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萧峰传奇_第46章 幽林小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6章 幽林小筑 (第1/2页)

    萧峰兴趣剧增,问道,“那究竟和氐璧是什么东西呢?”

    宋师道欣然道:“据我宋家自古相传,此玉实自是来自仙界的奇石,含蕴着惊天动地的秘密,至于究竟是什么秘密,就无人知晓了。”

    萧峰被他们激起兴趣,喝下一杯酒后,道:“那这和氏壁如今该是宇文化及从杨广手中夺了,他又如何到了洛阳?该是魏郡才是呀!”

    宋师道放下筷子,淡淡道:“这和氏璧辗转被传了下来,到隋灭南陈,杨坚遍搜陈宫,却找不到陈主所藏的和氏璧,使杨坚引为平生憾事,所以杨广便也没有和氏璧,宇文化及自也没有,至于被谁拿了属下也不知,只是听说它将出现在洛阳而已。”

    萧峰道:“是谁把它送去洛阳呢。”

    宋玉致道:“这和氏璧不知怎么的落入了慈航静斋的手中,三年前又被道门第一高手“散真人”宁道奇借去了,传闻将在洛阳交还慈航静斋的圣女师妃暄,然后由他觅得合适的明主,把‘和氏璧‘赠之。”

    萧峰不禁皱眉道:“听小姐之意,谁若能得到师妃暄的青睐,赐以和氏璧,便能左右天下。但这慈航静斋是究竟是什么门派,竟有此实力。”

    宋玉致肃容道:“慈航静斋数百年来在玄门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但知道静斋所在的人都不肯透露有关这家派的任何事情。所以我们虽因和氏璧一事对静斋明查暗访,仍是所知不多,只知派内全是修天道的女子,据说道门第一高手“散真人”宁道奇曾摸上静齐,找主持论武,岂知静斋主持任他观看镇斋宝笈(慈航剑典),宁奇道尚未看毕,便吐血受伤,知难而退,此事知者没有多少人,所以江湖上并未传。”

    宋鲁叹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愈知得多,便愈自觉渺小,再不敢恃强横行了。”萧峰不解道:“虽然如此,但这慈航静斋是否太看的起自己了呢,天下之人又岂会任其执牛耳?各路诸侯手握重兵,除非在战场上打败他们,否则又岂会轻易放弃手中权力。”

    宋师道举杯与萧峰隔空对饮一杯后,淡淡道:“萧兄不知,天下百姓大多信佛,而且慈航静斋深的天下白道武林推崇,假如她们选择谁,民意自然会投向谁。””

    萧峰心想未来是李渊父子的天下,这和氏璧不交由他们,还能是谁,只是不道破,道:“原来如此,这就难怪了。”随轻叹看一口气,续道:“自古以来想要登极帝位者,无不想拥有传国玉玺,但因此而亡着亦不在少数。萧某以为和氏璧何须去求,若能顺民意,行正道,让慈航静斋看到夺取天下的希望,她自然将宝壁双手奉上。”

    宋鲁点头赞许道:“此言有理!我们再喝一杯。”

    一时间气氛又活跃了起来,最后宋鲁承诺萧峰将与巴蜀众势力打招呼,让人不准为难萧峰。

    凤凰山位于成都东北多扶平原之西,主峰高起百余文,山势雄伟秀丽,婉蜒数十里,四周蜂峦透这,群山环抱。主峰高出群山之上,拔地而起,形似展翅欲飞的凤凰,故有“凤凰山”的雅号。

    穿过凤凰山往南行,漫山古木、野草委萎,一道河溪从西北境蜒而来,流往东南,两岸长满枫树,际此秋盛之时,枫叶部分转红,红黄绿互相辉映,造成丰富的色感层次,景色极美。

    萧峰在天未尚亮便已出发。鲁妙子曾画过通往幽林小筑的地图给他看,不过只是瞧过一遍后便焚毁了。

    凭着记忆的指引,萧峰沐着清晨温胸的阳光,渡过河溪,沿凤凰山往南走的支脉全速而行。

    过枫树林,穿山峡,景色忽变,只见林木深茂,池潭依山势高低以奔突的飞流相连,山沟地势如层层台阶,高低瀑布飞泻漫溢,水声鸣鸣,疑无路处竟别有洞天,大有柳暗花明,寻幽探胜之妙。

    野树依池潭山势盘根错节,苔草流碧,流水或夺泻而下,或分级飞坠,水击顽石,形成无数水流回旋激溅的动人景像。

    萧峰爬上一道飞瀑顶端巨岩处,眼前豁然开朗,眼下是一望无际的原始古林,左方是凤凰山脉尽处,以几座环合的山峦作结,右方是延至地平的荒野林海。

    幽林小筑就在群山环围的山谷内,确是隐居避世的桃花源,既与世隔绝,自可与世无争。若没有人指点,明知幽林小筑在成都附近,休想寻到这里来。

    萧峰滑石而下,进入森林,庞大的古树参天而立,灵兽奇禽在林叶间跳跃飞翔,生趣盎然。

    萧峰在林木间疾行,倏地空间开阔,现出一间小石屋,屋旁有碎石道往前延伸,左弯右曲的没在林木深处,看不见小谷入口。

    幽林小筑,终出现眼前。

    萧峰闻之动容脚步加速,没进林路尽处。

    终于进入幽林小谷,他曾多次驰想幽林小谷是怎样一处人间胜地,直至此刻身历其境,始知是无法凭空猜想的。

    在群山环汇形成的宁静幽谷内,溪水于林木中蜿蜒穿流,溪旁婆婆树木间隐见几间小石屋,若他推断不错,溪水该绕过屋前,流至谷口形成清澈的池潭,再流往谷外去。

    谷内枫树参天,密集成林,郁郁葱葱,遮天蔽日,山崖峻峭,石秀泉清,能避世隐居于此,人生尚有何求?际此红日初升,小谷沐浴在晨曦之中,满山红叶,层林如染,阵阵秋风吹来,百鸟和鸣,清新之气沁人心脾。

    忽然一阵清越的箫音,从远处传来。箫音在大自然风拂叶动的优逸气氛中缓缓起伏,音与音间的衔接没有任何瑕疵。

    池中大石从水底冒起,或如磨盆,或似方桌,清泉石上过,小鱼结伴游,充满自由写意,不染尘俗的意味。

    萧峰听着箫音,沿溪而行,绕过清池,踏着满枫叶的碎石小径,心神升华,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