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巫支祁被锁淮河底 (第3/3页)
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失去了往日的威风。 二人斗了二、三十个回合,庚辰使出了一招“追风赶月”,大枪直奔马浪的心窝刺去。
马浪急忙想用刀背往外磕,可是还没等他将九耳大环刀掉过头来,庚辰的亮银枪已经刺进了他的心窝。庚辰一抖手,将马浪的尸体挑下了云端,摔到了地上。 本来马浪与巫支祁联手缠斗大禹。可是被庚辰前来助大禹,单挑马浪,一对一的过招。于是便只剩下巫支祁一个人与大禹缠斗。 巫支祁立刻就陷入了劣势,左支右绌,破绽频出。这时一见庚辰将先锋马浪挑落云端,心神错乱,眼看不敌大禹。于是便想逃跑,将紫金棍向大禹的面门晃,转身便走。 大禹早已经看出了巫支祁的心思。前两次交手,都是因为自己年幼没有经验,被巫支祁使诈跑掉了。这次说什么也不能再让巫支祁逃掉了。 大禹一见巫支祈转身要走,急忙将开山神斧交到左手,右手向怀中一探,掏出了那根与“如意金箍棒”和“镇海夔牛”一起铸成的玄铁链。一抖手,那条细长的铁链便像套马一样,从背后向巫支祈的脖子上套去。 那条细长的铁链,因为是前朝五位老神仙和风神巽二共同炼就的,所以也是一件通灵的神器。 大禹右手拉住了铁链的这一端,铁链的那一端早已经将巫支祈的脖子锁住。 大禹将铁链的这一端交给了应龙,让应龙向天上拉去。应龙接过了铁链,一纵身便升上了云端。就像小孩子放 纸鸢一样,拉着巫支祈从东飞到西,再从西飞到东。生怕放松了,被巫支祈脱出来。 这时东方露出了鱼肚白,天已经放亮。巫支祈的喽啰小妖们被涂山国的精兵杀的死的死,伤的伤。没被杀死的都作鸟兽散了。 十洞妖王也被天将和应龙杀得死伤过半,侥幸活命的都逃回了各自的洞府,舔血疗伤去了。 晨曦之中,只见西边天空中飞来一只黑色的大鸟。飞到大禹的面前噗啦啦地落了下来。 落到地上之后,转眼变成了一个红脸黑衣大汉。叉手与大禹行礼。说道:“大鵹见过夏伯。” 大禹一看正是西王母的青鸟使者大黧。 大禹问道:“大黧使者降临,不知西王母又有何吩咐?” 大黧说道:“西王母让我转达她的意思。说巫支祈本是天帝的血脉,血管理里流淌着的是天帝的血统。而且又已修炼了多年,成仙不容易。 如今虽然阻挠治水有罪,可是并不曾吃人。属于可以教育感化的妖精。所以请夏伯网开一面,刀下留人,给巫支祈留下一条性命,也算是给天帝一点面子。 用铁链把他锁在淮河里,让他改过自新。或许几千年之后,做一个好的神仙也未可知。” 大禹拱手说道:“谨遵西王母之命,大禹一切照办。” 青鸟传达完西王母之命,向大禹告辞。将身向上一纵,跳上云端。立即又变成了一只青色的大鸟,呼啦啦飞回昆仑山向西王母复命去了。 大禹转过身来招回了应龙。 应龙手牵着那根长长的细铁链,铁链那端锁着巫支祈。这时再看那锁巫支祁,脖子的铁链已经长合到了一起,就像铸合到一起的一样。 巫支祈到这时候已经被应龙折磨得困顿不堪,委靡不振,脖子被细铁链勒得又细又长。就像一个刚刚被人牵着耍过的猴子一样。紫金棍也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 应龙将巫支祈牵到了大禹的面前。大禹说道:“巫支祈,依照你所犯的罪行,本应将你斩首示众。 可是昆仑山上的西王母为你求情,教我放你一条性命。 今天我要用锁链将你锁进这千里淮河里。这条铁链有百丈长短,你在淮河里依旧可以在百丈之内自由活动。 你要体量西王母的好生之德。在淮河水下闭门思过,修真养性。将来或许有还出头的一天。望你好自为之。 一会儿让天将把你送回到淮河里去。你要将淮河水神放出来。将上次在东南天柱黄帝崖下抢走的那一卷天书也要交出来,你听见了吗?” 巫支祈这时才略略缓过一口气来,有气无力地点一点头。答应道:“听见了,都听见了,感谢西王母的救命之恩。也谢过夏伯的不杀之恩。我回去就把淮河水神放出来。那卷天书,供在淮河水君洞里,我也一齐交出来。” 这时已是甲日辰时了。人们都回到了馆驿的院子里,涂山侯带领随从也来了。 大禹向涂山侯拱手行礼说道:“大禹还有治水的重任在身,暂时不能将家眷带在身边,还烦岳父大人代为照顾。 如今巫支祈已被捉住,从此淮河两岸太平无事了。百姓们可以安居乐业了。 涂娇和涂攸姐妹二人有岳父大人照顾,我就没有后顾之扰了,待我治水胜利之后再来接她姐妹二人。” 说完又转身来嘱咐涂娇姐妹二人道:“国事重于家事,请二位夫人恕大禹不能经常陪伴身边。 你姐妹二人暂住涂山国,有父母在身边照料,我也就放心了。 我现在就与天将和四个小兄弟一齐回到东海之滨,连云山下的营寨中去治水。以后还要经常往来于淮河之上,我们相聚有期。保重,保重。” 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涂娇姐妹已经与大禹做了四日的夫妻,情正浓,恩正深,难舍难分,洒泪而别。 大禹又带领着四个小兄弟,又跨上了应龙。 应龙渐渐地飞离了地面,三员天将牵着巫支祈也跳上了云端,跟在后边保驾护航。 涂山的老百姓们都仰头看大禹乘龙离开。人们唱道“绥绥白狐,九尾庞庞。我家嘉夷,来宾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际,于兹则行。” 大禹一行在空中向东方飞去。不大一会儿,就来到了淮河水君洞前。 众人落下云头。大禹看那淮河水君洞,果然是一个胜境。水边上有一座石山,名叫龟山。 大禹挥起开山神斧,在山根下凿开了一个石孔。将锁链的一端穿过龟山的石孔,用锁锁住。再派应龙将巫支祈牵进淮河水底。 这时巫支祁已经缓过了一口气,又恢复了往日的狂傲。梗起了脖子,说道:“大禹,别看你今天暂时打败了我,可是我并不服气。千年之后我还会再出来的,到那时候咱们再较量一个高低。”巫支祁说完这话,便被应龙牵进了水里。 过了一会,被解救出来的淮河水神从水中走了出来了。向前给大禹行礼致谢,说道:“多谢夏伯打败了巫支祈,使我早日脱离这牢狱之灾,重获新生。” 众人看那淮河水神,已被巫支祁囚禁得衣衫褴褛,瘦骨嶙峋,困顿不堪。就像是一个乞丐,全无神仙的风采。 又过一会儿,应龙也从水中跃了出来。口中衔着一卷《金简玉篆》天书,送到了大禹手里。 大禹接过天书,长出了一口气。真是感慨万千:“今日打败了治水路上的这个最主要的对手巫支祁,扫平了治水道路上的重大障碍,今后治水的路就好走多了。治水胜利之期不会太远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