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9节 (第1/3页)
我认栽还不行吗”魏舒忍了这口气,他现在更加清楚,什么时候也不能孤立自己。【】 从子产到赵简子,虽然都是铸刑鼎,目的完全不一样,自然,评价也就不一样。子产铸刑鼎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国家,因此他是法家;赵简子铸刑鼎是权力斗争的结果,而且上面的刑法按孔子的说法就是“晋国之乱治也”,也就是说那个法太过时了。因此,赵简子什么也算不上。 但是不管怎么说,赵简子总算替大家出了一口气。 转眼又过三年,这一年,周敬王派人来晋国,两个来使名叫富辛和石张。 “我们代表周王感谢元帅对于中央的无私支持,感谢晋国人民的无私奉献。”两位来使先把套话说完了,然后进入正题:“为了防备王子朝的反攻倒算,贵国在我们伟大首都派遣了志愿军,一转眼五年过去了。谁没有老婆孩子谁没有亲戚老表谁不想回家抱着老婆睡觉啊为了大家都能够跟家人团聚,周王希望让贵国士兵回国。可是王子朝还要防备,怎么办呢周王希望贵国继续发扬大局精神,能够率领天下诸侯帮我们把首都修缮完好,那样的话我们就不怕王子朝了。” 说了一通好听的,实际上就一件事:请晋国帮我们修首都。 魏舒想了想,没想明白。可是,范鞅早就想明白了,实际上亲家刘文公早就悄悄地给他打好招呼了。 “元帅,这个建议好,想想看,帮他们把城修好,我们的士兵就不用住在那里了,大家不是都要感激你”范鞅赞成。 魏舒想想,觉得范鞅说得有道理。 “好,就这样了,通知全世界诸侯都来帮忙,我担任修城总指挥。”魏舒还从来没有在全世界诸侯面前露过面,要借着这一次机会长长脸。 当年冬天,各国诸侯都派人跟着魏舒去修伟大首都了。尽管各国都已经不太尿晋国这一壶,可是为这点小事得罪晋国也不太合算。 各国出人出物都出了,可是抱怨声骂声就没有断过。魏舒亲自指挥修城,结果满耳朵都是各国人问候他娘的声音。 到这个时候,魏舒才回过味来,这次又吃了范鞅这个王八蛋的苍蝇。 魏舒很郁闷,于是干脆把修城的事情交给韩不信负责,自己率领着亲信打猎去了。 俗话说:人要倒霉了,喝凉水都塞牙。心情不佳的魏舒竟然在打猎过程中突发心脏病而死,享年五十六岁。 魏舒鞠躬尽瘁了,范鞅接任中军元帅。后来在魏舒下葬的时候,范鞅命令撤去魏舒的柏木外棺,因为魏舒是在执行公务过程中偷偷跑去打猎,不享受烈士以及因公死亡的待遇。 **分子范鞅终于公正了一次,当然,实际上他是在挟私报复。 第二三六章破解史前文明 伟大首都的城墙到期完工了,各**队骂骂咧咧回了自己的国家。 魏舒的死大快人心,每个人都说他自作孽不得活。而最高兴的有两个,一个是范鞅,他现在是晋国的老大了;另一个是范鞅的亲家刘文公,他认为从今以后自己的亲家会更加帮忙。 可是,刘文公错了,他忘了范家当年是怎样老妈、舅舅和外公联手害死自己儿子的。 鲁定公四年前506年,刘文公召集了诸侯大会,会上提出趁着楚国内乱,由晋国牵头,诸侯联军讨伐楚国。刘文公的真实意图是,由联军帮助他捉拿在楚国境内的王子朝,永绝后患。 “亲家,别忽悠我了,想让我挨骂是吗”范鞅拒绝上当,散会之后笑嘻嘻地对刘文公说。 “亲家,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帮个忙,我们捉了王子朝就撤军,怎么样”刘文公露了底。 “嘿嘿,别说咱们只是亲家,就算是我亲爹给我挖坑让我跳,我也不跳。”范鞅说完,拍拍屁股,走了。 刘文公很失望,也很恼火,没想到亲家这么绝情。 “你外孙个奶奶的,你女儿生小孩没屁眼。”刘文公对着范鞅的背影低声骂道,没注意到这实际上也是在骂自己。“不靠你们,老子自己也能干。” 刘文公发了狠,裙带靠不住,靠自己。 当年,吴国攻打楚国,一举攻占了楚国首都郢都。刘文公知道,干掉王子朝的绝佳机会到了。 老聃的发现 来看看王子朝的队伍怎样了。 树倒猢狲散。 当初逃往楚国的时候,每个人都知道,这一去楚国,就再也没有机会回来了。谁愿意走呢原本大家都是为了更大的利益跟着王子朝干,可是如今不仅更大的利益没有了,连原来那点利益也都没有了。在楚国,大家都是难民,难民的日子那叫什么日子 这个时候,要想保住原来的利益就只有一个办法了:卖主求荣。 召伯盈就有这样的打算,所以在王子朝率领着众人流亡楚国的时候,召伯盈躲了起来,等到大家都走了,他出来了。 召伯盈组织了城里剩下的人们打扫街道、张灯结彩,准备迎接解放军进城。 等到王室和晋**队到来,召伯盈就率领着全城百姓大开城门,出城迎接。 “总算盼到你们了,你们可算来了,王子朝那个xx的祸国殃民、无恶不作,害苦了百姓啊,你们真是大救星啊。”召伯盈现在成了起义军首领了,热烈地欢迎着解放军进城。 单穆公看着召伯盈直想笑,心说这小子变得还真快,弄得好像是自己的卧底一样。怎样处置他单穆公当然知道该怎样做。 “老召,从今以后咱们捐弃前嫌,共同为王室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吧。”单穆公紧握着召伯盈的手,激动地说。 单穆公明白,如果这个时候杀掉召伯盈,那就会让整个京城的人人心惶惶。所以,留下召伯盈是必需的。 当天,单穆公、刘文公和召伯盈盟誓,进一步稳住召伯盈以及王子朝余党。 京城安定之后,周王回京。 召伯盈官复原职、保留封邑,同时单穆公下令,所以随同王子朝流亡楚国的人,只要同王子朝划清界限,回归祖国,将既往不咎,保留原有待遇。 召伯盈官复原职的消息传到王子朝流亡队伍之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来就人心不稳,现在更是人心思归。 第一个溜走的是尹氏固,当初看见召伯盈没有来,心里就有些打鼓。如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