现在有这么多铜,老子要铸无射大钟了,有多大大到要创造世界纪录,两千四百斤。”两年之后,周景王宣布。 原来,货币改革的目的在这里。 所以,多数打着改革幌子的统治者,真实的目的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 周景王要铸大钟脑子进水了所有人都这么想。 铸造大钟在那时候是一项重大工程,基本上全国的工匠都会被征集到,并且将要耗费大量的木材,这又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这么说吧,这项工程,基本上等于大炼钢铁,又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 单穆公来了,他又要劝劝周景王。 这一段,同样见于国语周语下。 “大王,不行啊。货币改革就已经让中产阶级被消灭了,现在又要铸大钟,老百姓的负担又要加重。如果老百姓的存款都被抢走,现在又加重他们的负担,他们怎么活下去”单穆公劝告。 “屁民们能不能过下去,干我鸟事我就想搞一个标志性的东西来流芳千古,让世世代代的人看见这个大钟就想起我来。”周景王根本就不想百姓,自然不会听从单穆公的劝告。 “那,钟这个东西不过是用来奏乐的,何必要造这么大呢钟造得太大,耳朵就无法听到它的声音。钟声是让耳朵听的,耳朵听不见,那还算钟吗就像眼睛看不清楚的东西,不能硬让眼睛去看。眼睛所能观察的范围,不过几尺之间;其所能分辨的颜色,也不过一两丈的距离。耳朵所能听到的和声在清音与浊音之间;其所能分辨的清、浊之音,不超过个人的能力所及。所以先王铸造乐钟,大小不超过乐音的标准,重量不超过一百二十斤。音律、长度、容量、重量都因此确定,锱铢分寸、斤两丈尺的单位都由此产生。所以,圣人对此十分慎重。现在陛下所铸造的钟两千四百斤,耳朵无法听到声音,大小不符合规制,钟声中听不出和声,规格上不能成为标准,既无益于乐又浪费民众财产,那有什么用呢”单穆公见大道理不行,只好从钟的本身构造上来说,想要让周景王知难而退。 “别说这些了,大钟能不能出声不是你说了算。我已经找了乐师和工匠推算过了,这么大的钟,同样能出声,而且更雄浑。”周景王得意地笑了,在这个问题上,他倒是提前做了功课的。 单穆公一看,大道理没用,小忽悠又忽悠不住,不禁叹了一口气。 “唉。音乐是用耳朵来欣赏的啊,就像美女是用眼睛来欣赏的一样。如果音乐听起来震耳欲聋,就像美女看上去有山那么高,还有什么意思呢。耳朵和眼睛是心灵的枢纽,所以必须听和谐之音而看正当之物。所听和谐才能耳聪,所看正当才能目明。如果视听不和谐,出现耳鸣眼花,味入于口就不会精美,味不精美则精气涣散,精气涣散则无法和谐。于是就会有狂乱背理的言论,有胡涂混乱的看法,有错乱不定的号令,有谬误邪恶的准则,发布的政令失掉信用,刑法政事混乱不堪,行动违背季节,百姓失去依据而不知该如何出力,各自都有离散之心。大王失去了民众,要做的完不成,要求的得不到,那还怎么能愉悦快乐呢大王在三年之中就做了两件劳民伤财的事,和谐社会肯定是没戏了。”单穆公知道自己劝阻不了周景王,坚持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完,走了。 单穆公走了,周景王心里有点打鼓,他对大钟的音律和音质还是没谱,万一真的铸出来一个哑巴无射,那不是被天下人耻笑了 “不行,我要找人来问问。”周景王决定找高手来咨询一番。 周景王找来了首席乐官伶州鸠,这也是当时著名的音乐家,不过已经退休在家,只能说是前任首席乐官。 “刚才老单来了,跟我说些什么大钟不能和谐,还会影响社会和谐之类乱七八糟的话,听得我二五二五的,你说说你的看法。”周景王提问。 “哎哟,这么高深的东西我就说不清了,我只能说说音乐。”伶州鸠连忙谦虚了一下,然后从音乐开始说起。“我听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