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7章 月夜追敌 (第1/2页)
李靖驰上山坡,遥望挂在远方的冉冉升起的明月,随在后面的是许绍之子许智仁和四千精骑,追到身边方勒马停下。 李秀宁被俘虏,这对李唐来说是一件不可原谅的事情,即使李世民有意保他,但李渊呢,李阀的其他人呢。 他的新婚妻子红拂女尚在长安。 人心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人对千古不变的月儿的看法。 当他击败杨道生之后,从未想过由此失着。 身后的许智仁低声问道:“李先生何故叹息?” 李靖重重吁出一口气,抛开心中杂念,往下方正在全速驰骋撤离的萧峰军赵蛮部队瞧去,道:“我们由此全速飞驰,当可在双泉庙一带,追上萧峰。我们走吧!” 说罢领头冲下山坡,二千精骑一阵风般枝江方向的官道直驰而下。 萧峰和李秀宁并肩立在双泉集附近一座小山岗上,前方两里处就是连接夷陵和枝江的官道,在夜幕降临的暗黑里,有种说不出的惨淡和凄清。 在两人身后两人的身后丈许处分别是刘仁轨以及柴绍,以及旗号手和鼓手等十多个传讯兵。 战士重重布防,把小山岗守得密如铁桶,保护萧峰的安全。 李秀宁瞥了萧峰一眼,后者神态静如渊海,沉默冷静得似像一尊石像,完全没有平常人该有的贪嗔恐惧情绪。 她猜不到这场仗会如何开始,因为一切平静得似不会有任何事发生,除了周围的灯光,天地逐渐被黑夜笼罩,只有当长风刮过原野时,树木发出沙沙的声音,方令人感到大自然并不是静止的。 忽然前方七八里许外蹄声响起,一共有两股人马,先头的是赵蛮率领的残部,后面追的该是许绍的兵马。 萧峰淡淡道:“追兵来了!” 李秀宁不由紧张起来,再偷看萧峰一眼,这位眼下大梁最有权势的人物,仍是那么神态从容,似是一切尽在算中。心忖假如自己不是心有所属,说不定会因他的丰采而倾倒。想到这里,暗吃一惊,自己怎可以有这种想法呢? 萧峰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左方的官道,柔声道:“公主在想什么呢?” 李秀宁怎肯把心中所思所想告诉萧峰,道:“如被对方看到报讯的灯火,岂不是晓得有埋伏吗?” 萧峰哑然笑道:“战场上岂容有此错失?在部署之前,我们早研究清楚地形,前方的敌军被林木阻隔,绝对看不到看不到灯号,只有伏兵所处的位置和角度才能看到。柴公子亦是用兵之人,可否看出萧某此番的部署。” 柴绍若论气魄风度,自然是难及萧峰,但出身名门,见识不凡,道:“萧兄难不成是想伏击李靖。” 萧峰摇头道:“我若想伏击李靖,最佳地点无疑该是青龙岗一带,那里地势险要,很适合伏击。” 柴绍点头同意,实在猜不出萧峰的部署。 山岗前方传来振翼之声,宿鸟惊起。 萧峰若无其事的悠然道:“李靖己输了这场仗。” 李秀宁愕然道:“萧兄如此轻敌,不怕犯了兵家大忌吗?” 萧峰不以为忤的欣然道:“公主当我是轻忽大意的人了,非是萧某故作豪言,而是是因我看穿了他的意图。” 李秀宁细察宿鸟惊飞处,分别在官道两旁的密林里,显示的部队正分两路夹着官道而行进入指定的伏击地点,难怪道上不见人踪马影。 她还在长安之时,常听到有关南方人穿林过野,翻山越岭,均如履平地,来去如风的传说。 当时她仍认为传言夸大,可是此刻目睹到萧峰大军的,许让部队赶往预定战场的情形,她不得不信。 难怪北方人进入南方丘陵地区,总有缚手缚脚的感觉。 李秀宁道:“意图?是否指对方要来救的秀宁这个诱饵呢?但假若李靖先生自知救援无望退兵了,萧兄该怎么办。” 萧峰微笑道:“公主看得很准确。不过仍然算漏了一件事,令我不用目睹便可以掌握敌人的行军方式。” 李秀宁自问没有这样的本领,请教道:“李靖先生将采取的是什么行军方式呢?” 萧峰双目现出精芒,闪闪生辉,沉声道:“我的两支部队借林木的掩护直抵前线,当他们到达指定的位置,也就是李靖将军率领的骑兵疲惫,选择下马休息的地点。双方用的都是南方战马,马力相差无几。上午撤离夷陵时,我领着一百骑兵全速前进,比预定地点多走了一段,战马便已走不动。赵蛮将军所部与敌方骑兵浴血了将近两个时辰,路程只减不增。” 说到最后一句时,蹄声愈响,大队人马沿官道急驰,李秀宁眼色愈加凝重,道:“萧将军竟然连这点都能察觉出来,那么李靖先生选择休息的地点自然无法逃过你的双眼,真是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