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女娲造人 仓颉造字 (第2/2页)
,问道:“老师,这个故事是真的呢,还只是一个传说呢?” 华夏子老师说道:“当然仅仅只是一个传说。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的母亲河,一点也不假。而女娲则是人们想象出来的黄河母亲的形象。人类就是大自然母亲的杰作。”。 大禹又问道:“那女娲炼石补天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华夏子老师说道:“女娲炼石补天的事是后来发生的故事。当年共工与颛顼帝争夺天下的时候,本来颛顼帝是华夏的天子,共工是一个实力强大的诸侯。在他周围的周围的小诸侯国都臣服于共工,称共工为‘伯九州‘。 共工的势力更强大了之后,野心也跟着膨胀起来,要与颛顼帝争夺天下。可是经过几次战争的较量之后,颛顼帝的一方占了优势,最后共工被打败,逃到了不周山下(现在叫葱岭)。 共工心里痛苦绝望,怀着满腔的愤怒,一头撞向了不周山,以死来诉说自己的不服。 那不周山本是西北方的擎天柱,共工这一触,竟然也将那擎天柱给撞折了。 西北的天柱一折,西北的天空便塌了下来。这一下可不好啦!连带着东南方的那用来揽住大地的绳子叫地维,地维也崩断了。于是天倾西北,地陷东南。 西北天穹上漏了一个大窟窿。于是,便漏风、漏雨。寒冷的西北风夹着雨雪刮向了华夏大地,大地上的人们被风吹雨淋,冻得瑟瑟发抖。女娲心疼她的儿女们,为了不让她的儿女们受冷挨冻,于是便决定‘炼石补天’。 女娲来到了黄河之源上,在共工撞倒的不周山的碎石中,挑选出了三千六十百块五色巨石,用来补天。 女娲将这些五色巨石用火炼得像天空一样透明,然后一块挨着一块的补到西北天上去,可是当她补到最后,却发现巨石不够用了,恰恰只缺少一块。 再炼已经来不及了,女娲知道,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缺少一块石头,或许就是上天的安排,于是也就不再努力了。从此在西北的天空上便留下了一个窟窿。 这以后,一到冬天,西北风便从这个窟窿里刮进来,使本来就已经很寒冷的冬天更雪上加霜。 但是这也不能怪女娲,大凡天下的事都不是十全十美,总有一些美中不足。 再说这‘地陷东南’。地维断了,东南大地便塌陷下去了,变成了洼地。
我们知道,大地上的江河都是从西向东流进大海的。因此东南大地低洼,流水不畅,江河的水流到这里就积存了下来,形成了遍地河湖泡泽。这十几年来天下洪水泛滥,受害最重的就是这个地方。” 大禹一边眨动着大眼睛全神贯注的听着,一边在思索着。 又一日,大禹又问老师道:“老师,我们使用的文字是谁创造的呢?”华夏子答道:“是古代的仓颉(jie)造的字,这个仓颉是黄帝时候的史官。” 大禹又问道:“仓颉造字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呢?还是有什么根据呢?”华夏子说道:“当然不是凭空想象的,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有一定依据的。人类一开始记事,是用结绳记事的办法。就是找来一根长绳,有了大事,就在绳子上打一个大结,有了小事,就在绳子上打一个小结,后来时间长了,记的事情多了,打的结也多了,人们就记不清所打的这些结,记的都是些什么事情了。 仓颉自幼聪颖,对所遇见的事物总要弄个究竟,追根寻源。他夜夜仰望星空,找星星的排列章法和运行规律。观察一年之中人的影子的长短变化,找大地上一年四季变换的规律。看到森林树木也要研究半天,看到花鸟鱼虫也要琢磨一阵,看的天上的飞鸟、山中的走兽,也会从他们的身上得到启发。看见流萤在夜晚飞、仓颉也要观察他们飞形的轨迹,小虫子在地上爬,仓颉也要趴在地上看看小虫子的足迹。 仓颉长大以后,看到人们用绳子结绳记事,不但不准,而且费事。就下决心要发明一种全新的记事符号。来取代这种落后的记事方法。 仓颉通过仔细观察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上的山川河流,以及岩石、草木之形,禽兽的形状和爪印。最后,揣摩出了一套全新的符号。仓颉给这种符号起名叫作‘文字’。 他发明的文字符号叫做象形文字。比如日字,就画一个圆圈,在里边点上一个圆点;月字,就画一个半圆形的月亮;山字,就画一座小山的伦廓;水字,就画三道波纹;火子,就画一个火苗燃烧的形状。 人字就画一个人在劳作的样子,男字,就人字再加一个田字。女字,就画一个人坐着织布的样子。家字,就在一个房屋的下面拴着一头小猪。意思是房屋下面拴着小猪的地方就是家。 再比如:象字、虎字、鸟字、鱼字,也是用线条画一个抽象的动物。眼字就画一只‘目’代表,口字,就画上一张‘口’代表,爪字,就干脆画一个鸟类的爪印。 还比如休息的休字,就是人背靠着树木休息的样子。囚字,便是一个人被圈禁起来的样子。 黄帝听说仓颉造出了文字,便将仓颉招到了朝堂上,任命他担任史官,负责记录下国家所发生的重大事件。 后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用文字记录的事情也越来越多,原来的文字就不够用了,需要不断增加、不断创新。这时候仓颉又创造出了更多的文字,不但有象形字,还有了会意字,形声字等等。 大禹赞叹道:“这仓颉真是了不起。” 华夏子说道:“创造文字,是人类的一个巨大的进步,有了文字才使人类社会从愚昧走向文明,从此,人类社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前人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用文字记载下来,后人就可以通过学习,把这些知识和经验变成自己的东西。等于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少走了不少弯路。这样一代人一代人不断积累,不断学习,人类变得越来越聪明,社会也越来越进步了。因此说,仓颉造字惊天地而泣鬼神” 大禹又问道:“仓颉造字而‘天雨粟,神鬼夜哭,’就是这么回事吗?” 华夏子说道:“对,仓颉造出了文字,是人类开天辟地以来最伟大的创造。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不但值得人类的庆贺,也值得上天的庆贺,所以天降祥瑞,把五谷当做喜雨降到人间。表示庆祝。 而神鬼夜哭呢?是因为人类创造出来文字之后,民智日开,人人都可以学而知之,人人都可以通过学习而成为圣贤。 过去,人的世界是由鬼神主宰的,有了文字之后,人类就可以自己主宰自己的世界。把神鬼冷落在一旁。 另外,神和鬼自己也感到很惭愧。连神鬼没能发明文字,反而被人发明了出来。所以神鬼只能惭愧得‘夜哭’了。这就是惊天地泣鬼神”。 华夏子滔滔不绝地讲解,大禹一边听,一边思索。这一课对大禹的震动非常大,似乎从仓颉造字中又悟出了世间的许多道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