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 御前 (第2/3页)
星子应道,语气平淡,“父皇费心了。” 辰旦声音略带磁性,温和中透出威严:“但朕也不会委屈你太久。朕已决定,御驾亲征西突厥,一则是报谋刺之仇,二则你可随朕在军中历练,以你的文韬武功,不难杀敌立功,顺理成章得到擢升提拔。待全胜回朝后,朕再昭告天下,你是朕流落民间失散多年的亲子,如今认祖归宗,旁人也就再无话可说了。” 果然亲征之事已无可更改,星子知道多说无益。但听到“流落民间”几个字,却隐隐有点不舒服,言下之意就是私生子了,那自己怎能面对亡母遂叩首道:“父皇,只要能侍奉父皇身边,儿臣不在乎名分。如此说法恐怕有损陛下清誉,况且事过离奇,也难令人信服。” 辰旦呵呵一笑,笑容中透出复杂的神情,是无奈,亦是坚定:“你是朕的嫡长子,皇家一脉,当年出生时,皇室曾有记载,你的姓名来历都是清清楚楚,铁证如山。”只不过辰旦咽下了后面的话,只不过朕即位后,几次三番想要毁去当时的记载,现在那些档案也藏在绝密之处几无人知,而王府中知道星子之事的人也多被清理,哪知多年之后,竟是朕本人要亲自重启那尘封的往事“而后来你失踪,朕对外的说法便是为躲避天花将你送到乡下去了,后不慎走失,现在寻回,重归皇室顺理成章皆大欢喜。不信服大不了滴血验亲,还有谁不服” “父皇”星子不禁惊叫一声,仰头望着他,一时心乱如麻。父皇竟肯滴血验亲他竟是这样为我筹划,一心扶我上位,但我全然无心权势皇位。何况剧毒在身,命不久矣,又如何担得起他的重托 辰旦面色凝重:“你无须惊讶,朕必会安排妥当。此事朕只说与你知,大事未成之前,决不能走漏任何风声,你亦不可擅自泄露出去” “是”星子茫然应道,犹豫着是不是该告诉他中毒未解之事。 辰旦知道星子重信守诺,并不再刻意强调,又道:“第二件事,你虽暂居宫外的忠孝府,但为人子之道,晨昏定省的规矩不可废。每日清早你先进宫来请安,然后随朕上朝,下朝后便到御书房学习处理国事。要治理国家,平定天下,尚有许多要学,不可懈怠” “是”星子不自觉咬唇,心头似湖面投下一块石子,泛起一圈圈波纹,再不能平静。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己算是应了他么倘若做不到,算不算欺骗呢 辰旦略作沉吟,又道:“你不在宫中长大,皇家典籍,宗室礼仪,都须熟悉。朕请皇叔德王来教导你,每日下午你去崇文馆听讲,知道了么” “是”辰旦一件件任务布置下来,星子只得一一答应,心头的不安的阴影渐渐扩散,几乎没有勇气抬头了。 “第三件事”,辰旦见他乖顺听话,颔首微笑,从怀中摸出一件物事,“这麒麟玉锁,朕今日正式赐予你了。你可知它的来历” “儿臣叩谢父皇。”星子依礼谢恩,复双手接过玉锁,手指摩挲着上面凹凸有致的繁复花纹,对这枚玉锁,自己再熟悉不过,但今日失而复得,终是有什么不同了。“儿臣不知。”星子语气迟疑,似有点魂不守舍。 “这玉锁是朕出生时,皇考赐予朕的,”皇考辰旦说到这里,父皇死前的情形忽闪现眼前,辰旦摔摔头,却摔不掉那幻象。父皇将麒麟玉锁赐与朕,朕再赐予星子,会不会因果循环辰旦心头无端涌起一阵寒意,似有种不祥之感,想要收回成命,但金口玉言一旦出口,倘若反悔更显怪异。何况,这玉锁本是星子的珍爱之物,强行收回他必然耿耿于怀。辰旦定了定神,星子是嫡长子,非自己当初的身份,非自己当初的心机,朕也不是父皇能比,怎会重蹈覆辙 辰旦心念千转,面上仍不动声色徐徐道来:“朕大婚时,转赠与你母后,以为信物。你出生之后经历那场变故管家安排你出逃,将这玉锁留给了你,想是欲作为他年父子相认的凭据,”辰旦悠悠地叹口气,无尽沧桑尽在其中,“你终于带着这玉锁,重回到了朕身边。今日朕复赐予你,愿你能明了朕的厚望” 这后面的故事星子本已猜得不离十,父皇今日赐还玉锁,便是正式认可了自己,一笔勾销往日恩怨。感觉辰旦充满期待的目光落在身上,星子却不知该如何作答,心情愈发沉重起来,自己将注定要辜负他么 辰旦终于注意到星子心神不宁:“丹儿,你有什么心事么” 丹儿星子愣了愣才明白皇帝是在叫自己:“儿臣,呃”星子目光闪烁,心虚地眨动眼睛,“儿臣只是在想,父皇今日在金殿之上,当众赐予儿臣免死金牌,是不是恩宠太过” “呵,”辰旦仰头轻笑,笑声中掩不住得意,“你这便不懂了。朕就是要大张旗鼓,就是要恩宠太过,不然,朝中那些人不会将你放在眼里。何况,想想你往日,时时生事,若要认真算来,你有几个脑袋几条命来抵数” 星子虽不屑朝堂上勾心斗角的算计,但他本是聪明的,如何不明白辰旦的意思但一想到从此皇帝将一手掌控自己的生死荣辱,又颇不是滋味。星子深吸一口气,终于忍不住道出心中疑惑:“父皇厚爱,儿臣愧受。但父皇不怕儿臣再反叛”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辰旦打断他,一手托起星子的下巴,星子不得不被动地望着皇帝。辰旦面色复归冷峻,两道如剑的目光自有一种迫人之气,声音却斩钉截铁般坚定:“朕既统御群臣多年,自认尚有识人之明,何况你是朕的儿子,知子莫若父。丹儿,你虽不拘小节,常惹是非,但大事上却不会含糊,更不会对朕不利,这点朕确信无疑” 星子震动,眼眶发热,待说几句知恩图报的话,嗓子中又象是堵着什么,呐呐地说不出口,只是深深地俯首:“儿臣叩谢父皇。” “起来吧”辰旦仍是亲手扶星子起来,温和地笑一笑,“今日你也累了,早点回去歇息吧明日还要早朝呢” 星子跪安,遂辞驾出宫,回到忠孝府中,更衣沐浴。进了内室,星子双手捧起置于案上的一幅卷轴,缓缓打开,正是他日前求辰旦赏赐的母后画像。星子方欲将画像挂在床头,忽想到辰旦适才所叮嘱的,当下万不可泄露真实身份。星子叹口气,展开画像平铺几案上,一手持烛,仔仔细细端详良久,跪下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默念道:母亲,恕孩儿不孝,孩儿不久之后便将侍奉母亲于碧落黄泉,原谅孩儿迟来了十六年星子复又叩首,起身将卷轴收好,藏于古玩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