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将计就计 (第1/1页)
第十二章将计就计 “元隆,你不去么?”张飞不禁问道,在他看来,黄权比赵兴更适合留守长安,他一个高级将军也足以保长安不失,何须赵兴也一起留下?张飞这么多年饭也不是白吃的,他知道赵兴既有带兵冲阵之能,又能出奇谋破敌,而黄权中规中矩,虽无大功,但让他留守也不会出什么岔子。因此,赵兴更适合破敌,而黄权更适合防守。 而赵兴却答道:“末将带的基本都是骑兵,此战我军要据城而守,魏军从魏潼关城推出,不过三十多里便是汉潼关城,这种距离并不适合骑兵冲阵。若敌军建造攻城器械,以子龙将军冲阵将其破坏就够了。因此,末将以为自己应当留守,以备其他不测。” “元隆说得不错,”诸葛亮接过赵兴的话头继续说道。“潼关战场上无非是两军正面交锋,张将军只要管好正面,严明军纪,提防敌军突袭就不会出什么差错。曹丕亲征,魏军的统帅恐怕也不会犯下严重的错误让我军得手吧。正面交战,正是张将军的强项。亮如今担心的,是那曹丕恐怕不会简单地从正面一路进行攻击,而若魏军另有一路骑兵,以骑兵为主的元隆应该能起到最好的留守效果了。” 张飞与诸葛亮处事久了,也知道诸葛亮为人谨慎,说出的话可以说八九不离十。如今既然诸葛亮赞同赵兴,那肯定是有其中的道理。而刘禅从小受到诸葛亮指导,当初刘备还让刘禅认诸葛亮为义父。刘禅这个人并不算勤政,倒不如说能交给别人做的他绝对不做。整个会议上他没说几句话,但当诸葛亮打算定下出征的队伍时,他说道:“三将军,不如咱们就按相父说得做吧。” 于是张飞点头答应道:“好,我立刻点将出发,还请孔明尽快讲物资调来。” “这件事交给我,三将军大可放心。” 张飞领下任务后,立刻马不停蹄地奔向军营,准备调兵出征,赵云也随之离去,军议开到这里,就算是结束了。刘禅做皇帝也不爱管事,他父亲让诸葛亮帮他管,他自己也不爱管,反正当皇帝以后,他整个人过得也挺乐呵。 刘禅离开后,费祎和董允也随之离开,仅剩下赵兴和诸葛亮两人。这两人都已料到曹丕不可能单从潼关一路出兵,而之前为了不让其他将领分心,曹丕的后手他们并没有提过。 诸葛亮从夷陵之战前与赵兴交谈时就发现他很有才,那时赵兴才十六岁。而四年过去了,他只觉得赵兴比他当时想象的还要有才,恐怕一国之兵在他手里都能调动自如。统帅如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赵兴就是如此。想到这里,诸葛亮又想试试赵兴的才华。 “依元隆之见,魏国的另一路兵马会从哪里来?” “很简单,魏国与我军接壤不过三处,第一处是上庸和汉中相连,可上庸进军汉中道路险阻,逆流而上,几乎是不可能的。第二处是武关,可武关自魏军退出关中时,守军望风而逃,武关被我军占据,魏国之前损失足足十五六八万军队,虽然凭借人口优势迅速招募新军补足了空缺,但这些新兵根本不能用来攻坚。因此剩下的只剩下黄河,潼关一带了。” “魏军前段时间打下了东吴的江陵,两国关系紧张,因此魏国南方的守军必然不会抽调多少。而曹丕又陈兵十万于潼关,这其中已经不乏新兵,加上北方轲比能尚在作乱,纵使是强大的魏国,恐怕也无法组织另一路军队攻打我们。当然,魏国虽然自己没有出兵,但不代表他们没有出兵。要知道以前并州的蛮夷可都是臣服于魏国的,如今五部匈奴和步度根都在魏国,只要魏国策动这些羌胡作乱,关中就真的会出很大的乱子了。” 赵兴这些话,算是说到了点子上。诸葛亮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说道:“元隆所言甚是,如果河套胡人作乱,还有可能占领河岸的烽火台,将魏国的匈奴军和鲜卑军也放进季汉的国境。不瞒元隆,我如今已经派出使者,向几部羌人和匈奴人送上钱财,陈明利害,稳住他们的心。至于其他几部,待我从府库中调出物资来再送去。能拉拢的我都会拉拢,元隆只要负责将那些一心叛乱的异族消灭,别让河东匈奴和鲜卑两军渡河就行了。” 诸葛亮所说的方法的确稳妥,如今季汉受魏国的攻击,不先稳住内忧,如何对付外患?但赵兴却不甘心,如今全季汉的人为了国家来日的昌隆,节衣缩食,勤俭节约,省下来充实府库的钱财不用来强兵富民,反而要用来收买外族。 “恕兴直言,丞相此策之能解一时之急,而非一劳永逸之策。羌胡趋利而反复,如今魏国强而季汉弱,此其一;魏国让出河套,而我季汉新设朔州治理他们,剥夺他们的利益,此其二;魏国有异族的首领,而季汉除送钱财以外别无他法,此其三。如果我季汉今日为了抵抗魏国而以钱财笼络异族,那些异族就更会有恃无恐,他们知道自己背后有魏国撑腰,下次魏国再让他们叛乱,我们很难用同样的方法继续笼络他们。”
“那元隆又有何主意?” “回丞相,兴此次之所以没一起去潼关,并不是为了收拾几个不听话的小部落,而是要在羌胡中立威的。此事我希望丞相能交给我处理,关中若失,兴愿以军法处置。” 随后,赵兴对诸葛亮提出了自己的战略计划…… 会议结束当日,张飞带领赵云,率领王平,傅彤等部将兵发潼关。而张飞仅发兵两天,一个足以令季汉举国震惊的消息就在长安散布开来。 河套西部的羌人叛乱了,这个消息对于已经面临十二万魏军的季汉来说,毫无疑问是一个雪上加霜的消息。 河套是黄河在关中北部一个几字形的流域围城的地区,其中有大部分高原和小部分平原,高原并不是不能行军居住的丘陵地,但平原部分更适宜居住和放牧。其中主要的大平原有河套西部的银川平原,又称西套平原(北地郡),以及位于河套北部的东套平原(朔方,五原和云中三郡)。其中羌人主要生活在西套平原,即北地郡(具体地理位置见东汉地图,我随后也会画战略方针)。 为了平定羌人的叛乱,赵兴立刻带兵一万,出长安向西北前进,兵发北地郡。而按照之前的赵兴和诸葛亮的分析,如果魏国要连接匈奴和鲜卑叛乱,使魏国的异族军队渡河进入河套的话,最可能从河套东部的上郡渡河。为羌人叛乱而西走的赵兴显然不可能同时又去镇压西侧东部上郡可能叛乱的鲜卑和匈奴部落。而这对魏国来说,毫无疑问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而魏国此时也按照司马懿的方针,派使者偷渡过黄河,到河西对异族部落的首领送上财宝,拉拢这些胡人。 很快,魏国和胡人就达成了协议,他们约定期限,准备一同反叛季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