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98章 千万不要 (第1/2页)
千万不要去小公司上班; 千万不要去创业公司上班; 千万不要和朋友在同一家公司; 千万不要去亲戚朋友开的公司上班; 千万不要和好朋友一起创业; 千万不要…… 这种鸡汤似的“千万不要”多了去。m.手机最省流量,无广告的站点。 有得选择的时候,有千挑万选的机会,当然可以“千万不要”,没得选择的时候,别说“千万不要”,就一个“不要”也没有! 赵晶顺着徐昆廷前面说那句“千万不要到朋友的公司上班”,才说这么一句“千万不要和好朋友一起创业”,在她看来,这个问题,也是因人而异。 而徐昆廷听她这么一说,认真的点了点头,对赵晶说:“你也知道哇!那你还跟你朋友们一起开公司?” “有什么不可以?!”赵晶反问。 有什么不可以?!那就是可以! 这个问题,表示肯定的意思,不需要回答。 可徐昆廷却对她的话理解有偏差,认为她是为他为什么? “过来人的经理告诉你,就是不可以!我以前就跟一个很好的哥们一起做点小生意,刚开始创业,两人都干劲十足,第一年做得还不错,第二年开始,问题就来了。我想把声音做再大一些,他却想赚钱了就分钱,先买房买车,然后问题越来越多,最后撕破脸了,连朋友也做不成。” 徐昆廷以一个过来的口气,给赵晶仔细分析一番:“与朋友一起经营一家公司,是最有可能结束一段友谊的方式之一。和朋友一起创业开公司,因为‘我跟你,谁跟谁’这种关系,往往滋生出很多问题。比如说,本来应该合同化,上纲上线的事情,往往因为关系好而疏忽,本来谈钱的时候却谈感情,本该按照规则办事的事情却讲起人情。因为是好朋友,在最开始的时候,往往容易忽略一些尴尬的开始,比如分股和建立规章制度,这些问题不理清楚,以为友情就能解决一切,公私不分明,定位不清晰,决策权不清晰,最后难免陷入利益分歧和权利争夺……” 这些论调,赵晶不是没听人说过。 现在听徐昆廷在她面前理论一番,显得他很有水平、说的话很有哲理似的,赵晶心里有点不耐烦,不喜欢听这些泛而空的话。 她还是持不同的意见:“不要和好朋友一起开公司,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是绝对的吧,我觉得呢,还是要因人而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绝对的!”徐昆廷那绝对的口吻,好像他说的话就是真理一样。 这样的话,这问题没办法聊了! 而且她就在朋友的公司上班,还是创业公司,而且跟朋友一起创业,他说这些绝对的,如果她认同的话,自己岂不是要“悬崖勒马、回头是岸?”要辞职、退股,重新找新的公司,新的工作? 赵晶忍不住反驳他说:“如果说,说不要和好朋友一起创业,牵扯到钱和利益,友情就不纯粹,结果往往朋友也做不成,按照这个逻辑的话,那么说,人也千万不要和最爱的人结婚。一旦结了婚,就会涉及到家庭财产,这是多么伤感情的一件事!是不是呢?” 赵晶说着,看向徐昆廷,前面他还点头来着,听赵晶后面的逻辑演绎,他却摇头:“不是这么类比的吧!” “如果不朋友一起创业,和谁呢,陌生人吗?陌生人比朋友更可信?当你一无所有空手创业的时候,陌生人会跟你一起创业?” 赵晶再看向徐昆廷,这话他没法反驳,她又继续说,“当你还处于苦逼的低谷时期,准备创业的时候,除了你的好朋友、老同学、亲戚、甚至你老婆、你老妈等彼此熟悉的人,还有谁愿意冒险拿自己的钱、耗费自己的时间和青春跟你创业不要和好朋友一起创业,难道陌生人会跟一起创业?和朋友一起创业会出现的问题,和陌生人的话,就不会出现吗?既然是创业,注定不是一帆风顺,在各种问题面前,人跟人撕逼是很正常的事。跟熟悉信赖深交多年的朋友撕逼的几率大?还是跟不曾有过交情的陌生人撕逼的几率更大?你们看到和好朋友一起创业的问题,却没看到自己单独创业以及和陌生人一起创业的问题更多。和好朋友一起创业失败的多,自己创业或者和陌生人创业,失败的一样多,甚至更多。” 所以,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赵晶还是坚持认为,不要和好朋友一起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