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志刚说春秋_第21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1节 (第1/3页)

    把宝剑都已经失传。【】

    太阿倒持,这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授人以柄,把自己的命运交到了别人手中。

    欧冶子为楚王造剑,很快越王允常就知道了。

    “既然我们有这么好的工匠,我自己为什么不造几把好剑呢”越王允常这样想,于是派人去找欧冶子,要他为自己造剑。

    “大王说了,要五把宝剑,限期一年。”越王特使下了命令。

    欧冶子有些不太高兴,因为来人不仅态度恶劣,而且不给报酬。虽说现在钱有的是,为自己的国君作点贡献也没有什么。可是,国君也不能因为别人爱国就欺压别人啊。

    欧冶子不想给越王铸剑,问题是,如果不给越王铸剑,就只能逃到楚国去,可是背井离乡终究不是什么好事,何况楚国也不是太安定。

    “算了。”欧冶子最后还是决定给越王铸剑,不过再花那么大工夫铸铁剑就不会干了,要铸,只能铸铜剑。

    对于欧冶子来说,不干就不干,既然要干,就一定要干得最好,以免坏了自己的名声。欧冶子在湛卢山今福建松溪县建炉开工,再造宝剑。

    一年时间,欧冶子铸了五把宝剑,三长两短,分别是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钧。其中,湛卢剑最为精致,被称为中国第一名剑。

    后来,越王允常把湛卢、巨阙和鱼肠送给了吴王,之后落在公子光手中,鱼肠剑用来刺杀吴王僚。

    据传,湛卢剑在唐时为薛仁贵获得,宋代则到了岳飞手中。岳飞父子遇害后,湛卢剑不知下落。

    四十多年前,越王勾践剑出土。该剑出土时完好如新,锋刃锐利,剑身满布菱形花纹,用鸟篆刻镂的铭文为“越王鸠浅自作”,用质子x射线荧光非真空技术分析得知,剑是用相当纯粹的高锡青铜铸成的,黑色花纹处含有锡、铜、铁、铅、硫等成分,铸造工艺非常高超。

    现今留世的吴王诸樊剑、吴王光剑、吴王夫差剑,锋锷犀利,装饰精美,其剑身上的暗纹,至今仍是世界科技考古学者苦思冥想的难题。现在,先秦宝剑的防锈防腐蚀技术解密了,原来兵器的表面有一层十微米的铬盐氧化物。美国掌握这种技术已经是上世纪的五十年代。

    与欧冶子同期,吴国还有两位铸剑高手,那是夫妻二人,男的叫干将,女的叫莫邪。有说法干将与欧冶子是同门师兄弟,也有说干将是欧冶子的徒弟。

    干将和莫邪曾为吴王阖闾铸剑,两人同样是四处寻找好的铁矿石,“采五山之铁精,**之金英”,在熔铸过程中,金铁不能熔融在一起,莫邪将自己的头发和指甲削下来扔进炉中,于是“金铁乃濡”。

    这样说来,这不仅是铁剑,而且是合金剑。

    最终,铸成宝剑两柄,就以两人的名字命名,一把干将、一把莫邪。

    两把宝剑,干将和莫邪私藏了干将,只把莫邪献给了吴王阖闾。

    可惜的是,干将莫邪到后来只剩下传说,没有人知道它们的下落。

    欲速则不达

    转眼到了齐景公四十八年,晏婴七十八岁了,齐景公也已经年过六十。

    感觉到自己的去日无多,晏婴请求把自己的封邑全部上缴,齐景公一口拒绝,因为齐国没有这样的先例。

    在这一点上,晏婴和叔向是一样的。

    终于,吹灯拔蜡的时间到了。

    晏婴鞠躬尽瘁了。

    晏婴去世的当天,齐景公正在外地游玩,骤然听说晏婴去世,哪里还有心情游玩

    “快,去晏婴家。”齐景公下令。

    马车开始奔驰起来,可是齐景公还是嫌慢。

    “你怎么赶的车怎么这么慢”齐景公大声呵斥御者。

    “我,我已经是最快了。”御者小声回答。

    “快个屁,还不如我走得快。停车,我下去走。”齐景公急了,然后不等车停稳,从车上跳了下来,一个踉跄险些摔倒,然后大步向前走去。

    坐在车上嫌车慢,下车自己走路才发现车比自己走路快得多。

    “停车停车,让我上去。”齐景公没走出几步,赶紧又上了车。

    没走多远,齐景公又嫌车慢,跳下了车。

    就这样一会上车一会下车,一共四次上下车,齐景公总算是急匆匆地赶到了晏婴的家中。

    晏婴安详地躺在床上,齐景公不顾一切扑了上去,伏尸大哭,不是假哭,是真哭。一边哭,还一边哀号:“夫子啊,你活着的时候整天监督我,纠正我的错误。如今你走了,我可怎么办啊呜呜呜呜。”

    齐景公哭得很伤心,他是真的明白晏婴的价值,真的敬爱晏婴。哭了一阵,齐景公突然跪下来,把自己的玉佩摘下来,放在了晏婴的身上。

    “主公,这不合乎礼啊。”一位叫弦章的大夫提醒齐景公,因为齐景公的玉佩只能陪葬国君。

    “什么礼不礼啊夫子不在了,国家说不定都要灭亡了,还讲什么礼”齐景公没有理睬弦章,不仅把佩玉放在晏婴身上,还把自己的帽子也摘了下来。

    齐景公哭了很长时间,之后才恋恋不舍而去。用晏子春秋的话:哀尽而去。

    史记中有“管晏列传”,晏婴和管仲放在一起,可以说“得其所矣”。当然,从能力和成就上来说,晏婴比管仲有差距。

    太史公称赞晏婴“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以司马迁这样高傲的人,愿意做晏婴的马仔,可见得对晏婴的人品有多么崇拜。

    后世有晏子春秋记述晏子的言论事迹,流传至今,内容非常精彩。关于晏子春秋,作者历来有争议,比较公论的说法是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先生中的墨家人物所著,因为晏子的思想与墨家较为契合。

    晏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民本思想非常严重,因此不受历代统治者的待见。

    晏子的崇高人格令人景仰,即便是遭到他痛斥以及排斥的孔子也对他充满敬意。孔子家语辩政篇里孔子说道:“夫子产于民为惠主,于学为博物,晏子于民为忠臣,于行为恭敏,故吾皆以兄事之。”孔子认为晏子爱民和恭敬,自己把他看成兄长。

    第二三八章神医扁鹊

    晏婴去世,有人伤心有人高兴。最高兴的除了田家之外,就是晋国人了。

    “嘿嘿,齐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