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五五 底线 (第2/3页)
同寻常,当是他命人特制的“好东西”。他真的希望我将之戴上星子缓缓地攥紧了拳头,胸膛剧烈地起伏着,透出出内心的波涛汹涌,半晌,星子啪的一声合上了檀木长匣,置于一旁,跪下叩首:“臣谢陛下赏赐” 辰旦玩味着他的表情,不疾不徐地道:“怎样现在就戴上吧” 星子紧拧眉头,直视着辰旦,蓝眸之中已凝了一层薄冰,玉雕般的面容亦透出一股霜寒之气,凛然之色,不怒自威,让人不敢轻侮。辰旦竟有些莫名心慌。星子一字一字,斩钉截铁如裂金石:“陛下厚赐,臣不敢不受。但臣早已有言在先,臣之躯体,受之于父母,非臣私有之物,臣不敢不加爱惜。臣未尽人子责任,不能妄自损毁。臣母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却因难产而薨。母亲以她之生命方换来臣之贱躯,臣更不敢无谓轻弃。陛下亦曾有言在先,赦臣死罪三次,臣伏请陛下开恩。” 星子口中虽是恳求,却是不容置疑的口吻。这样的反应,辰旦倒是早就料到了。只是这孽子,从前朕以他的生母为诱饵,迫他就范,今日倒成了他冠冕堂皇来抗旨的理由呵呵,辰旦大度地一笑:“你既然不愿便罢了,朕不勉强,更不必动用你那免死金牌。”星子不料辰旦如此轻易便让步,愈发狐疑不定,不敢接口。 果然,辰旦顿了顿,唤了一声“来人”外帐的亲兵应声而入,辰旦沉声道:“传大内侍卫子扬进来”星子闻言,顿时打了个哆嗦,此时父皇要传子扬,用意不问可知。我为避免再连累子扬,这些天一个字都不敢和他多说,但照父皇的性子,又怎会轻易放过他 星子的表情一览无遗地落入辰旦眼中,辰旦愈发得意,前几日你敢在朕面前玩花样,今日看你又怎么表演少时,子扬进来,照例叩首:“卑职拜见陛下,不知皇上召见卑职,有何吩咐” 辰旦瞟了星子一眼,转头对着子扬,一开口便直截了当兴师问罪,声音亦是彻骨之寒:“子扬,朕命你服侍照料星子殿下,你却故意怠慢,玩忽职守,致使他伤势至今难愈,该当何罪” 辰旦派了子扬去服侍星子,当即被星子赶了回来。此时旧话重提,纯是裸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星子唯有苦笑,我做初一,父皇便做十五,只可怜子扬,无缘无故被当成筹码,受尽父子二人的夹板气。星子本能地就要为子扬申辩,但听辰旦声色俱厉,星子突然间明白了,父皇欲赐我护腿只不过是个引子,他也应当料得到我不会轻易就范,便借机来整治子扬。 我若开口为子扬求情,便坐实了可用子扬来胁迫我,就算今日侥幸,能放过子扬,父皇以后也会以此为由,频频逼我就范。但我若不为子扬出头,以父皇的心狠手辣,子扬免不了要大吃苦头,甚至赔上性命。我真的能忍心不管么星子心乱如麻,思前想后,为长远计,决定不到危及子扬性命的关头,暂且装聋作哑。只是星子不解,上回我惹怒父皇已颇有时日,为何父皇竟隐忍至今,才有动作 子扬本是通透之人,辰旦一语既出,已明白皇帝是故意找茬,也不作徒劳的辩解,乖乖地磕头认罪:“卑职知罪” 子扬的认罪似乎更让辰旦怒不可遏,厉声喝道:“你身为大内侍卫,慢君怠主,敷衍塞责,本当严惩不贷。朕看在你服役多年,素有功劳的份上,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来人,将他拖出去,重责一百军棍” 一百军棍星子登时瞪大了眼,差点从地上弹了起来父皇不杀子扬,却摆明了要他生不如死这是在报复我,还是试探我的底线星子狠狠地怒视着辰旦,眼中似要喷出火来。辰旦却嘴角含笑,怡然自得地欣赏着星子的愤怒,一副有恃无恐的模样。 星子突然想起师父曾斥责自己“你到底要害多少人才够”师父说的不错,我差点害得娘亲死于非命,差点让伊兰万劫不复,她们侥幸脱险,可这次又轮到了子扬怪罪父皇有何意义父皇是什么样的人,我不是不知道,他待人行事,从未有丝毫改变。要怪的只是我自己,我本有能力阻止,却总是一厢情愿地幻想有朝一日父皇会幡然醒悟、回头是岸,幻想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陛下”星子大叫一声。 “丹儿,什么事”辰旦温和地微笑着,好整以暇地望着星子。 星子只想拍着胸脯,狠狠地对他说:父皇你有什么事就冲着我来,一人做事一人当,我愿意受你任何惩罚,拉旁人陪绑算是什么事话冲到嘴边,却又生生咽下。星子心底苦涩难当,转头瞥了眼身侧的那只长匣,父皇的意思已经很清楚,如果我不想连累旁人,如果想让子扬逃过这一劫,我得戴上这副“护腿”。但就算我愿意又如何这也不过是负薪救火,扬汤止沸。父皇已将我视为头号敌人,我若一味顺从他,任他得寸进尺,最终只会受尽折磨,白白地赔上性命,对谁都没有好处。 星子用力地咬住嘴唇,直到唇破血出,却似毫无痛觉。我本早就明白,要与父皇相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绝对反叛,一条是绝对顺从,可我始终试图在没有路的悬崖绝壁上开辟出第三条路来,哪怕一次次碰得头破血流,仍不知回头,不知悔改。星子死死地瞪着不过三尺之外的辰旦,我是不是还要当那姑息毒蛇的农夫,让父皇去荼毒更多的无辜者其实事情很简单,我只要起身迈出一步,一步就足够扭转这乾坤 星子的呼吸益发急促,猛烈的心跳似要蹦出胸膛,辰旦亦敛了笑容,神情冷漠与星子对视,令人窒息的气息横亘在二人之间。眼前有什么一闪,星子的目光一滞,那是案前灯光映着辰旦鬓角一缕缕刺目的白发,心头似被什么钝器狠狠地撞击了一下,西征以来不过一年有余,父皇却似乎足足老了十岁 我欺骗了他那么多次,自己都不能与他坦诚相见,又怎能怪他不信任我良久,星子终于颓然收回了视线。三尺之遥,却似隔了千山万水沧海桑田,不可逾越。大哥当年的话可谓一针见血,不管父皇如何狠毒残暴,我始终会费尽心机为他开脱,我永远不是能弑父弑君之人 子扬乍闻辰旦下令重责一百军棍,倒未惊慌失措,神情镇定象是早有所料,并不痛哭流涕、磕头求饶,只按部就班地叩首领旨,便有两名亲兵上前,一左一右押着他出去了。星子心如刀绞,眼睁睁地目送子扬被挟持着远去,只恨不能冲出去追上他相陪。子扬却步履平稳,自始至终未看星子一眼。 待子扬出去了,辰旦端坐在御案之后,若无其事地翻阅文牍,不理睬星子。星子垂眸跪侍,亦无言以对,膝盖剜心剜肺般的痛已被汹涌而来的无力感淹没。哪怕当初被穿了琵琶骨绑在火刑台之上,眼看着那淋透了桐油的柴禾在足下越堆越高,眼看着刽子手的刀锋寒光凛厉,都不曾这般无助无望。 星子侧耳聆听,却听不见帐外有何喧嚣动静。脑子翻来覆去混乱不堪。是会把子扬带去军法处,还是就在帐外行刑如果当众去衣施刑,痛苦之外更增一层侮辱,尊严扫地,这对他何其不公 一百军棍星子抿住嘴唇,心头滴血,我曾经挨过两次一百军棍,那沉重如铁的大棒兜风而下的滋味不第一次没有打完。那是子午谷抗旨后,被父皇召见后以军法重责,恰好毒发,行刑之中屡次昏厥,生死一线之际正是子扬赶到,持免死金牌闯入御营,才救下了我而如今轮到他因我遭难,我反倒袖手旁观了,连为他求情一句都不能子扬本是最注重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