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萧峰传奇_第60章 江湖激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0章 江湖激战 (第1/2页)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吟毕,萧峰哈哈大笑,指着落日余晖下的岳阳楼,笑道:“若是杜老夫子见我率了战船千艘在这岳阳楼下耀武扬威,比他老病孤舟光采多了,必定说一声:‘后生可畏’吧。”

    萧峰满怀豪情地大笑了,那笑声震撼宇内,似乎洞庭湖水也跟着上下掀动了。

    刘洎听得萧峰吟出一首好诗,大感震惊。他自幼饱读诗书,熟知经史,但也不知道萧峰口中的杜老夫子是谁。

    赵蛮却是不懂诗文,见萧峰将自己与那人相比,心想必是个厉害的人物。

    刘洎好奇道:“萧帅,这杜老夫子是何方神圣,竟能写出如此诗章!”

    萧峰哑然失笑,心知他又怎会知道杜甫是谁,笑道:“这杜老夫子名叫杜甫,此人潦倒一生,却始终忧国忧民。所谓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说的就是他这种心存天下百姓的有志之士。家师就常常以之自勉,我对他也是崇敬的很。”

    恬静的湖面水波不兴,山湖辉映,碧水笼烟,清风徐来,使人心胸开阔,耳目清新,精神畅爽。

    船起,千艘战船,划过水面,军容鼎盛,向大江驶去。

    此战萧峰得战马四千余匹,粮草物资不计其数。又补充了些船只,比来时多添了一倍。

    刘洎闻言愈加迷糊,但听萧峰口口道来,却是所言非胡诌,疑惑道:“在下自问饱读诗书,可何以不曾对此人有所耳闻,还请萧帅日后引荐才好。”

    萧峰闻言苦笑,寻思:“这杜甫尚未出世,任你饱读诗书,料你也没听说过他。”微微一笑,道:“此人乃是一隐士,不为世人所知。在下也是数年前有缘与之见过一面,日后相见只怕就不易了。”

    刘洎心生遗憾,道:“单凭此诗来看,便知此人文采盖世,当世无人可及。为避免贤人之名被后人遗忘,此诗该广为传唱,使后世知晓尚有杜甫如此才华卓绝的人物。”

    萧峰闻言一愕,心想反正这杜甫都是要名流千古之人,有何必在乎时间早晚。

    但念及此处,萧峰忽地心中叫道:“哎呀,不好!倘若真的杜甫出世,发现自己还没写,这首诗就被广为传唱了,该如何是好!”

    随即又想当真荒谬的很,便又大笑起来。

    众人不知所以,问其故,萧峰只是随口应付,跟着豪兴大发,不觉大笑,心中想道:“大丈夫生此乱世,不当建奇功,立伟业,率领艨艟水师东下江南,北定中原吗?”

    长江的主流由西而来,在洞庭湖北方流过,于道人矶和城陵矶这两个岳州西北的大镇处接连着通往洞庭的主水道。

    船队开始驶离洞庭湖,萧峰居中指挥,刘仁轨前方开路,赵蛮押后。

    后方警报忽起,原来敌方三十多艘快艇正狂追而来。

    赵蛮忙传报萧峰,该如何决断。

    萧峰料想雷长颍必然没有胆量不敢大举来攻,该是收到萧铣之命,试探性干扰一下,沉声道:“全速前进,不必理会!”

    后方快艇紧追不舍,却始终不敢靠前。

    翌日清晨,警报再次响起,后方船队士兵来报敌方船只愈来愈多,向萧峰大军尾随而来。

    萧峰沉思小会,传令刘仁轨加速向马骨湖转进,以防梁军有从嘉鱼赶来的水师援军。

    萧峰亲自跳上己方快艇,将他送到后方查看,登上一艘战船,见赵蛮在观察敌情,道:“情形如何!”

    赵蛮道:“梁军都是快艇跟进,由昨晚的三十多艘变成了一百多艘,属下请求率三条艨艟战船,在湖口堵截!”

    萧峰先是点头,然后皱眉道:“我军不习水战,你一切小心。我去前方众人商议一下,在何处靠岸弃船?”

    一次次的江水和汉水泛滥,带来的大量泥沙,把云梦泽区地势抬高,低洼的地方形成了一连串的湖泊,其中最著名的马骨湖,周三四百里,渺若沧海,洪潭巨浪,荣连江沔。

    萧峰在前方登上刘仁轨的大船,道:“现在张绣咬住我们不放,我已让赵蛮在湖口处堵截,必须尽快登岸。”

    刘仁轨闻言一震,道:“赵将军不谙水战,如何迎敌?”

    萧峰目光所至,终于寻得一合适登岸的地方,指着道:“就是此地了!”

    刘仁轨顺着萧峰目光远遁而去,只见那一处实乃一天然码头,可立时停泊三百艘大船。

    船队不断开至,运送粮草物资的大船马上开始抛锚靠岸,士兵们开始陆续登陆搬运物资。

    刘仁轨抱拳道:“属下请求支援赵将军!”

    萧峰闻言,当机立断道:“你去吧!”

    刘仁轨立时从船队中带出五艘艨艟驰援过去。

    双方火箭、弩箭骤雨般交换。

    在指挥台上的赵蛮生出心力交瘁的感觉,湖上的激烈水战仍如火如荼地进行,敌我战船多艘起火焚烧,一团团的浓烟冲天而上,在高处扩散,蔽天遮日。

    己方三艘战船,其中一艘倾侧翻沉,跳水逃生的手下变为敌人屠宰的猎物,惨烈的情况令人不忍目睹。

    梁军战船都是由精通水性的舵手cao作,故他们的行军速度教萧峰的宋军快。

    此时交战的再非是小小的快艇,乃是交多了十多艘大一点的斗舰。斗舰的出现,代表敌方的水师船队定是在不远处,并驰行而来。

    船上设女墙,可高三尺,船下开擎棹孔。船内五尺,又建棚,与女墙齐。

    棚上又建女墙,重列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