佞_第三百九十六章、帮愚兄解开这个心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九十六章、帮愚兄解开这个心结 (第3/3页)

容。

    一生为官,终身为官。

    一生为激,终身也为激,这是忆桃早就知道的事情。

    这不是说忆桃现在过的仍是激女般生活,而是情况如果无法改变,那她也只能继续用激女心境来解释和面对这一切。

    ※※※※※※

    等到一切终于结束时,忆桃才应6经要求去将宥尊带回了马车内。

    看到两人进入马车时都一脸平静,甚至宥尊还有些微微激动的表情,6经就有些不知该说些什么。

    因为,这或许就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虽然6经也不能说宥尊做错了,但同样也绝不会赞许他。不过这当然不是6经让忆桃去叫宥尊回马车的原因,等到宥尊坐好,6经才说道:“宥兄,你可知这次西齐国为何能并入北越国吗?”

    “不是因为严大人的努力吗?”

    还在忆桃去叫宥尊回马车时,就已对他说过6经已答应将自己“献给”6中正了。虽然知道6中正恐怕不会收忆桃做妾,但为了摆脱往日萦绕在两人间的相互亏欠感,宥尊也没有多说什么。

    只是,对于6经突然又提起西齐国是怎么并入北越国一事,宥尊却有些不解。因为现在西齐国几乎已经无人不知道,正是严松年前往北越国京城后才帮西齐国朝廷谈下了并入北越国的宏伟大事。

    摇了摇头,6经却说道:“那只是表面上的说法,实际没有6大人前往京城,西齐国并入北越国的事情也已经板上钉钉了。”

    然后,不等宥尊和忆桃如何惊讶,6经才将易嬴在这件事里的真正作用说了出来。

    6经为什么要将事情对宥尊说出?

    因为,与那些良萎不齐的士子不同,对于宥尊这几个能随自己上京的官员,6中正还是非常看重的。因为他们至少不用再通过科考那一道难关,以6中正带着他们前去投效大明公主的诚心与诚意,6中正相信他们肯定会得到大明公主重用。

    所以,为让他们知道日后该怎么做事,这原本就是6经今天来找宥尊的真正原因,为的就是在离开西齐国前就让他们知道真相。

    因此说到最后,6经甚至还望向忆桃说道:“嫂嫂,你看这才是事情真相,虽然外间都不知道易少师在这件事情中的作用,但整件事情其实就是君莫愁和易少师两个人谈下来的。因为有君莫愁,少师大人才会过问西齐国之事,这才为我们西齐国并入北越国立下了如此大功。”

    “谢谢6大人,以君莫愁为鉴,嫂嫂也不会妄自菲薄的。”

    虽然6经用来安慰忆桃的方法有些离谱,但在忆桃颇为感激地点点头时,宥尊却在惊讶中说道:“6大人,西齐国真是因此才并入北越国的吗?但为什么整个朝廷都不知道,却只有6大人和左丞相知道,难道左丞相前往北越国京城求官不是被黜?”

    “当然不是被黜,先前某不是说了吗?君莫愁曾与易少师做下了谈成此事就付给他一百万两银子报酬的约定。虽然表面上父亲是不得不离开西齐国前往北越国朝廷谋职,但实际上却是肩负着为陛下将这银子带给易少师的重任。”

    “因此我们去到北越国京城后,有易少师和大明公主相助,官位是不成问题,但却必须知道立场。”

    “下,下官明白了,多谢6大人给下官这个机会。”

    “宥兄误会了,这不是小弟给宥兄机会,而是宥兄自己把握住了这次机会。实际此次前往北越国为官,陛下还给父亲提了一个要求。”

    随着6经再将西齐国皇帝贾浃与6中正在南书房中的谈话说出,宥尊就顿时一脸激动起来。

    因为,宥尊或许是不得不前往北越国为官,但他用来代替“不允许别人沾染自己女人”这一坚持的新信念,正是要为西齐国人民谋福祉而努力一生这一点。

    没想到在自己之前,西齐国皇帝贾浃就同样做出了如此深远的决定,6经也为自己得到的认同感到激动不已。

    “6兄放心,下官绝对不会负6大人所托,也不会让陛下失望的,下官誓用自己的一生去为西齐国人民谋福祉。”

    “宥兄有这个心就好,小弟也不说什么言重的事,而为了让家父安心,宥兄你看能不能让嫂嫂去家父那里单独坐一此,宥兄尽管放心,家父乃是一懂得分寸之人。”

    “6兄不必如此,下官已再不像那初那么迂腐了。只要6兄与6大人谈好,随时都可带拙荆过去坐坐。”

    经历了前面的大起大落,知道自己并不是独自一人,更知道陛下是如此伟大。再提到忆桃的事情,宥尊脸上就没有任何尴尬了。

    而随着6经离开,忆桃也一脸惊叹道:“夫君,真没想到陛下才是走在所有人前面的人”

    “是啊能知陛下天心,亦是我们夫妻的福气为夫得再拜拜陛下才行。”

    带着一脸感叹,宥尊就在马车内朝着西齐国都的方向跪下来磕了几个头。而当宥尊磕头时,忆桃却也望了望车窗外6经离开的背影。

    因为身为欢场女子出身,忆桃并不认为6经轻易就会用君莫愁的事例来勉力自己。

    还是说,6经用此事勉励自己也是有了某种想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