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神徒遇仙师 (第2/2页)
一口山泉水也就行了。” 大禹说道:“老师,那样怎么能行呢?时间长了会吃不消的。待我回家禀过母亲,您就住到我家里去吧,我家里有闲房子。那样的话,我们师徒二人就可以日夜待在一起,我就可以随时向老师请教了。老师也免得在山洞里受冻埃饿。您看这样行吗?” 白胡子老人说道:“那样也好。” 大禹又说道:“老师,那今天我就先回去了,待禀过了母亲,明天我就来接您下山。” 白胡子老人说道:“那好吧”。 大禹说道:“老师,一言为定,明天见。” 白胡子老人和大禹一起走出山洞,只见花花正独自在洞外玩耍呢,窜,蹦,跳,跃,旋、扑,纵,剪。引得松涛阵阵,山谷震荡。猛虎的风采展现得无余。 常言道云从龙,风从虎,一点也不假。这次大禹近距离地领略了猛虎的威风。真是感觉到了山林之王的震撼。 花花一看主人出来了,立刻收势摇头的跑了过来。大禹走上前去,摸了摸花花的毛,搂了搂花花的脖子,又拍了拍花花的脑门儿。 花花也对大禹十分亲昵。大禹又跟花花玩了半天,才恋恋不舍的离去。 大禹告别了白胡子老人,沿路砍了一担柴回到家中。进门以后,一口气把今天遇到的事一五一十,原原本本地向母亲说了一遍。最后他又说道:“我敢肯定,这个白胡子老人一定是一位神仙。” 莘嬉正为儿子找不到师父这件事着急呢!自从鲧治水走后,大禹的学业就中断了。鲧由于走得急,对这件事情也没有做安排,自己家的附近又没有人能教得了大禹,大禹的学业就这样耽误了。 今天听说这里有一个找上门来的师父,不由得喜出望外,哪里敢指望有神仙来做师父,只要能找到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贤人做师父,就是自己和大禹的造化了,就谢天谢地了。于是就立刻同意了大禹的请求。
母子俩就立刻动手收拾给师父住的地方。西跨院是鲧在家时候用过的书院,现在正好收拾出来给师父用。这里有房,有院,自成一个天地,最适合读书练武。 第二天一大早。大禹就上山了。来到了后山的石洞前,看见白胡子老人正站在洞门口向远处眺望,花花就站在他的旁边。看见大禹来了,花花摇头摆尾的迎了上来,和大禹十分亲近。 大禹来到近前给老师行礼。口中问道:“老师早上好好!”白胡子老人的目光从远处收回来。回答道:“好,好。”大禹接着说道:“我是来接师父的。昨天我回到家,把我们白天的事都跟母亲说了,母亲满口答应。我兴奋了一夜,一大早就跑来接您来了,老师,我们这就走吧。” 白胡子老人说道:“我正在给花花寻找一个去处。”大禹惊呀道:“难道不带着花花一起走吗?我喜欢花花。” 老人说:“花花毕竟是一只猛虎,带到村子里去不合适。如果村民看到把猛虎带到村子里,会引起村民的不安。我先把它放归山林,待日后再云游天下时,再召唤它。” 大禹听说师傅不带花花下山,多少有点失望。大禹毕竟是小孩子的心性。心想,能带着花花到村子里,让别的孩子们看见,又好玩,又威风,多么有面子。可是老师不让带,自然是有老师的道理。于是走到花花身旁,用手抚摸着花花,久久不忍离开。 师父说道:“花花是一只有灵性的虎仔,我把它放归到太白山上去,它会活得更自由,那里才是它真正的家。”说着拍了拍花花的脑门儿,说道:“花花,到太白山上自由自在地生活一阵吧,有事时我会召唤你的。” 花花朝着师父点点头,又摇头摆尾走到大禹的身边,在大禹的腿边蹭了几下,舔了舔大禹的手。然后一声长啸,一纵身朝着太白山的方向飞奔而去。 大禹双眼含泪目送花花远去,一直到看不见了踪影。 白胡子老人这才说道:“大禹,咱们走吧。” 大禹替师父背了剑,抱着琴,师父手执拂尘。师徒二人下山而来。 快到家门的时候,早已看见大禹的母亲站在门前迎接。 莘嬉见这老人雪白的胡须飘洒在胸前,慈眉善目,鹤发童颜,仙风道骨,超凡脱俗的样子。决非寻常之人。走上近前,敛衽施礼。 白胡子老人稽首还礼。 莘嬉问道:“不知仙长怎样称呼?” 老人答道:“我叫华夏子。是一个无拘无束的闲云野鹤。近来周游天下,要寻找一个少年英才,把老夫的平生所学传授给他,让他为国家,为民族建功立业。 幸喜昨天得遇令郎。这个孩子忠诚,善良,聪明,智慧,勇敢集于一身,正是我要寻找的少年英才。我有意收他为徒,你可同意吗?” 莘嬉说道:“如果仙长看这个孩子是个可教之材,我自然是求之不得。” 莘嬉一边说着话一边把华夏子让进了屋内。进到屋子里,忙搬过椅子请华夏子老师坐下。把大禹叫了过来,让大禹行拜师之礼。 大禹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给老师磕了八个响头,说:“老师在上,受徒儿一拜”。 行了拜师之礼之后,大禹把华夏子老师请进了西跨院。 从此以后,大禹便成了华夏子老师的徒弟,每日里黎明即起,跟随华夏子一边读书一边练武。师徒二人相处的如同父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