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志刚说春秋_第21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4节 (第2/3页)

   陶朱公的大儿子拿走了钱,庄生有些郁闷了。

    本来,庄生也不想要陶家的钱,可是,自己送去和别人讨回去是两码事,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感觉。明明是自己帮了他们的忙,现在看来,不仅对方认为自己没有帮忙,还认为自己是个受贿的人。而且,陶朱公的大儿子这么快得到消息,毫无疑问又去找了别人,这不是不信任我吗不信任我找我干什么这不是耍我吗

    庄生翻来覆去,也想了一个晚上,越想越窝火,越想越气愤。清廉了一辈子,聪明了一辈子,这下被人坏了名声,吃了人家的苍蝇。

    “是可忍孰不可忍”到天亮的时候他终于作出了决定,他要让陶朱公的大儿子付出代价。

    洗了一把脸,草草吃了点东西,庄生去找楚王了。

    “庄先生,今天来这么早,一定有什么事吧”楚王问,他有些惊讶。

    “是啊,我昨天回去才知道,原来陶朱公的儿子在楚国杀人被抓了,据说陶朱公也派了人来贿赂大王的左右。现在已经有不明真相的群众在议论说大王是迫于陶朱公的压力才大赦的,这不是因人废法吗所以,我赶紧来向大王汇报。”庄生说,很焦虑的样子。

    “什么陶朱公的压力来人,先把陶朱公的儿子砍了,然后大赦。”楚王很愤怒,他要让楚国人看看陶朱公厉害还是我楚王厉害。

    陶朱公的二儿子就这样死在了大赦前。

    陶朱公的大儿子带着弟弟的尸体和那一车黄金回到了家乡,他觉得自己的运气不好。

    陶朱公的老婆以及二儿媳一家哭得死去活来,其他家人们也都跟着垂泪。

    “唉,算了,一切都合情合理,也不必太悲伤了。”只有陶朱公没有多少悲意,特地来劝老婆。

    “什么合情合理难道儿子该死你老糊涂了”老婆有些不满意了,对陶朱公吼起来。

    “没错,自从你让我派老大去,我就做好了老二死的心理准备。”

    “为什么你这么说,派老三去就行”

    “没错,如果派老三去,你二儿子就能活着回来。”

    “啊呸。”老婆一口口水吐了过来,老二死了,现在老头子又这么贬低老大,这不是摆明了说自己不如他的小老婆吗“你小老婆什么都好,生个儿子都比我的儿子能干,你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当年跟你吃糠咽菜的日子你都忘了呜呜呜呜,你这个没良心的。”

    老婆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骂。

    陶朱公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婆哭闹,急忙把老婆抱住。

    “老婆,我不是那个意思,你听我跟你解释。”陶朱公说。

    “好,你解释,你要是解释不通,我就去死,反正我也没脸活了,呜呜呜呜”老婆接着哭。

    于是,陶朱公就在老婆的哭声中开始解释了。

    “咱老大不是不爱他弟弟,更不是没能力,这些年来家里的生意不都靠他吗可是,他从小跟着咱们走南闯北,捡过垃圾讨过米,下田种过地,出海打过鱼,知道钱来得不容易,因此每花出去一分钱都很小心,没必要的钱一分都不肯花,所以他才会去找庄生把钱要回来。可是小三不一样,他一生下来就是富贵之家,根本不知道挣钱的艰辛,以为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花钱如流水。如果他去,又怎么可能去找庄生要钱呢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我当初派老三去不派老大去的原因了吧”

    等到陶朱公解释完,哭声没有,闹声没有了,只有老婆目瞪口呆地发呆。

    “老头子,早知道这样,你当初怎么不跟我说”回过神来之后,老婆又责怪起陶朱公来。

    “你的脾气,我当时说了有用吗”陶朱公反驳。当然,当时他的确也有一点侥幸心理。

    老婆无话可说了。

    货殖列传

    太史公对商业非常看重,史记专有“货殖列传”讲商业以及著名商人,陶朱公名列第一,而计然也有介绍。

    按史记,至晚在夏朝,中国就有商业,而商朝本身就是商人的朝代。到周朝,商业同样受到重视,而最为重视商业的是卫国和齐国。卫国所在就是商朝原所在,有大量的商人后代,因此历来有经商传统;而齐国的商业受首任国君姜太公的鼓励,因此也很发达。到了管仲和齐桓公时期,齐国的商业得到了飞跃式发展,因此齐国一直富甲天下。

    儒家学说重农轻商,这也是鲁国的传统。不过,最为轻视商业的还不是儒家,而是道家,老子说过:“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的说法,就是世界上最好没有商业,没有商人。

    太史公在“货殖列传”一开头就引用了老子这段话,然后一通批判。最后太史公这样反问老子: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招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耶

    太史公对富人持赞赏态度,这样写道: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

    不要以为拜金女是今天的产物,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有了拜金女。史记中有两段专门说到拜金女。第一段是“中山国女子则鼓鸣瑟,跕屣,游媚富贵,入后宫,遍诸侯”。第二段是“赵女郑姬,设形容,鸣琴瑟,揄长袂,蹑利屣,目挑心招,出不远千里,不择老少者,奔富厚也”。

    最终,太史公得到的结论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什么意思就是人们忙忙碌碌,都是为了发财。发财,是人天生的**,不用人教。

    有了这样的认识,太史公对于范蠡的崇敬就再自然不过了。所以太史公写道:故范蠡三徙,成名于天下,非苟去而已,所止必成名。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名垂后世。

    第七部孔子世家

    序

    孔子是谁谁是孔子

    上帝是谁谁是上帝

    魔鬼是谁谁是魔鬼

    上帝只是一个符号,就如魔鬼也只是一个符号。上帝和魔鬼都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他们无生无死,无始无终,无原则的好以及无缘由的坏,而这一切都不用解释。上帝为什么是上帝不知道;魔鬼为什么是魔鬼不知道。上帝为什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