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O九 谕命 (第3/3页)
眉头。伊兰见状即住口,仍是恭敬应道:“是奴婢谨遵尊者教诲。”星子虽不满,亦无法驳斥,抛开伊兰与父皇的深仇大恨不提,她方才说的也是实情,父皇当政,怎会稍稍收敛他的野心 贴身藏好了神谕,才发现那铁匣子底部还有一件东西,黑黝黝的一团,触手柔滑,打开却是一件连身衣服。乍看似三岁小儿的童装,轻轻一拉却又可伸展数倍。只是衣物那质地非丝非棉,非革非麻,不知是何物所制。
星子将之递给伊兰,伊兰摩挲片刻,“据奴婢所知,此物乃九天之外的陨铁所制的铠甲,坚韧无比,刀枪不入,乃无价之宝,王者之甲。千年之前由上代使者临凡时携来,如今正是为尊者防身之用。” 星子遂将宝甲亦贴身藏好。此处非久留之地,星子便与伊兰沿原路下山,仍是乘坐革囊渡湖。自星子破解神谕之后,伊兰对他愈发恭敬,星子看得出,那是发自内心由衷的期待与感激。可她若得知我便是她的仇人之子,还会如此么星子不无自嘲地想。 重回桑干湖南岸时,夜幕已临。二人仍是小心翼翼地避开赤火军的岗哨巡逻,找到乘风和白云,星夜兼程,赶回西突厥。待二人回到安拉城天方殿时,城中气氛已十分紧张。赤火国大军步步进逼的消息不断传来,军民皆人心惶惶,有不少百姓日夜长跪在天方殿门前祈祷,恳请真神显灵。伊兰便解除封锁,令人放出消息,真神使者业已降临,神谕业已现世。 这一惊天喜讯,一夜之间便传遍了安拉城的大街小巷,犹如滚滚春雷,惊醒了沉睡千年的土地。突厥人闻讯无不喜极而泣,奔走相告。第二日清晨,天方殿前的广场上,便黑压压地跪满了民众,祈望能一睹尊者神谕。 国王摩德自从二人走后,每日如坐针毡,计无所出,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听说星子与伊兰携神谕而归,大喜过望,亦齐聚王公贵族,前往天方殿拜谒尊者。伊兰本希望能择吉日举行盛大隆重的仪式,恭迎神谕,朝拜使者,但此乃非常时期,择日不如撞日,遂开启天方殿一年一度祭神的神庙,邀请国王贵族作证,展示神谕,为星子正名。 伊兰请星子沐浴更衣,换上了一袭黑色长袍,升上神庙正中宝座。座前玉案上紫金炉中香烟袅袅,那卷记载了神谕的白绢静静地躺在案前。星子端坐宝座之上,听得殿外鼓乐齐鸣,思量万千。 伊兰所谓的仪式,便如国王加冕之礼,就此以后,自己便将以真神使者示人,成为突厥千百万人所共同仰仗之神祗,这不仅是无上的权力荣耀,更象是一柄利刃,生生地将自己的人生劈为两段 侍者来报国王摩德已率贵族群臣等候殿外,星子忽慌张起来,如果我以真面目示人,难保不很快就传到赤火中,让父皇知晓星子突然下令:“将殿门关上”星子莫名其妙的一句话,众人皆一头雾水。伊兰虽不知何故,仍是遵令命人关门将国王一众尽数拦在外面。星子四下环顾,找不到什么东西可遮蔽,遂吩咐身边侍女:“你速去拿个头巾来,就你自己用的便好。” 侍女取来头巾,星子慌慌张张地接过蒙在面上,手忙脚乱,模样十分滑稽。一向沉稳端庄不苟言笑的伊兰也忍不住扑哧一声乐了,笑得星子涨红了脸。伊兰知道此举十分不敬,口中连忙请罪,但见星子孩子气的神情,不知怎地心头却是一阵乱跳。 伊兰唤过侍女说了句什么。片刻后,侍女奉上一只银色的面具。那面具乃是以银白色的丝线精编而成,柔软坚韧,戴上契合五官,全无不适。 星子戴好面具,唯露一双眼睛在外,定下心神,方请国王摩德一行进来。摩德乍见星子,不由愣了愣。伊兰侍立一侧,轻哼了一声。摩德回过神,慌忙跪伏于地。旁人只当尊者神秘威严,自不敢有所疑问。 伊兰捧起白绢,一字一句念诵神谕。念毕,将神谕展示众人。摩德等感激涕零,长跪不起,叩首至额头流血。星子望着匍匐在脚下诚惶诚恐的摩德,叹息一声:“我既受命于天,危难之际,当竭诚尽力,与各位共度难关。亦望各位能精诚团结,同御外侮” 摩德等人齐声应道:“谨遵尊者谕旨尊者临世,天佑突厥” 星子随后让群臣退下,再度单独留下摩德,要求他将自己的身份保密,此举也正合摩德之愿。于是从此对外任何人只能敬称星子为尊者,名讳来历则均隐去不提。突厥族人敬神畏天,真神使者便如真神亲临,自不会对此有所异议,更不会多加打听,胡乱猜测。而近来战事危急生死攸关,那日刑场变故早已被淡忘一旁。 星子在伊兰的陪伴之下,由摩德等人拥簇着,步出神庙,立于高台之上,向民众公示神谕,接受朝贺。脚下万头攒动,如一重重巨浪般汹涌不息。无数黎民对着面具之后的星子伏地叩拜,“尊者临世,天佑突厥”之声响彻云霄,震动天地。 星子倚栏而望,俯瞰芸芸众生,忽想:前几日将我处以剜心焚身之酷刑时,他们兴高采烈欢呼雀跃;而今日听说我是天使降临,又对我顶礼膜拜敬若神明。世上万千苍生,究竟是否明白,他们在做些什么他们为谁而生为谁而死,命运由谁来掌握 当天,摩德便将国中的兵权转交星子,由星子全权指挥,另赠送了星子一套宫中珍藏的黄金铠甲。天方殿议事不便,星子便迁至摩德的皇宫,伊兰率天方殿中一众侍女相伴随行。摩德将皇宫正殿让出来让星子下榻,星子亦不客气,急召朝中武将议事。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