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三八 别绪 (第1/3页)
一三八别绪 这条路星子往返走了好几次,已是轻车熟路。快要到达时,星子带她绕一个弯,避开赤火军的营地。望见突厥大营前,一面面黑底金边的丛林狮子大旗迎风招展,星子放开伊兰的手,轻声道:“我们堂堂正正地从正面进去,我走前面,你跟着我就行。你不用说话,什么都不用管。” 这两天尊者和圣女突然齐齐失踪,不知去向,突厥军中群龙无首,人心惶惶,好在副帅哈桑毕竟是身经百战的老将,乍遇变故,临危受命仍能冷静自持。是夜守关的色目义军下山袭营,火光冲天,杀声震地,哈桑怕营中生变,不敢贸然发兵支援。令突厥全军就地休整,闭门不出。后义军传来消息,是圣女令他们夜袭赤火营地,哈桑隐隐猜到圣女的计划,更是焦灼不安。 一夜不眠,天色未明,突闻圣女被擒,敌军将之剥衣示众,悬于高台之上。哈桑大为震惊,果然未出营门,便抬头可见。但突厥军中无人见过圣女的真容,对那绑在台上的女子难辨真伪,全军上下议论纷纭,莫衷一是。听说赤火国要以圣女为挟,逼迫突厥投降撤军。但尚未得到正式文书,也未派来使者。但只过了一天,那示众的女子便莫名地消失无迹,而赤火军中再无什么动静,尊者仍不见踪影。哈桑猜不透其中的缘由,只得以不变应万变,严肃军纪,不许散布扰乱军心的谣言,否则军法从事。暗暗祈祷,尊者快快现身。 哈桑一早正在营中巡视,忽听人报尊者携圣女归来,哈桑惊喜非常,忙一路飞奔,跑到大营正门,果见尊者一袭黑衣,负手而立,银色面具下一双沉静蓝眸,伟岸身躯,不改素日威严。而立于其身后的圣女,亦仍是衣袂如云,翩然如仙。 两人突然现身,便如从天上飘落凡间,神龙见首不见尾。哈桑忙率领众人叩首行礼:“末将拜见尊者、圣女。”语调虽然欢喜无限,吐出“圣女”二字时却微有迟疑。 星子不是瞎子,看出众人投向自己的目光仍是充满恭敬崇拜,望向伊兰时却满是疑虑,颇不自然。星子淡淡一笑,温和地对哈桑道:“将军辛苦了,快快请起这两日事发仓促,变故突起,幸赖营中有将军主持大局。”又吩咐道:“速传令营中将尉于大帐中集合,我有要事相告。” 尊者和圣女安然归来的讯息即刻传遍了突厥全军,很快,大帐中便聚集了全部重要军官,黑压压的一片。虽慑于尊者之威无人敢私自议论,但相互示意间,已交汇了许多探究之意,不解之惑。 星子气态昂然地高坐正中,伊兰陪坐于旁,微微低头,似在避免与众人目光相接。星子清了清嗓子,悠悠然开口道:“赤火国已答应我方的议和条件,决定休兵罢战,不日即将从西突厥全数撤军,恢复色目国,并以五年为期,赔偿因战乱为突厥、色目两国造成的损失,两国各五百万两纹银。” 这便是星子矫诏的内容,休兵撤军,重建色目,趁父皇昏睡之中,都不难做到,至于赔偿损失,就战乱之祸而言,区区五百万两银子并不为多,以五年为期,不至于让赤火国民众负担过重。父皇一旦得知真相,当然不会轻易答应,但来日方长,星子决心另行设法履约。 星子一句话犹如巨石入海,掀起轩然大波,又如平地一声惊雷,震得帐下诸将愕然相对。自尊者莅临以来,赤火国虽屡遭败绩,仍负隅顽抗,甚至以圣女相挟而孤注一掷,要我军投降。怎么陡然风云激变,竟然全盘同意了突厥的条件 星子从怀中摸出一卷黄绢,置于案上,朗声道:“这便是那赤火国皇帝亲自交与我的议和国书。”既有尊者亲口承诺,又有敌军诏书为证,大局已定,众人惊喜万分,更无怀疑,齐刷刷跪倒:“尊者圣明天佑我族”尊者便是那天上的太阳,万道光芒穿透重重乌云,光明照耀天地,再无一丝阴霾。 乍见诏书,连伊兰也吃了一惊,这怎么回事被尊者救下后,从未听他提起啊偷偷瞥了星子一眼,却见他目光如静水流深,全无喜怒之色。他他是那人的儿子,这诏书是怎么来的难道那皇帝真的会同意媾和或是他又受了什么委屈伊兰不知星子身世时,提出几点议和条件,只道是顺理成章,此时才深深明了星子的挣扎与艰难,心底翻涌万千思绪,却无法表露分毫。 星子温言让大家起身,众人皆仰望着星子,如仰望指引着方向的北斗星辰。星子转头望向伊兰,声音里有几分褒扬,几分得意:“此事能成,全赖圣女之功。”此言一出,账中顿时一片惊讶之声。星子要的便是这效果,遂将准备好的说辞从容道来:“三日之前,圣女趁夜闯入赤火国御帐,谋刺敌国皇帝,欲求一击成功,一劳永逸。我得知消息后,怕圣女寡不敌众,恐生不测,亦即刻赶往敌营。此时贵在机密,不及通告各位。” “圣女只身闯入御营中,成功下毒,毒倒了赤火国的皇帝,却被众多大内侍卫围困,身负重伤。我恰好赶到,助圣女脱险后,正有一位前辈神医到此,我即延请他为圣女疗伤,为免外物相扰,寻了一处僻静之地,休养了两日,如今伤势已是无碍。赤火国皇帝毒发,性命危在旦夕,苦无解药救命,打听到圣女未回营,以为圣女已经伤重身亡,便铤而走险,谎称擒住了圣女,另在所捕获的色目百姓中选了一名无辜的年轻女子羞辱示众,以求能瞒天过海,骗到解药。我即将计就计,带了解药再度潜入赤火军御营中,以此为交换,令皇帝同意媾和。” 星子这一番话虚虚实实,倒也合情合理,如此便能解释为何那名来历不明的“圣女”仅仅被示众了一日便销声匿迹,而赤火国却按兵不动,再无挑衅之举。不过,若细细探究,仍有些许不易察觉的破绽,但突厥全军对尊者早已信之入骨,又无人曾见过圣女的“真容”,再不会有人质疑。而哈桑早知道星子是赤火国大将,更能理解他一心谋和,不愿将赤火国赶尽杀绝,不愿伤害故国君王之心情,自然更无疑虑。 帐中将尉得此喜讯,一时欢声雷动,齐赞尊者与圣女。伊兰更是大大出乎意料,她决定回营之时,便曾想过,怕会有无数痛苦难堪的局面等着自己,近乎是破釜沉舟的心情随星子返回。哪知如今所受的奇耻大辱不但移花接木,被星子一言轻轻揭过,丝毫无损圣女威仪,更成了有大功于国,恰如英雄凯旋。 他他竟如此思虑周密,不惜代价地一心回护我,轻纱下伊兰的面颊已是一片guntang。尊者话已说到这份上,众目睽睽皆望着伊兰,伊兰不能再装聋作哑,微低眉心,愧然开口道:“是我一时鲁莽,贸然行刺,差点铸成大错,幸有尊者力挽狂澜,方能得此结果。”她所言并非谎言,却与星子契合,众人只道圣女谦虚,更不去想那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星子将国书交与通译,令他当众宣读。这是星子亲拟的矫诏,当然与方才星子所言丝毫不差,上面的玉玺又是真的。通译高声读完,将那御印炫耀四方,军中一时激情昂扬。自尊者和圣女齐齐失踪之后,全军惶惶不可终日,而“圣女”被擒示众,更令突厥人屈辱难当,不知所措,哪知尊者重现,便带来了这样的捷报,强大而不可一世的赤火国竟然承认完败,愿签城下之盟,浴血奋战经年终得此结果,突厥上下自是扬眉吐气,兴高采烈。 星子示意大家安静,声音清晰而冷静,正象是热情澎湃时降温的冰块:“关于停战的相关事宜,随后我再与诸将详加商议。但诸位切不可就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